人月圓(元夜)問答
問:《人月圓(元夜)》的作者是誰?
答:人月圓(元夜)的作者是王詵
問:人月圓(元夜)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人月圓(元夜)是宋代的作品
問:人月圓(元夜)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小桃枝上春來早,初試薄羅衣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小桃枝上春來早,初試薄羅衣 出自 宋代王詵的《人月圓(元夜)》
問:小桃枝上春來早,初試薄羅衣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小桃枝上春來早,初試薄羅衣 的下一句是 年年此夜,華燈盛照,人月圓時。
問:出自王詵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詵名句大全
人月圓(元夜)賞析
“ 小桃枝上春風(fēng)早 ”,起筆便以花期點(diǎn)明節(jié)令。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四云小桃上元前后即著花,其形狀如垂絲海棠;韓元吉《六州歌頭》也有“東風(fēng)著意,先上小桃枝”之句。緊接著下句就寫自己對早春的切身感受 。“初試薄羅衣 。”這句大意是說脫卻冬裝,新著春衫,感到渾身的輕快,滿心的喜悅。此刻,詞人所喜悅的何止于此,下邊縱筆直出本意 ?!澳昴陿肥?,華燈競處,人月圓時 ”,寥寥幾筆,不但華燈似海、夜明如晝、游人如云 、皓月當(dāng)空,境界全出,而且極高妙地表現(xiàn)了詞人自己喜悅之滿懷。詞人如此喜悅的心懷,也只有遇到這盛大的境界可以充分表現(xiàn)。
“人月圓時 ”,這句話完整地描寫出人間天上的美滿景象,當(dāng)然其中也包含著詞人自己與所愛之人歡會的一份莫大喜悅。雖然“年年樂事 ”,透露出自己此樂只是一年一度 ,但將自己此樂融入了全人間的歡樂,詞境便闊大,意趣也高遠(yuǎn)。
“禁街簫鼓,寒輕夜永,纖手重攜 ?!鄙掀ㄟ^描繪華燈似海極從視覺角度寫元宵之盛。下片此處簫鼓沸騰則突出元宵聽覺感受之盛,皆能抓住汴京元宵的特征。熱烈的節(jié)日氣氛 ,融化了正月料峭的春寒。
歡鬧的人群,沉浸于金吾不禁的良宵。詞人筆調(diào),幾乎帶有點(diǎn)浪漫色彩了。在這樣美好的環(huán)境里,自己與所愛戀的美人重逢,手?jǐn)y手漫游在歡樂的海洋里。這三句從滿街簫鼓寫到纖手重攜,詞人仍然是把一己的歡樂融入人間的歡樂來寫的 ?!案@人散”說的是夜色將盡,游人漸散,似乎元宵歡樂也到了盡頭。然而不然?!扒чT笑語,聲在簾幃”,這兩句最后再度把元宵之歡樂推向新境。結(jié)筆三句用的是“掃處即生”的手法。掃處即生法,一般是用在詞的開端,如歐陽修《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即是顯例。此詞用之于結(jié)筆,更見別致。這三句一收一縱、一闔一開,深刻有力地表現(xiàn)了人們包括詞人自己此夕歡樂之無極。
歡聲笑語流溢的千門萬戶,其中也有詞人與情人約會的那一處。所以,結(jié)筆是把一己之歡樂融入了人間歡樂。
以小融大,這種手法是把一己之幸福融入人間之歡樂打成一片的寫法 ,也是此詞最顯著的藝術(shù)特色。
詞人表現(xiàn)自己經(jīng)年所盼的元宵歡會 ,雖然用墨無多,可是,在全詞所寫的人間歡樂之中,顯然又寫出了自己的一份歡樂。唯其將一己之歡樂與人間之歡樂打成一片,故能意境高遠(yuǎn)。從另一方面說,唯其在人間歡樂中又不忘寫出自己之幸福,故此詞又具有個性。若比較詞人另一首同寫汴京元宵的《明月逐人來 》,全寫人間歡樂,幾乎不涉及自己,則此詞更見充實,更有特色。宋代吳曾《能改齋漫錄 》卷十六云:“樂府有《明月逐人來 》詞,李太師撰譜,李持正制詞云:‘星河明淡,春來深淺。紅蓮正、滿城開遍。禁街行樂,暗塵香拂面。皓月隨人近遠(yuǎn)。天半鰲山,光動鳳樓兩觀。東風(fēng)靜、珠簾不卷。玉輦將歸,云外聞弦管。
認(rèn)得宮花影轉(zhuǎn) 。’東坡曰:‘好個皓月隨人近遠(yuǎn)!’持正又作《人月圓令》,尤膾炙人口?!贝嗽~之所以更為人們所喜愛,確非偶然。
此詞通過描寫汴京元宵,生動地再現(xiàn)了歷史上曾經(jīng)存在的北宋盛世。誦讀此詞,最好誦讀上文所引述過的李清照《永遇樂》:“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fēng)雨”,“如今憔悴,風(fēng)鬢霜鬢,怕見夜間出去”。
對照之下,我們才可以更加真切地體會到南渡前后宋朝盛衰變化,在宋人心態(tài)上所產(chǎn)生的深刻影響。這也應(yīng)是此詞在形象之外所給予我們的一點(diǎn)認(rèn)識。
- 和范倅十首海邊草芥一冬新,況復(fù)冬溫接畛春。從此近城花漸好,不妨閑作惜花人。
- 水龍吟(追和晁次膺)經(jīng)年不見書來,后期杳杳從誰問。柳英蠟小,柳枝金嫩,艷陽春近。羅幕風(fēng)柔,泛紅泛綠,連朝花信。念平生多少,情條恨葉,鎮(zhèn)長使、芳心困??墒秋L(fēng)流薄命。鏡臺前、蓬松蟬鬢。茜桃凝粉,薰蘭漲膩,翠愁紅損。從使歸來,燈前月下,恐難相認(rèn)。卷重簾憔悴,殘妝淚洗,把羅襟揾。
- 王檢正挽詞客授蒙傾蓋,朝參喜綴班。開藩才一水,去國遂千山。晚遇名方重,言歸鬢未斑。功名付諸子,含笑謝塵寰。
- 回至泰陽村得家信二首桂隱聞知得雨來,榴花應(yīng)對竹光開。歸家早見南湖月,飲水猶勝舉酒杯。
- 太常樂章三十首其十四亞獻(xiàn)終獻(xiàn)送神并奏理安神之來兮風(fēng)肅然,神之去兮升九天。排凌競兮還恍惚,羽旒紛兮蕭燔煙。
- 窮冬積雪閔織妨婦長哦豳人詩,九月欲授衣。方當(dāng)流火辰,先已戒其期。當(dāng)春非不蠶,入夏非不絲。一寸不上身,止為憂啼饑。蠶畢起功績,關(guān)心聽鳴鵙。豈不念人生,所急在衣食。衣單寒不御,鶉結(jié)百千縷。輕裘那得知,凄其良自苦。窮冬歲將在,雪片大如掌。憐他昨日織,安知今日紡。嬌癡貴安女,未始識機(jī)杼。紈綺厭不華,繒帛何曾數(shù)。貧富固有分,茫茫何足論。感角此時心,寧不哀窮困。馮誰歌七月,俾汝知時節(jié)。塞墐聊補(bǔ)紉,軒欒圍榾柮。
- 王正卿何道夫和嘉字韻詩至數(shù)十道夫贈予數(shù)篇越王飛觀插天涯,小異何人識孟嘉。別后文章尤造理,向來學(xué)術(shù)自成家。諸生薦士皆時論,此道逢辰固國華。行脫覉銜謝拘迫,云窗歸理萬簽牙。
- 蝶戀花 壽千奴監(jiān)司十二月朔黃鶴山前梅半吐。歲歲年年,誰是冰霜侶。自有使君來共住。黃昏不怕風(fēng)吹雨。見說和羹天已許。帶得春來,又怕春將去。記取澄清堂上語。
- 沁園春以為嘆息。偶因庭竹有感,因作此詞春事方濃,寂寞此君,誰相品題。到僝桃僽李,鳩邊雨急,埋薇瘞藥,燕外泥肥。鳥影舒炎,黃埃漲暑,又過綠陰青子時。夫然后,向猷家載酒,詡室題詩。風(fēng)標(biāo)如此清奇。嘆世俗炎涼真可悲。看眼空凡木,云霄直上,心交古B230,霜雪相依。彈壓溪山,留連風(fēng)月,紅紫紛紛誰似之。人間世,這淡中風(fēng)味,兒輩爭知。
- 書八功德水庵幽獨(dú)若可厭,真實為可喜。見山不礙目,聞水不逆耳。翛然無所為,自得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