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柳 贈歌者
花柳上,斗尖新。
偶學念奴聲調(diào),有時高遏行云。
蜀錦纏頭無數(shù),不負辛勤。
數(shù)年來往咸京道,殘杯冷炙漫消魂。
衷腸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
一曲當筵落淚,重淹羅巾。
山亭柳 贈歌者問答
問:《山亭柳 贈歌者》的作者是誰?
答:山亭柳 贈歌者的作者是晏殊
問:山亭柳 贈歌者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山亭柳 贈歌者是宋代的作品
問:山亭柳 贈歌者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家住西秦,賭1*1博藝隨身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家住西秦,賭1*1博藝隨身 出自 宋代晏殊的《山亭柳 贈歌者》
問:家住西秦,賭1*1博藝隨身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家住西秦,賭1*1博藝隨身 的下一句是 花柳上,斗尖新。
問:出自晏殊的名句有哪些?
答:晏殊名句大全
山亭柳 贈歌者賞析
從思想內(nèi)容看,它一反以往流連酒歌的生活、相思離別的閑愁 、風花雪月的吟詠 ,而是反映了一個被侮辱 、被損害的歌女的不幸命運 ,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從作品的風格來說,也一反以往的雍容華貴、閑雅圓融,而變得激越悲涼。這一轉(zhuǎn)變或許與作者罷相知外郡的境遇有關(guān),雖則詞中沒有象白居易的《琵琶行 》明寫“坐中泣下誰最多 ,江州司馬青衫濕,”但讀者仍可以看出作者借歌女之酒杯澆自己塊壘的寓意。
起首一句 ,是歌女聲口 ,語氣自信而又自負?!?家住西秦 ”是寫實,因為下面有“數(shù)年來往咸京道”的句子,歌女當是住在陜西附近?!百€”是比賽競爭之意。這兩句是歌女述說自己的出身,自言具有多種浪漫的藝術(shù)技能 ,敢和人比賽競爭。“花柳上,斗尖新。偶學念奴聲調(diào),有時高遏行云”,仍然是歌女十分自負的口氣?!盎希芳庑隆敝盎贝敢磺懈栉杷囆g(shù)才能技巧。“ 斗 ”,仍是競賽之意。“尖”,是高處,是過人之處?!靶隆?,不是陳陳相因的舊套。合起來,這是歌女說自己在多種藝術(shù)才能上敢和大家競賽 ,并且比別人高超,新穎獨創(chuàng),絕不流俗?!芭紝W念奴聲調(diào),有時高遏行云”,是具體形象地夸述自己的才能如何。“ 偶 ”,有隨便之意?!澳钆笔翘铺鞂毮觊g有名的歌女。詞中歌女似乎在自豪地訴說:我偶爾隨便一唱當年念奴曾經(jīng)唱過的歌,能讓天上的行云停住,聽我歌唱,足見我唱得有多么美,多么動聽?!案叨粜性啤?,語出《列子·湯問》,說古有歌者秦青“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這幾句,當是失意時回憶當年得意情事所言,所以,每一句自負的話后面,都有一種反襯中的失意悲慨。自負的口氣,實在是自負的不平?!笆皴\纏頭無數(shù) ,不負辛勤 ”,寫當年得意之時,歌聲一發(fā),令眾人傾倒,博得賞賜無數(shù),不辜負自己多年的辛勞 ?!笆皴\”,是四川的絲織品,在當時很名貴,古時歌女多以錦纏頭,因借“纏頭”之名指稱贈與她們的財帛。
下片首句“數(shù)年來往咸京道,殘杯冷炙漫消魂”,是失意后凄涼冷落境遇的寫照 。從詞里的“西秦”、“咸京道”地點上看,當是晏殊被貶知永興時,慨嘆自己的不平境遇而作的。可見作者這首詞確有“惜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之寓意。這首詞的整個口吻都寄托著感慨 ?!皻埍渲恕闭Z本杜甫《贈韋左丞》詩:“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殘懷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這首詩是寫杜甫當年身困長安時遭受的冷落。此處寫境遇如此可悲,令人“消魂”?!爸阅c事,托何人?”歌者因為封建社會女子沒有獨立的地位,盼望能找一個可以終生相托的人,盼望找到一個足以托身的所在 ,可以安身立命,終生為之奉獻而不改變。
“衷腸事”,是指內(nèi)心的事,這里是指終生相托的大事。接著下句說:“若有知音見采,不辭彳扁 唱陽春”,仍是以歌女的口氣自述:假如有一個知我心的人“見采”(“采”,選擇、接納),那么我將唱盡高雅美好的《陽春白雪》的曲子,把一切最美好的東西都奉獻給他。這雖然是一個歌女的口吻,但又體現(xiàn)了一個中國舊知識分子 、封建士大夫的報國之情 。這里的“若有知音見采”之“若有”是實無,也就是悲嘆找不到知音。所以結(jié)果只能是“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了??梢韵胂蟮贸?,這個歌女在酒筵前唱歌,想起當年得意之時的滿堂彩聲 ,眼下卻這樣凄清冷落,不禁當即流下了眼淚。而當時在這個筵席前,作者由歌女之悲哀 ,引起了自身遭貶受逐 ,客居外鄉(xiāng)的悲傷。晏殊所托喻的是歌女 ,而歌女內(nèi)心即使有悲哀,眼中有淚水 ,也要“ 重掩羅巾 ”,不能讓人看到。
“重掩 ”,是屢次流淚,屢次擦干。每次感到悲哀,都要強作笑顏,其悲哀就更為深重了。
綜上,這首詞是晏殊諸多詩詞中的少見之作,無論是在內(nèi)容方面還是在形式方面,都有新穎之處。詞寫一個紅極一時的歌女因年長色衰而遭棄絕的悲劇,較有現(xiàn)實意義 ;形式是全篇以敘事為主,直陳其事,一反其風流蘊藉的風格。全詞看似純?yōu)榭陀^敘述,但字里行間無處不包含著作者的身世感慨。
- 感事十詩上李侍郎幽人一床書,不肯睨侯伯。領(lǐng)會有真樂,未厭四立壁。平日太玄經(jīng),看人五鹿客。今代元紫芝,獨未覘顏色。向來縈清夢,倏喜得親炙。一洗衰俗恥,滿腹志原畢。
- 金剛隨機無盡頌一體同觀分第十八室內(nèi)千燈晃,佛有何形狀。如凈琉璃中,內(nèi)現(xiàn)真金相。
- 凈居寺攬勝棲真處,山窮境忽開。碧澄丹壑水,青疊翠屏苔。嶺樹宜高下,溪流當去來。聲光畫不得,臨此但低徊。
- 凌景陽寺丞與韓綜監(jiān)簿蔡襄秀才雪夕會飲聊詩歲籥愁云暮,朋簪夕宴開。賢如潁川聚,興是剡溪來。瀉酒蟾波溜,雕章燭刻催。三英知絕擬,況復是平臺。
- 次韻東皋寺主僧知恭見寄平地起叢林,工夫歲月深。百吟三教髓,一飯十方心。慣聽人傳說,閒將夢去尋。書來足自慰,亦是老知音。
- 次程帥勸農(nóng)和陶詩韻我官于房,庸諗房民。是腹枵然,惟貯一真。服事告工,以成以因。雄也言之,參天以人。燥之潤之,是有黍稷。天下竟刈,物豈自植。系人之力,溫飽稼穡。惟蠶而衣,如稼而食。盍槌于家,盍桑于陸。飼眠后先,如族昭穆。爰繰爰織,如寇之逐。悠悠玩日,迄莫歸宿。孰溉不車,曾不計久。孰視槁乾,徒用播耦。吳豐楚約,誰非朕畝。穗斯繭斯,均措厥手。彼多其儲,汝則易匱。效勞計工,寧終不冀。蹀躞十駕,與驥一至。枵中赤立,吾代爾愧。吏職民憂,無庸汝鄙。農(nóng)以濟學,繄吾素履。豈曰多言,率遵前軌。教詔順從,庶或兼美。
- 悼阿駒七首長兄開卷每隨聲,大母繙經(jīng)亦諦聽。眉目分明無夭法,恐緣了了與惺惺。
- 戲詠文房四友昔可摧堅陣,今難作選鋒。自憐吾鬢禿,亦笑汝頭童。
- 行路難行路難,東南地傾水瀰漫。三江五湖滄海寬,魚龍出沒肆神奸。萬斛不勞一蹴翻,江水有潮溪有灘。錢塘潮頭平越山,乘潮寄命呼吸間。上灘篙挽寸步慳,下灘小跌淪奔湍。我行河道差若安,亡奈眾堰為阻艱。兩牛力盡費躋攀,咫尺猶如限重關(guān)。行路難西南之險更莫言。一山至有百八盤,猿猱欲上愁復還。汝知憚行要登船??秩昴懧錆迥仔?。此去投北經(jīng)中原,崑崙萬里傾濁瀾。一吞數(shù)舟歲常然,舟楫么麼吁難全。陸行崤函車不前,況復羊腸萬屈蟠。其余禹歷諸山川,深入無底高{左扌右致}天。行路難,有如此,不如閉門且隱幾。門前有地平如砥,無憂那憂勃堆起。
- 綠綺七詠連滄觀下兩軍分,金勒爭馳笑語溫。綽撥未能防輩棒,飛星時聽過毬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