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其一
荷花的清香飄滿遼闊的湖陂,年輕的姑娘貪玩愛耍把采蓮延遲。傍晚她戲弄湖水把船頭淋濕,更脫下紅裙網(wǎng)羅池中鴨兒。
其二
小船掀動了滿湖風光,水波相連一派清秋,癡情貪看年輕人,讓小船任意飄流。竟然無緣無故隔船拋丟蓮子,可是被遠處的人看見,她大半天還在害羞。
采蓮子二首問答
問:《采蓮子二首》的作者是誰?
答:采蓮子二首的作者是皇甫松
問:采蓮子二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采蓮子二首是唐代的作品
問:采蓮子二首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采蓮遲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采蓮遲 出自 唐代皇甫松的《采蓮子二首》
問: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采蓮遲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采蓮遲 的下一句是 晚來弄水船頭濕,更脫紅裙裹鴨兒。
問:出自皇甫松的名句有哪些?
答:皇甫松名句大全
采蓮子二首賞析
詩題《采蓮子》,可是作者沒有描寫采蓮子的過程,又沒有描寫采蓮女的容貌服飾,而是通過采蓮女的眼神、動作和一系列內(nèi)心獨白,表現(xiàn)她熱烈追求愛情的勇氣和初戀少女的羞澀心情。
“船動湖光滟滟秋”,“滟滟秋”,指湖光蕩漾中映出的一派秋色。水波映出秋色,一湖清澈透明的秋水可以想見?!扒铩弊郑粌H寫出湖水之色,更點明了采蓮季節(jié)。“湖光”映秋,怎會泛起“滟滟”之波呢?是因為秋風乍起綠波間?還是因為水鳥掠過湖面?都不是,而是因為“船動”。這里,作者沒有交代是什么“船”,也沒有交代船怎樣“動”,因而對讀者來說,這些都還是謎。
直到第二句,作者才通過“貪看年少”點明詩篇寫的是個采蓮女子,同時通過“信船流”,交代船動的原因。原來有一位英俊少年把采蓮女吸引住了,她出神地凝視著意中人,以致船兒隨水飄流而動。這種大膽無邪的目光和“信船流”的癡情憨態(tài),把采蓮女純真熱情的鮮明個性和對愛情的灼烈渴求,表現(xiàn)得神形畢肖。
湖水滟滟起波,姑娘心里也蕩起層層波瀾。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蓮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拋擲過去。這個充滿戲謔、挑逗和愛慕的一擲,進一步活靈活現(xiàn)地表現(xiàn)出江南水鄉(xiāng)姑娘大膽熱情的性格。南朝以來,江南地區(qū)流行的情歌,常不直接說出“愛戀”、“相思”之類的字眼,而用同音詞構成雙關隱語來表示。
“蓮”諧音“憐”,有表示愛戀之意。姑娘采用了傳統(tǒng)的諧音包含的雙關隱語,巧妙地表露自己的情思,饒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
那么,蓮子拋中沒有?小伙子是惱是喜?可有什么表示?這些作者都故意避開了,留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而把筆鋒深入到采蓮女的內(nèi)心。沒想到拋蓮子的逗情舉動遠遠被人看見了,多難為情?。」媚锛t著臉,低著頭,羞慚了大半天,心里埋怨自己太冒失了,為什么不等沒人時再拋呢?這“無端”兩字透露出姑娘復雜而細膩的心理狀態(tài)?!鞍肴招摺钡木綉B(tài),則展現(xiàn)了一個初戀少女特有的羞怯,詩中主人翁的形象因而更豐滿可愛。
這首詩清新爽朗,音調(diào)和諧,既有文人詩歌含蓄委婉、細膩華美的特點,又有民歌里那種大膽直率的樸實風格,自然天成,別有情趣,頗見作者純圓渾熟的藝術造詣。
- 聞省城急報黃鵠磯頭紅染淚,手殺都堂如兒戲;飛鞍疊騎塵碾塵,報書一夕三回至。天子圣明臣斂手,胸臆決盡天下事。二百年來好紀網(wǎng),辰裂星紛委平地。天長閽永叫不聞,健馬那堪持朽轡。書生痛哭倚蒿籬,有錢難買青山翠。
- 題劉生雪巢吾宗手葺幽棲處,雪徑依衡認虎跑。凍折巖前百尋木,壓翻屋上幾重茅。懶吟二首干韓愈。且聳雙肩學孟郊。只怕景思來認業(yè),別無人與子爭巢。
- 普通院而今漫叟正聱牙,無復新詩賴碧紗。行馭乘風方少快,歸期破鏡儘從差。月頭漸黑山云{匡王換盍},雨腳更斜江路叉。寒士規(guī)模新宰相,這回行處亦堤沙。
- 雜曲歌辭。春江曲搖漾越江春,相將看白蘋。歸時不覺夜,出浦月隨人。
- 用談笑青油幕為韻賀吳叔永制機弟兄眉最白,人物眼常青。論事猶迎刃,談兵若建瓴。訏謨皆上策,道德有強形。辦卻聊城矢,還書劍閣銘。
- 贈廖融病起正當秋閣迥,酒醒迎對夜?jié)t中藥熟分僧飯,枕上琴閑借客彈。
- 以校正字學還方智善作詩贈之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見微旨,唇舌齒喉母生子,清濁重輕毛發(fā)比。古者八歲方毀齒,小學師承方肄此。時及春秋循一軌,臺興亦知窺閫壘。齊人謀莒本秘詭,登樓密語不敢指。兩唇含合不哆侈,見者能知豈徒爾。后人學疏忽源委,傳會流俗兼下里。庚長吳人記前史,郢永遂令齊亥豕。少知長老習步跬,紅綠誰能辨朱紫??v有是師無是士,聞者一笑或掩耳。我年六十老書幾,仿佛聲形多取似。目前趨過或但已,翻覆討論徒累累。方侯大梁舊冠履,結(jié)發(fā)儒衣長槐市,發(fā)憤編摩貪寸晷。索摘真能窮骨髓,持以告人遭詆毀。方侯持心直如矢,尊吾所聞寧轉(zhuǎn)徙,若不我從知已矣。我留龜溪同梵庋,膻蕕偶幸親蘭芷。時論古意自鞭棰,不覺此心思奮起。乃知古學惟審是,晚乃紛紜聽華綺。考永聲律究終始,縱不有疑心固喜。要好誰云不傳紙,革誤鋤疑云糠秕。欲障東流歸海水,識路直須行不已,靖節(jié)琴中有宮徵。
- 秋游六首八月光陰未甚凄,松亭竹榭尤為宜。況當晝夜初停處,正是炎涼得所時。明月入懷如有意,好風迎面似相知。閑人歌詠自怡悅,不管朝廷不采詩。
- 和楊侍郎初至郴州紀事書情題郡齋八韻旌節(jié)下朝臺,分圭從北回。城頭鶴立處,驛樹鳳棲來。舊路芳塵在,新恩馹騎催。里閭風偃草,鼓舞抃成雷。吏散山禽囀,庭香夏蕊開??S堪四望,壁記有三臺。人訝征黃晚,文非吊屈哀。一吟梁甫曲,知是臥龍才。
- 壽建寧太守官府升平戟衛(wèi)嚴,退衙惟與客清談。寬和卻笑閩溪急,苦硬翻嫌建茗甘。南國只今歌召伯,漢庭早晚相曹參。情知金鼎催調(diào)燮,驛路梅開雪意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