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重陽佳節(jié),抱病登臺,只想一邊獨酌美酒,一邊欣賞九秋佳色。
既然在重陽節(jié)不能喝酒,那么菊花也沒有必要開放。
日落時傳來黑猿的聽哭聲,久久不住,南來的白雁帶來長安的霜訊。
無法相見的親人現(xiàn)在都在哪里呢?戰(zhàn)爭頻繁不斷,歲月不停地催人走向死亡。
注釋
抱?。褐赣胁±p身;帶著病。
竹葉:指竹葉青酒。
干戈:戰(zhàn)爭。
九日五首·其一問答
問:《九日五首·其一》的作者是誰?
答:九日五首·其一的作者是杜甫
問:九日五首·其一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九日五首·其一是唐代的作品
問: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出自 唐代杜甫的《九日五首·其一》
問: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的下一句是 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問:出自杜甫的名句有哪些?
答:杜甫名句大全
九日五首·其一賞析
此詩是大歷二年(767)重九日杜甫在夔州登高之作。詩人聯(lián)系兩年來客寓夔州的現(xiàn)實,抒寫自己九月九日重陽登高的感慨,思想境界和藝術(shù)造詣,都遠在一般登高篇什之上。
首聯(lián)表現(xiàn)了詩人濃烈的生活情趣。詩人在客中,重陽到來,一時興致勃發(fā),抱病登臺,獨酌杯酒,欣賞九秋佳色。詩人酷好飲酒、熱愛生活的情態(tài),便在詩行中活現(xiàn)。
頷聯(lián)詩筆頓轉(zhuǎn)。重九飲酒賞菊,本是古代高士的傳統(tǒng),可是詩人因病戒酒,雖“抱病”登臺,卻“無分”飲酒,遂也無心賞菊。于是詩人向菊花發(fā)號施令起來:“菊花從此不須開”!這一帶著較強烈主觀情緒的詩句,妙趣神來,好像有些任性,恰好證明詩人既喜飲酒,又愛賞菊。而詩人的任性使氣,顯然是他艱難困苦的生活遭遇使然。這一聯(lián),杜甫巧妙地使用借對(亦即沈德潛所謂“真假對”),借“竹葉青”酒的“竹葉”二字與“菊花”相對,“蕭散不為繩墨所窘”(《詩人玉屑》),被稱為杜律的創(chuàng)格。菊花雖是實景,“竹葉”卻非真物,然而由于字面工整貼切,特別顯得新鮮別致,全聯(lián)遂成為歷來傳誦的名句。
頸聯(lián)進一步寫詩人矚目遐思,因景傷情,牽動了萬千愁緒。詩人獨身飄泊異地,日落時分聽到一聲聲黑猿的啼哭,不免淚下沾裳。霜天秋晚,白雁南來,更容易觸發(fā)詩人思親懷鄉(xiāng)的感情。詩中用他鄉(xiāng)和故園的物候作對照,很自然地透露了詩人內(nèi)心的隱秘:原來他對酒停杯,對花輟賞,并不只是由于病肺,更是因為鄉(xiāng)愁撩人??!
尾聯(lián)以佳節(jié)思親作結(jié),遙憐弟妹,寄托飄零寥落之感。上句由雁來想起了弟妹音信茫然;下句哀嘆自己身遭戰(zhàn)亂,衰老多病。詩人一邊詛咒“干戈”象逼命似的接連發(fā)生,一邊惋惜歲月不停地催人走向死亡,對造成生活悲劇的根源──“干戈”,發(fā)泄出更多的不滿情緒。這正是詩人傷時憂國的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
此詩由因病戒酒,對花發(fā)慨,黑猿哀啼,白雁南來,引出思念故鄉(xiāng),憶想弟妹的情懷,進而表現(xiàn)遭逢戰(zhàn)亂,衰老催人的感傷。結(jié)尾將詩的主題升華:詩人登高,不僅僅是思親,更多的是傷時,正所謂“杜陵有句皆憂國”。此詩全篇皆對,語言自然流轉(zhuǎn),蒼勁有力,既有氣勢,更見性情。句句講詩律卻不著痕跡,很象在寫散文;直接發(fā)議論而結(jié)合形象,毫不感到枯燥。寫景、敘事又能與詩人的憂思關(guān)合很緊。筆端蓄聚感情,主人公呼之欲出,頗能顯示出杜甫夔州時期七律詩的悲壯風(fēng)格。
- 雨中花慢宴闕花倚欄郊外花,乍別芳姿,醉登長陌。漸覺聯(lián)綿離緒,淡薄秋色。寶馬頻嘶,寒蟬晚、正傷行客。念少年蹤跡。風(fēng)流聲價,淚珠偷滴。從前與、花朋花侶,鎮(zhèn)賞畫樓瑤花。今夜里、清風(fēng)明月,水村山驛。往事悠悠似夢,新愁苒苒如織。斷腸望極。重逢何處,暮云凝碧。
- 水調(diào)歌頭愛日琴護輕暖,醞造小春時。琴溪云斂,一點郎星吐青輝。煉玉顏容難老,點琴精神如舊,不用摘霜髭。厭薄蓬萊景,戲踏兩鳧飛。潘琴底,陶柳外,細民肥。萬家喜色,融瑞氣擁牙緋。憑仗春蔥洗玉,領(lǐng)略朱櫻度曲,引滿又何辭。只待琴歌畢,安步上丹墀。
- 景福東廂詩讀武士策漢家求猛士,云集示央宮。天外朝星淡,山西將種空。奇謀紛并進,壯節(jié)凜生風(fēng)。八陣縱橫勢,依然見目中
- 送葉秀才快騎璁瓏刻玉羈,河梁返照上征衣。層冰春近蟠龍起,九澤云閑獨鶴飛。行想北山清夢斷,重游西洛故人稀。漢庭狗監(jiān)深知己,有日前驅(qū)負弩歸。
- 過梧州城空花漫爛,樓向雨蕭條。毒草在生瘴,蠻江晚上潮。魚肥堪把釣,鳳去不聞韻。萬里雙持節(jié),恩波賴圣朝。
- 春暮喜晴酬袁戶曹苦雨詩振衣喜初霽。褰裳對晚晴。落花猶未卷。時鳥故余聲。春芳空悅目。游客反傷情。鄉(xiāng)園不可見。江水獨自清。愿得同攜手。歸望對都城。
- 七夕遇雨訪石堂先生東都亦論道,忽夢金光身。太和豈無治,髽發(fā)終殊倫。夜半一炷香,命世胡邅屯。
- 思惟相贊聲以眼聞,色以耳見。萬法融通,六根互換。作是思惟時,十方佛皆現(xiàn)。
- 念奴嬌(釣鰲臺用東坡赤璧韻。臺在亭頭海濱)憑高眺遠,見凄涼海國,高秋云物。島嶼沈洋萍幾點,漠漠天垂四壁。粟粒太虛,蜉蝣天地,懷抱皆冰雪。清風(fēng)明月,坐中看我三杰。為愛暮色蒼寒,天光上下,艤棹須明發(fā)。一片玻璃秋萬頃,天外去帆明滅。招手仙人,拍肩居士,散我騎鯨發(fā)。釣鰲臺上,叫云斷殘月。
- 和謝倅見贈生日二首獨醒長愛眾歡酣,酸苦隨人卻嗜甘。好客不知彈劍鋏,聞公風(fēng)味可無慚。
- 不見當(dāng)關(guān)呼早起,曾無侍史與焚香——— 劉禹錫酬令狐相公寄賀遷拜之什
- 漢家今上郡,秦塞古長城——— 李益登長城(一題作塞下曲)
- 池臺小雨干,門巷香輪少——— 佚名卜算子(分題得苔)
- 長年愿奉西王宴,近侍慚無東朔才。——— 趙彥昭雜曲歌辭·桃花行
- 自比小管樂,致主在周召——— 李曾伯用談笑青油幕為韻賀吳叔永制機
- 梅真入仕提雄筆,阮瑀從軍著彩衣。——— 方干寄臺州孫從事百篇
- 明月何須好,馀花忽更開——— 鄭獬挽程中書令三首
- 寂寥誰是清宵伴,只有姮娥最可憐——— 張耒七月六日二首
- 何處霜眉碧眼客,結(jié)為三友冷相看——— 蘇軾佛日山榮長老方丈五絕
- 后進師清儉,前旒譽直空——— 趙汝騰挽竹湖李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