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劉卿材十詠溪橋問答
問:《和劉卿材十詠溪橋》的作者是誰?
答:和劉卿材十詠溪橋的作者是黃庶
問:和劉卿材十詠溪橋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和劉卿材十詠溪橋是宋代的作品
問:憶得別離日,鄉(xiāng)橋柳腳斜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憶得別離日,鄉(xiāng)橋柳腳斜 出自 宋代黃庶的《和劉卿材十詠溪橋》
問:憶得別離日,鄉(xiāng)橋柳腳斜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憶得別離日,鄉(xiāng)橋柳腳斜 的下一句是 讀君詩一轉(zhuǎn),全似到吾家。
問:出自黃庶的名句有哪些?
答:黃庶名句大全
- 余杭久旱趙悅道入境之夕四郊雨足二首旌旗東下路塵開,六月風(fēng)云席上回。正恐一方人暍死,直將霖雨過江來。
- 子夜歌高山種芙蓉,復(fù)經(jīng)黃檗塢。果得一蓮時,流離嬰辛苦。
- 聞友人會裴明府縣樓閑閣雨吹塵,陶家揖上賓。湖山萬疊翠,門樹一行春。景遍歸檐燕,歌喧已醉身。登臨興不足,喜有數(shù)來因。
- 送客至城西望圖山因寄浙西府中枚叟鄒生笑語同,莫嗟江上聽秋風(fēng)。君看逐客思鄉(xiāng)處,猶在圖山更向東。
- 代書寄談鍊師朱山松桂翠邊云,中有清虛小隱居。密養(yǎng)丹砂存正氣,靜披瓊蘊育真文。塤篪金石心常在,圭組煙霞路自分。憑仗鄉(xiāng)人傳尺素,山前驚起白羊群。
- 日暮山河清天高爽氣晶,馳景忽西傾。山列千重靜,河流一帶明。想同金鏡澈,寧讓玉壺清。纖翳無由出,浮埃不復(fù)生。榮紆分漢苑,表里見秦城。逸興終難系,抽毫仰此情。
- 宿興德寺東峰霽月出,林叢寒露明。夜久風(fēng)漸息,深院無人聲。
- 游金地寺得得來幽寺,山靈為灑塵。談禪饒釋子,覓句讓詩人。好癖疑驚俗,機忘始見真。平生丘壑志,舍此更何親。
- 平綠軒瞰水地仍敞,開窗望不迷。良疇連遠近,秀野混高低。曉起煙千樹,春耕雨一犁。道人深樂此,壞衲且幽棲。
- 過蜀道山我行春三月,山中百花開。披林入峭蒨,攀登陟崔嵬。白云半峰起,清江出峽來。誰知高深意,緬邈心幽哉。
- 汲水傷多井水渾,刈葵放手損葵根——— 釋道璨讀陸云西志供定城墓有感書呈子勉總干三首
- 今日見張三,分別心復(fù)起——— 王安石擬寒山拾得二十首010
- 亦知自聲蒼生福,聊復(fù)臨風(fēng)倍激昂——— 汪炎昶送江天多之淮東梁縣迎先尉公柩兼陳言行省二
- 茲山君常到,此約吾又爽——— 朱翌寄無錫諸蔣
- 北風(fēng)折群木,嚴駕夙在門——— 李流謙送仲明赴舉
- 南郭迎天使,東郊詔隱人。——— 吳充句
- 日昳休野寺,汛掃開北軒。——— 陸游過魚蛇市小寺
- 臥載籃輿黃葉村,疏鐘杳杳隔溪聞。——— 陸游夜行宿湖頭寺
- 天門未借西南風(fēng)——— 王洋路居士山水歌
- 後庭新聲散樵牧,興廢倏忽何其哀。——— 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齋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