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妙道 本名傳花枝 借柳詞韻問答
問:《傳妙道 本名傳花枝 借柳詞韻》的作者是誰?
答:傳妙道 本名傳花枝 借柳詞韻的作者是馬鈺
問:傳妙道 本名傳花枝 借柳詞韻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傳妙道 本名傳花枝 借柳詞韻是元代的作品
問:傳妙道 本名傳花枝 借柳詞韻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山侗正撫,心琴仙調(diào)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山侗正撫,心琴仙調(diào) 出自 元代馬鈺的《傳妙道 本名傳花枝 借柳詞韻》
問:山侗正撫,心琴仙調(diào)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山侗正撫,心琴仙調(diào) 的下一句是 驀然想、道契仇香姓趙。
問:出自馬鈺的名句有哪些?
答:馬鈺名句大全
- 移司道中四絕魚驚鼓吹寒猶出,鳥避旌旗去肯留。顧我才疏何所用,空將行李慁清幽。
- 雨中花(次閻侍郎韻)跨鶴仙姿,掣鯨老手,從來眼赤腰黃。更詞源峽水,才刃干將。處處歡謠載路,時時秀句盈囊。牛頭山畔,煩公斂惠,許我分光。逢迎錦里,話舊從容,誰知各整行裝。況正好、登高懷古,擇勝尋芳。少緩紅蓮開幕,何妨黃菊浮觴。等閑分首,征塵去后,目斷斜陽。
- 過秀城舟行過鄉(xiāng)城,憶昨又三載。鶴表人或非,雉堞址仍在,郊郭幸茍完,室廬俱可慨。十年還親友,一見如有礙。胡為窮紀(jì)次,際此遠(yuǎn)行邁。歸來椒柏新,德人年未艾。
- 登海陵齊云樓樓外浮云何可攀,聊持樽酒共銷閑。歸心欻起登臨際,春色來從想像間。晚雪曦時見芳草,滄波盡處欠青山。長安桃李行應(yīng)好,解笑劉郎底未還。
- 夢堯章桂花下撲鼻清香兩絕詩,分明參到小山辭。如今獨自秋風(fēng)下,不似當(dāng)初并馬時。
- 踏云行重遇重陽,重重悟道。扶風(fēng)馬子何愁老。調(diào)龍引虎弄明珠,明珠出路應(yīng)須早。以鈺為名,字呼玄寶。云中子得為佳號。木牛小字字山侗,山侗
- 賦得花發(fā)上林灼灼花凝雪,春來發(fā)上林。向風(fēng)初散蕊,垂葉欲成陰。人過香隨遠(yuǎn),煙晴色自深。凈時空結(jié)霧,疏處未藏禽。菶茸何年值,間關(guān)幾日吟。一枝如可冀,不負(fù)折芳心。
- 和鄭知縣游山韻至樂山行未易加,不應(yīng)疾走便堪夸。清秋莫負(fù)重來約,世事從教似掀沙。
- 聚景園口號二首竹影參差臨斷岸,花陰歷寂浸清流。游人難到闌干角,盡日垂楊蓋御舟。
- 再和答秀實紅剝芳菲綠作叢,遙知惆悵兩心同。結(jié)交舊燕多情語,消病殘花無用紅。獻(xiàn)計欲居塵境外,投各且向酒壺中。新來但覺多新樣,不道襟懷盡古風(fēng)。
- 嘔嘔軋軋,織成春恨,留著待郎歸。——— 佚名九張機十九首
- 寒夜不可旦,老雞鳴苦遲——— 張耒臘月十八日蚤苦寒與家婦飲
- 孤舟上水急,歸鳥度山微——— 孫應(yīng)時益昌僧寺靜境軒
- 本不假修造,識破現(xiàn)圓如——— 釋印肅頌古九十八首
- 師訓(xùn)勤誠數(shù)十年,此心端不愧高天——— 孫應(yīng)時奉和家大人將赴官舍留示及門之作
- 陳謀不信懷憂懼,反間須防卻害身——— 周曇春秋戰(zhàn)國門隱公
- 唯馀習(xí)氣不可忘,有時睥睨如無傍——— 釋寶曇病馀用前韻呈魏公
- 往來江湖間,垂老猶疏放——— 陸游讀王摩詰詩愛其散發(fā)晚未簪道書行尚把之句因
- 許多香氣不曾聞,渾身坐在屎缸里——— 釋思岳頌古九首
- 見兩蕊三花,放梅時節(jié)——— 哀長吉瑞鶴仙(壽蕭通判·十月初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