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貢院里香煙繚繞,春天的和風(fēng)又暖又輕,寬闊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滿了各地來應(yīng)試的精英。
舉子們緊張肅穆地戰(zhàn)斗,如同銜枚疾走的士兵,只聽見筆在紙上沙沙作響,仿佛是春蠶嚼食桑葉的聲音。
郡縣里向京都獻上賢才,首先重視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職,依賴著執(zhí)政大臣。
我感到慚愧的是身體衰病心神已盡,以后選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諸位來識別辨明。
注釋
禮部:官署名,為六部之一,掌禮樂、祭祀、封建、宴樂及學(xué)校貢舉的政令。貢院:科舉時代考試貢士之所。
紫殿:指京都貢院。一作“紫案”。暖吹:暖風(fēng),指春風(fēng)。
席:猶言列坐。
銜枚:古代軍旅、田役時,令口中橫銜狀如短筷的“枚”,以禁喧嘩。此處比喻人人肅靜。
鄉(xiāng)里:猶言郡縣。獻賢:獻舉人才。先德行:以德行為先。
列爵:分頒爵位?!渡袝の涑伞罚骸傲芯粑┪濉?,指公、侯、伯、子、男五等,此處代指官職。公卿:指執(zhí)政大臣。
衰?。核ト醣Р :?無,盡。
賴:幸虧。群公:指同時主持考試者如范仲淹、王安石、梅堯臣等人。識鑒:能賞識人才、辨別是非,一作“鑒裁”,又作“擇鑒”。
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問答
問:《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的作者是誰?
答: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的作者是歐陽修
問: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是宋代的作品
問:紫案焚香暖吹輕,廣庭清曉席群英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紫案焚香暖吹輕,廣庭清曉席群英 出自 宋代歐陽修的《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
問:紫案焚香暖吹輕,廣庭清曉席群英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紫案焚香暖吹輕,廣庭清曉席群英 的下一句是 無嘩戰(zhàn)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
問:出自歐陽修的名句有哪些?
答:歐陽修名句大全
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賞析
宋初的考試制度,大致承襲唐代,由州府舉薦考生,入京應(yīng)試,由禮部主持其事。此詩即以一員考官的身份寫出他的見聞與感受。
從詩中可知,考試時間是在初春時節(jié)。首聯(lián)著力渲染了禮部試的考場環(huán)境--群英畢至,貢院里肅穆幽雅,試院中焚起了香,以消除人多的異味,且能增添祥瑞肅穆的氣氛。頷聯(lián)重點描繪士子答題情況,考生們大清早就入場了,沒有一點喧鬧嘈雜之聲。試題下發(fā)后,考生奮筆疾書,一片沙沙沙的聲音,好似春蠶在吃桑葉。頸聯(lián)表明考試意義,詩人對此景象不禁發(fā)生感慨,濟濟多士,盡是天下英才,國家的棟梁。尾聯(lián)自謙衰病,諄諄囑托同僚,作為選拔人才的考官,應(yīng)當具有慧眼認真鑒別。詩中說自己老病,精神不濟。閱卷挑選人才之事要拜托同仁,那是謙遜之辭。全詩透露出一種惜才愛才的真摯感情,也表達了要為國選出真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封建時代的科考,是朝廷的一件大事,國家寄予厚望,違法者將置以重刑,輕則充軍流放邊地,重則殺頭,半點也馬虎不得。在清朝,主考官在考試期間出行,車后豎鍘刀一把,以示自律。魯迅的祖父就因為替考生向考官行賄,被判斬監(jiān)候的。掄才大典,朝廷、考官、考生都是全力以赴的,詩正是確切而生動地寫出了這種景象。
- 和韓蕺山見贈絕句世綱纏身未得歸,但勞清夢到林扉。高人誤作班行看,只是山中一布衣。
- 西江月(即席和書院諸友)早厭人間腐鼠,要希云外飛皇。羲和不肯系朝陽。任向鬢邊來往。出谷聲中氣味,編蒲冊里晶光。至今心膽為渠狂。夢倚銀潢天上。
- 玉樓春個中懷抱誰排遣。惻惻輕寒風(fēng)剪剪。細絲梅蕊晚香濃,爭似柳梢春色淺。嬌叱道字歌聲軟。醉后微渦回笑魘。更無卓氏白頭吟,只有盧郎年少恨。
- 希年初度老友王希宣扁舟遠訪夙誼甚厚貺以十平生遇初度,何曾具盤筵。感君知我意,老淚更潸然。
- 擬白樂天遣懷義和走馭趁年華,不許人間歲月賒。春正艷陽春即老,日方停午日還斜。時情莫測深如海,世事難齊亂似麻。已共身心要約定,古今如此勿驚嗟。
- 送杭州使君蘇內(nèi)相先生某用先生舊詩方丈仙人平生史鰌直,往歲展禽黜。青衫竄長沙,華鬢謁宣室。重光照八極,命世真賢出。奈何江湖去,獨為蒼生恤。
- 楊柳謠楊柳楊柳漫頭駝。
- 縉云道中縉云通道入皇都,花滿京城水滿湖。借問今來丞相府,后園人有醉歌無。
- 太行旬帝胚渾散,愚公轍跡開。橫行四極外,蟠據(jù)九河隈。茀郁天閽近,崢嶸地軸回。陽崖明草樹,陰壑轉(zhuǎn)風(fēng)雷。波沓群峰涌,云奔峭壁來。猿巖垂磊落,龍窟六喧豗。噴雨驚湍灑,跳星巨石頹。平涂憂屐拆,跬步戒輪摧。覆頂千春雪,緣潭萬古苔。谷盤容國士,髓裂餌仙才。晉市飛樵札,燕郊落燒煤。棋圖分冀野,蟻壤認叢臺。在昔王涂塞,嘗聞霸略恢。嚴關(guān)陰伏甲,間道夜銜枚。挾詐揮金斗,貪功襲墨縗。戰(zhàn)場空爝火,京觀悉蒿萊。險易曾何變,興亡只可哀。隆平方恃德,襟帶自崔嵬。
- 將之官越上留別諸友一官如許冷,況得得清貧?;笔酗L(fēng)何古,蘭亭本卻真。春行蓬島外,月滿鑒湖濱。想得同吟者,攜詩舉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