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249_56
賦得郢路悲猿問答
問:《賦得郢路悲猿》的作者是誰?
答:賦得郢路悲猿的作者是皇甫冉
問:賦得郢路悲猿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賦得郢路悲猿是唐代的作品
問:賦得郢路悲猿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悲猿何處發(fā),郢路第三聲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悲猿何處發(fā),郢路第三聲 出自 唐代皇甫冉的《賦得郢路悲猿》
問:悲猿何處發(fā),郢路第三聲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悲猿何處發(fā),郢路第三聲 的下一句是 遠客知秋暮,空山益夜清。
問:出自皇甫冉的名句有哪些?
答:皇甫冉名句大全
- 還自錢塘道中江上青山落照邊,江頭歸客木蘭船。春鷗自共潮回去,一點飛來是柳綿。
- 感皇恩(海棠)常歲海棠時,偷閑須到。須病尋芳懶春老。偶來恰值,半謝妖饒猶好。便呼詩酒伴,同傾倒。繁枝高蔭,疏枝低繞?;ǖ妆P花影照。多情一片,恨我歸來不早。斷腸鋪碎錦,門前道。
- 句空遺費仙足,不見庾公游。草木有新色,江山余故愁。
- 四絕呈周月湖草帶粘天只辨星,燧樓盡化作郵亭。柳橋梅驛多來使,只寄山中養(yǎng)鶴經(jīng)。
- 疏山忙中安得此身閒,杖策西風(fēng)自往還。今日已償云水債,籃輿帶雨下疏山。
- 冬日駱家亭子亭臺臘月時,松竹見貞姿。林積煙藏日,風(fēng)吹水合池。恨無人此住,靜有鶴相窺。是景吟詩遍,真于野客宜。
- 鷓鴣天秋至人間灝氣清。蓂馀三莢映階庭。挺生豪杰為時瑞,來至簪纓亨世榮。天付與,壽康寧。不須舉酒祝椿齡。樓頭昨夜瞻南極,偏向梅峰分外明。
- 送鄒給事皇天佑我宋,袞袞生巨人。正學(xué)邁賈董,彤庭親選掄。聲名喧宇宙,勛業(yè)見寅亮。偉哉呂與李,王陳踵經(jīng)綸。文章特馀事,德行金玉純。文靖有雅量,風(fēng)云際熙辰。所以到圣治,唐虞俗再淳。先生軼前駕,學(xué)力欺孟荀。平生事靖退,墨頭自要津。群小競狐媚,佳兵媒其身。挺然出正論,玉色垂大紳。銀臺凜風(fēng)駁,世仰鳳與麟。直道志丘壑,通涂轟樞鈞。豈為一己計,寧牧千里民。泉山號大郡,氓賈甲七閩。以寬則容奸,急則鰥寡顰。先生得其道,三年政和均。孰疾不得醫(yī),孰屈不得伸。餐藥置左右,砂芹不再陳。建閣儲六籍,鑿井膏城闉。巍巍百雉堞,樓櫓俄一新。海壖亦有學(xué),窮邑增廩囷。百廢已具舉,一毫不驚塵。此特以遲言,孰識襟懷春。下士有一善,不啻連城珍。斯民有一隱,不啻聞頻呻。遂令無遠邇,士民盡歸仁。四海望霖雨,行當(dāng)趨紫宸。皋夔踵高躅,豈特諸子倫。某也未聞道,一官嘗苦辛。蹉跎二紀(jì)馀,抱志幾郁湮。得宰山水縣,低頭撫凋貧。連歲田少收,輸?shù)畈灰娻?。頃年有疑獄,口訥愧誾誾。高明一垂照,三囚脫死瀕??娬藷o術(shù),教條每知遵。罪戾懼不免,薦揚果何因。感恩方激切,歸轅遽攀輪。焦桐既蒙盼,壽或柏與椿。敢不自奮勵,冀陪東閣賓。
- 邊公明盡屏葷茹因成古風(fēng)約叔度良佐周翰同賦君不見何曾萬錢不下箸,一食淋漓污刀俎。又不見王濟春醪人抱甕。盈缶蒸豚漬人乳。百年光景電畫水,口腹何須事如許。夫君景德公侯家,鳴鐘列鼎相矜夸。奈何烏帽嵌巖底,栽松藝菊餐煙霞。年來刪剃到口腹,不待聞韶便忘肉。前身知是永禪師,想似當(dāng)年房相國。庖廚漸遠世緣輕,定水泓澄久更明。蒲團好究風(fēng)幡句,率陀未是公歸處。一日不家不移步,方信今吾了非故。作詩相賀雜苦語,愛人以德吾非據(jù)。
- 盤龍驛聞雞一唱罷,占斗三星沒。天高月徘徊,野曠山突兀。暗蛩泣草露,怨亂語還咽。涼螢不復(fù)舉,點綴稻花末。惟余絡(luò)緯豪,悲壯殷林樾。小蟲亦何情,孤客心斷絕!魂驚板橋穿,足側(cè)石子滑。行路如許難,誰能不華發(fā)?高城謾回首,疊嶂屹天闕。遙知秋衾夢,千里一飄忽。
- 5音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