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570-58
題金山寺石堂問答
問:《題金山寺石堂》的作者是誰?
答:題金山寺石堂的作者是李群玉
問:題金山寺石堂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題金山寺石堂是唐代的作品
問:白波四面照樓臺,日夜潮聲繞寺回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白波四面照樓臺,日夜潮聲繞寺回 出自 唐代李群玉的《題金山寺石堂》
問:白波四面照樓臺,日夜潮聲繞寺回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白波四面照樓臺,日夜潮聲繞寺回 的下一句是 千葉紅蓮高會處,幾曾龍女獻(xiàn)珠來。
問:出自李群玉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群玉名句大全
- 敘州東樓特杰少陵詩,鎖江頡頏涪翁題。兩翁詩陣屹相向,千載名與江山齊。
- 瓜洲道中送李端公南渡后,歸揚州道中寄片帆何處去,匹馬獨歸遲。惆悵江南北,青山欲暮時。
- 江樓晴望江干一雨收,霽色染新愁。遠(yuǎn)水碧千里,夕陽紅半樓。笛寒漁浦晚,山翠海門秋。更待牛津月,袁宏欲泛舟。
- 五季石晉二首父禮契丹輸左衽,尊夷割地表稱臣。降戎借勢冠裳倒,萬古春秋一罪人。
- 矮樹千年矮桃樹,從昔不教長。靜入仙人室,低樣處女妝。苔枝深漬雨,秋實冷含霜。蜂蝶誰知顧,春風(fēng)四畔香。
- 新開小軒晁子西有詩以韻答之二首我無先世英,敢望燕臺筑。譬如坎井蛙,拘虛徒窘束。又如鷦鷯巢,所寄一枝足。名不聞公卿,跡非侶樵牧。眼花鬢毛霜,黽勉作侯服。吏才固不高,民事亦稍熟。每欲思寡過,豈敢求多福。君公遲風(fēng)云,行矣龍起陸。佳篇雜沓來,文繡被土木。坐令北窗下,不知有窮獨。相逢一笑粲,語妙席自促。憑誰覓仙方,造酒逡巡速。
- 雜詩方春不種蘭,終歲無自佩。良田弗加芟,徒穉亦無歲??樟钣曷抖?,日夕被蒿艾。安坐饑怨天,此理果誰在。
- 山隱齋樓居偶成近屋新篁已作業(yè),山光稍遠(yuǎn)眼蒙蒙。何如乞取仙源水,塵垢俱消洗滌中。
- 廬山詩二首廬山景何如,勝跡多已古。水石相回旋,天地巧排布。我本天涯人,未知有廬阜。恨不早經(jīng)過,西征一何暮。香爐在何許,縹緲凌高空。卻入白蓮沼,令人思遠(yuǎn)公。高巖草堂在,吏隱居其中。至今三尺童,猶能話白公。可想不可見,山色空重重。水流來何遠(yuǎn),所過生苔蘚。自古垂飛簾,至今不能卷。此外猶足觀,足力已困竭。僧居本靜閒,群鳥爭囀舌。恰欲高枕眠,魂夢恐遭聒。智能乘雨來,山路泥滑滑。陰云猶未收,明朝又西發(fā)。
- 和二十二弟龜山寺三絕海岸石龜恨未平,時時入海自馮陵。此山磐礡清淮上,寶塔分功更就曾。
- 九衢馬識他門少,十載身辭故國遙——— 張蠙投翰林張侍郎
- 小庭花木改——— 程垓菩薩蠻(正月三日西山即事)
- 收科天陛頃同時,回首相歡事亦稀。——— 王安石和王司封會同年
- 雨澀風(fēng)慳,雙溪閟、幾曾洋溢。——— 洪邁滿江紅
- 汗血嘶風(fēng)草正青,眼中萬馬斂春坰——— 洪咨夔次程岳州廷邁春行昨訪天梯佛龕今約烏奴
- 閨門瓜戍忽臨期——— 張镃太平印歌
- 商丘冷坐君知否,瓶罄應(yīng)須有恥罍——— 蘇轍次韻王鞏見寄
- 辟疇事廬井,物色費經(jīng)營——— 姜特立新居覓竹栽
-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fēng)塵澒洞昏王室。——— 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
- 桐廬江上晚潮生,帆掛秋風(fēng)一信程——— 釋紹嵩桐廬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