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原題】:
昔陳北山趙南塘二老各有觀物十詠筆力高妙暮年偶效顰為之韻險不復(fù)和也·五憎
昔陳北山趙南塘二老各有觀物十詠筆力高妙暮問答
問:《昔陳北山趙南塘二老各有觀物十詠筆力高妙暮》的作者是誰?
答:昔陳北山趙南塘二老各有觀物十詠筆力高妙暮的作者是劉克莊
問:昔陳北山趙南塘二老各有觀物十詠筆力高妙暮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昔陳北山趙南塘二老各有觀物十詠筆力高妙暮是宋代的作品
問:伺夜偏乘隙,逢人輒噬膚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伺夜偏乘隙,逢人輒噬膚 出自 宋代劉克莊的《昔陳北山趙南塘二老各有觀物十詠筆力高妙暮》
問:伺夜偏乘隙,逢人輒噬膚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伺夜偏乘隙,逢人輒噬膚 的下一句是 不饒豫讓炭,肯恕玉環(huán)酥。
問:出自劉克莊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克莊名句大全
- 太常引 贈歌者妙音居士前身應(yīng)是散花仙。一念墮塵緣。參透曲中禪。比一串、摩尼更圓。林鶯巧囀,玉冰飛韻,三昧有誰傳。休惜遏云篇。早醫(yī)得、維摩病痊。
- 惜花年少共憐含露色,老人偏惜委塵紅。如何遂得心中事,每要花時不厭風(fēng)。
- 重訪黃神谷策禪者初塵蕓閣辭禪閣,卻訪支郎是老郎。我趣轉(zhuǎn)卑師趣靜,數(shù)峰秋雪一爐香。
- 感遇之廿七朝發(fā)宜都渚。浩然思故鄉(xiāng)。故鄉(xiāng)不可見。路隔巫山陽。巫山彩云沒。高丘正微茫。佇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豈茲越鄉(xiāng)感。憶昔楚襄王。朝云無處所。荊國亦淪亡。
- 觀妓翠蛾紅臉不勝情,管絕弦馀發(fā)一聲。銀燭搖搖塵暗下,卻愁紅粉淚痕生。
- 題仙都觀飄蕭古仙子,寂寞蒼山上。觀世眇無言,無人獨惆悵。深巖聳喬木,古觀靄遺像。超超不可揖,真意誰復(fù)亮。蜿蜒乘長龍,倏忽變?nèi)f狀,朝食白云英,暮飲石髄鬯。心肝化瓊玉,千歲已無恙。世人安能知,服藥本虛妄。嗟哉世無人,江水空蕩漾。
- 商侍郎挽詞矯矯真御史,風(fēng)生白筆端。出持膚使節(jié),始著侍臣冠。給饟鬢先雪,籌邊心為寒。天乎驚玉折,不及上金鑾。
- 次韻子瞻記歲莫鄉(xiāng)俗三首其三守歲於菟絕繩去,顧兔追龍蛇。奔走十二蟲,羅網(wǎng)不及遮。嗟我地上人,豈復(fù)奈爾何。未去不自閑,將去乃喧嘩。天上驅(qū)獸官,為君肯停檛。魯陽揮長戈,日車果再斜。釃酒勸爾醉,期爾蹔蹉跎。偕醉遣爾去,壽考自足夸。
- 江路見梅懷泉臺留主管王提干強號梅為自在春,淡妝貴不失天真。園林爛熳空多事,籬落伶俜倒出塵。無竹無松自風(fēng)韻,得江得月更精神。清高惟雪可相配,次有冰臺兩玉人。
- 七言重聯(lián)句頃持憲簡推高步,獨占詩流橫素波。 ——顏真卿不是中情深惠好,誰能千里遠(yuǎn)經(jīng)過。 ——顏真卿詩書宛似陪康樂,少長還同宴永和。 ——皇甫曾夜酌此時看碾玉,晨趨幾日重鳴珂。 ——皇甫曾萬井更深空寂寞,千方霧起隱嵯峨。 ——李崿熒熒遠(yuǎn)火分漁浦,歷歷寒枝露鳥窠。 ——李崿漢朝舊學(xué)君公隱,魯國今從弟子科。 ——陸羽只自傾心慚煦濡,何曾將口恨蹉跎。 ——陸羽獨賞謝吟山照耀,共知殷嘆樹婆娑。 ——皎然華轂苦嫌云路隔,衲衣長向雪峰何。 ——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