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在柳絮落完,子規(guī)啼鳴之時,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尉,要經過五溪。
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
注釋
王昌齡:唐代詩人,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被貶為龍標縣尉。左遷:貶謫,降職。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職稱為左遷。龍標:古地名,唐朝置縣,在今湖南省懷化市一帶。
楊花:柳絮。子規(guī):即杜鵑鳥,相傳其啼聲哀婉凄切。
楊花落盡:一作“揚州花落”。
龍標: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
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總稱,在今湖南省西部。關于五溪所指,尚有爭議。
與:給。
隨風:一作“隨君”。
夜郎:漢代中國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曾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和云南東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區(qū)建立過政權,稱為夜郎。唐代在今貴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設過夜郎縣。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縣境,與黔陽鄰近)。李白當時在東南,所以說“隨風直到夜郎西”。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問答
問:《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作者是誰?
答: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作者是李白
問: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唐代的作品
問: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出自 唐代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問: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的下一句是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問: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賞析
【龍標】今湖南黔陽,唐時甚僻
【左遷】古尊右卑左,即貶官
【五溪】湘黔接壤的辰、酉、巫、武、沅溪
【夜郎】此在沅陵境
《新唐書·文藝傳》載王昌齡左遷龍標(今湖南省黔陽縣)尉(古人尚右,故稱貶官為左遷),是因為“不護細行”,也就是說,他的得罪貶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問題,而只是由于生活小節(jié)不夠檢點。在《芙蓉樓送辛漸》中,王昌齡也對他的好友說:“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奔囱赜悯U照《白頭吟》中“清如玉壺冰”的比喻,來表明自己的純潔無辜。李白在聽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寫了這一首充滿同情和關切的詩篇,從遠道寄給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首句寫景兼點時令,而于景物獨取漂泊無定的楊花,叫著“不如歸去”的子規(guī),即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在內,切合當時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于景中見情,所以次句便直敘其事。“聞道”,表示驚惜。“過五溪”,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五溪,雄溪、樠溪、酉溪、溪、辰溪之總稱,均在今湖南省西部。)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見。
后兩句抒情。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將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隨風飄到龍標。這里的夜郎,并不是指位于今貴州省桐梓縣的古夜郎國,而是指位于今湖南省沅陵縣的夜郎縣。沅陵正在黔陽的南方而略偏西。有人由于將夜郎的位置弄錯了,所以定此詩為李白流夜郎時所作,那是不對的。
這兩句詩所表現(xiàn)的意境,已見于前此的一些名作中。如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缺,隔千里兮共明月。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辈苤病峨s詩》:“愿為南流景,馳光見我君?!睆埲籼摗洞航ㄔ乱埂罚骸按藭r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都與之相近。而細加分析,則兩句之中,又有三層意思,一是說自己心中充滿了愁思,無可告訴,無人理解,只有將這種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說惟有明月分照兩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見她;三是說,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將愁心寄與,別無它法。
通過詩人豐富的想象,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竟變成了一個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夠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將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遼遠的夜郎之西,交給那不幸的遷謫者。她,是多么地多情??!
這種將自己的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維所形成的巨大的特點之一和優(yōu)點之一。當詩人們需要表現(xiàn)強烈或深厚的情感時,常常用這樣一種手段來獲得預期的效果。
(沈祖棻)
- 謁金門(春情)新雨霽。開遍滿園桃李。波暖池塘風細細。一雙花鴨戲。喚起春融睡美。扶醉宿妝慵理。移步避入花影里。繡裙低窣地。
- 次韻宋尚書山居賦梅堂夜草春牋奏玉皇,橫波曾識水曹郎。硯香留得東風在,一吐嵬崔冰雪腸。
- 題岳麓寺道鄉(xiāng)臺坡仙不謫黃,黃應無雪堂。道鄉(xiāng)不如新,此臺無道鄉(xiāng)。青山非其人,山靈能頡頏。一落名勝手,境與人俱香。悲吟倚空寂,臨眺生概慷。道鄉(xiāng)不可作,承君不可忘。
- 與張補闕、王煉師自…留別趙員外裴補闕同賦雜題一首朝朝春事晚,泛泛行舟遠?;春K紵o窮,悠揚煙景中。幸將仙子去,復與故人同。高枕隨流水,輕帆任遠風。鐘聲野寺迥,草色故城空。送別高臺上,裴回共惆悵。懸知白日斜,定是猶相望。
- 頌證道歌證道歌絕學無為閑道人,不曾禮拜不看經。不動遍周塵剎海,卓爾孤身混白云。
- 邊笳曲(一作齊梁體)朔管迎秋動,雕陰雁來早。上郡隱黃云,天山吹白草。嘶馬悲寒磧,朝陽照霜堡。江南戍客心,門外芙蓉老。
- 答王侍郎和紫極宮詩侍郎如蒼官,歲寒友梅竹。步行以當車,瓢飲不如掬。舊人存者少,靈光巋然獨。朝野推意新,州閭敬齒宿。嗟余詩學淺,未敢窺耳環(huán)卜。朱弦才一倡,白圭費三復。共談端平事,前局尚堪覆。愿言介眉壽,江鄉(xiāng)秫田熟。
- 酬陳秀才一春一百二十日,日日開眉得幾人。直與破除風雨去,今年渾似不添春。
- 晚春書幌泠泠子夜風,杜鵑啼月小墻東。江南詞客惜春老,清曉披衣拾墮紅。
- 和晏相公西湖鳴蟬忽以急,夏景晏林塘。不知何山雨,颯然送微涼。荷茭忽翻倒,四散飄暗香。清渠決決流,碧色浸稻身。零落墮林實,瑣碎開水芳。公來必乘晚,散步方徜徉。簫鼓不從后,筆牘常在旁。游魚自成族,飛鳥不亂行。周覽時景佳,郁穆發(fā)新章。何意蓬蓽士,傳貺謬所當。時方苦炎暵,汗下?lián)]其滂。三復大雅作,清風肅衣裳。
- 真機了了,祖意繩繩——— 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毛發(fā)肌膚總道充,面前無處不相逢——— 陳普中庸道不遠人五首
- 百城閱人如閱馬,泛駕亦要知才難——— 黃庭堅送曹子方福建路運判兼簡運使張仲謀
- 鶴仙共此泉流樂,氣象全勝白鷺洲——— 趙崇渭大滌洞天留題
- 秋水門庭,淡交簪履,隨宜斟酌——— 陳著水龍吟(壽婺州守趙巖起右撰孟傳)
- 巡檐屢作杜陵笑,窮路幾為步兵哭——— 周必大韓子溫尚書以長句送江梅次韻
- 雪霽風溫,霜消日暖,一時笑語烘春——— 王之道滿庭芳(和同漕彥約送秦壽之)
- 強拈針線解春愁,只是無情緒。——— 趙雍玉耳墜金環(huán)
- 對西風、憑誰問取,人間那得有今夕——— 陳允平秋霽(西湖十詠·平湖秋月)
- 化洽堂邊應創(chuàng)見,人物舊,榜顏新——— 魏了翁江城子(劉左史光祖別席和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