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陪金市諸友登高陽山二首問答
問:《九日陪金市諸友登高陽山二首》的作者是誰?
答:九日陪金市諸友登高陽山二首的作者是王阮
問:九日陪金市諸友登高陽山二首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九日陪金市諸友登高陽山二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途窮已負(fù)菊花期,尚得諸公慰所思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途窮已負(fù)菊花期,尚得諸公慰所思 出自 宋代王阮的《九日陪金市諸友登高陽山二首》
問:途窮已負(fù)菊花期,尚得諸公慰所思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途窮已負(fù)菊花期,尚得諸公慰所思 的下一句是 不遣白衣持酒至,共將烏帽入風(fēng)吹。
問:出自王阮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阮名句大全
- 紀(jì)游東觀山(山在桂林府城外三里)瑰奇龜恣搜討,龜貝闕青瑤房。才隘疑永巷,俄敞如華堂。玉梁窈浮溪,瓊戶正當(dāng)龜。仙佛肖仿佛,鐘鼓鍧擊撞。赑赑左顧龜,狺狺欲吠尨。丹灶儼亡恙,芝田靄生香。搏噬千怪聚,絢爛五色光。更無一塵涴,但覺六月涼。玲瓏穿屢折,詰曲通三湘。神龜若剜刻,乾坤真混茫。入如深夜暗,出喜皦日光。隔世驚瞬息,異境難揣量。
- 郊廟歌辭。昭德皇后廟樂章。雍和公尸既起,享禮載終。稱歌進(jìn)徹,盡敬繇衷。澤流惠下,大小咸同。
- 信陵君救趙論標(biāo)簽:古文觀止論者以竊符為信陵君之罪,余以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強(qiáng)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臨趙,趙必亡。趙,魏之障也。趙亡,則魏且為之后。趙、魏,又楚、燕、齊諸國之障也,趙、魏亡,則楚、燕、齊諸國為之后。天下之勢(shì),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趙者,亦以救魏;救一國者,亦以救六國也。竊魏之符以紓魏之患,借一國之師以分六國之災(zāi),夫奚不可者? 然則信陵果無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誅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趙不請(qǐng)救于王,而諄諄焉請(qǐng)救于信陵,是趙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趙,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竊符也,非為魏也,非為六國也,為趙焉耳。非為趙也,為一平原君耳。使禍不在趙,而在他國,則雖撤魏之障,撤六國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趙無平原,而平原亦非信陵之姻戚,雖趙亡,信陵亦必不救。則是趙王與社稷之輕重,不能當(dāng)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戰(zhàn)勝,可也,不幸戰(zhàn)不勝,為虜于秦,是傾魏國數(shù)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謝魏王也。 夫竊符之計(jì),蓋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竊符,如姬為公子竊符于王之臥內(nèi),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余以為信陵之自為計(jì),曷若以唇齒之勢(shì)激諫于王,不聽,則以其欲死秦師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為信陵計(jì),曷若見魏王而說之救趙,不聽,則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報(bào)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勸之救,不聽,則以其欲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則信陵君不負(fù)魏,亦不負(fù)趙;二人不負(fù)王,亦不負(fù)信陵君。何為計(jì)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趙,不知有王。內(nèi)則幸姬,外則鄰國,賤則夷門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則是魏僅有一孤王耳。 嗚呼!自世之衰,人皆習(xí)于背公死黨之行而忘守節(jié)奉公之道,有重相而無威君,有私仇而無義憤,如秦人知有穰侯,不知有秦王,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趙王,蓋君若贅旒久矣。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專系乎符之竊不竊也。其為魏也,為六國也,縱竊符猶可。其為趙也,為一親戚也,縱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m然,魏王亦不得無罪也。兵符藏于臥內(nèi),信陵亦安得竊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徑請(qǐng)之如姬,其素窺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于竊符,其素恃魏王之寵也。木朽而蛀生之矣。古者人君持權(quán)于上,而內(nèi)外莫敢不肅。則信陵安得樹私交于趙?趙安得私請(qǐng)救于信陵?如姬安得銜信陵之恩?信陵安得賣恩于如姬?履霜之漸,豈一朝一夕也哉!由此言之,不特眾人不知有王,王亦自為贅旒也。 故信陵君可以為人臣植黨之戒,魏王可以為人君失權(quán)之戒?!洞呵铩窌嵩?、翚帥師。嗟夫!圣人之為慮深矣!
- 答僧慧文一念周沙界,日用萬般通。湛然常寂滅,常展自家風(fēng)。
- 新林浦夾岸人家映柳條,玄暉遺跡草蕭蕭。曾為一夜青山客,未得無情過板橋。
- 清明日侍親輿游海云寺四首和風(fēng)釅日又清明,茶事驚呼探火新。整頓安輿扶鶴骨,晴效滿意賞青春。
- 再和十首天為多才故欲禁,府門摧落漲江深。鼎新翠壁排精鐵,涌出飛樓直百金。
- 元日示宗武汝啼吾手戰(zhàn),吾笑汝身長。處處逢正月,迢迢滯遠(yuǎn)方。飄零還柏酒,衰病只藜床。訓(xùn)喻青衿子,名慚白首郎。賦詩猶落筆,獻(xiàn)壽更稱觴。不見江東弟,高歌淚數(shù)行。
- 七言大言聯(lián)句高歌閬風(fēng)步瀛洲, ——皎然燂鵬爚鯤餐未休。 ——顏真卿四方上下無外頭, ——李崿一啜頓涸滄溟流。 ——張薦
- 頌古三十一首寶壽開堂推出僧,棒頭有眼要分明。滿城人瞎誰能曉,今古清風(fēng)匝地生。
- 與君同志復(fù)同州,少日論文放一頭——— 廖行之挽宋知縣剛仲二首
- 幾行清淚,界殘紅頰。——— 向子諲秦樓月/憶秦娥
- 門無車馬終年靜,身臥云山萬事輕——— 陸游題齋壁
- 霸圖務(wù)并弱,兵志貴攻昧——— 劉克莊象弈一首呈葉潛仲
- 好爵縻人見不休,更饒君盡許封侯——— 徐集孫贈(zèng)相士
- 洪崖丹井聞猶在,徐孺衡門說可尋——— 司馬光送沈寺丞知南昌縣
- 死者不可招,存者如何置——— 張舜民送羅正之年兄出使二浙
- 到底忘言方是妙,梅花枝上看乾坤——— 姚勉贈(zèng)談天星數(shù)王子貴
- 愿參佳句法如何,夜雨何時(shí)對(duì)床宿——— 楊萬里再和羅武岡欽巖酴醾長句
- 竹非為米腰皆折,山不因愁發(fā)盡皚——— 梅均游石臺(tái)寺遇雪
- 10糖果塊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