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李白二首·其二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fēng)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fù)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wǎng)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翻譯和注釋
譯文
天上浮云終日飛來飄去,遠(yuǎn)游的故人為何久久不至。
夜晚我總是頻頻夢到你,可知你對我的深情厚意。
分別時你總是神色匆匆,還總說相見多不容易。
江湖上航行多險風(fēng)惡浪,擔(dān)心你的船被掀翻沉沒。
出門時搔著滿頭的白發(fā),悔恨辜負(fù)自己平生之志。
京都的官僚們冠蓋相續(xù),才華蓋世你卻是容顏憔悴。
誰能說天理公道無欺人,遲暮之年卻無辜受牽累。
即使有流芳千秋的美名,難以補償遭受的冷落悲戚。
注釋
浮云:喻游子飄游不定。游子:此指李白。
這兩句說:李白一連三夜入我夢中,足見對我情親意厚。這也是從對方設(shè)想的寫法。
告歸:辭別。局促:不安、不舍的樣子。
這兩句是述李白告歸時所說的話。
這兩句寫李白告歸時的神態(tài)。搔首:大概是李白不如意時的習(xí)慣舉動。
冠:官帽。蓋:車上的篷蓋。冠蓋:指代達(dá)官。斯人:此人,指李白。
孰云:誰說。網(wǎng)恢恢:《老子》有“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的話。此處指法網(wǎng)恢恢。這句意思是:誰說天網(wǎng)寬疏,對你卻過于嚴(yán)酷了。
這兩句說:他活著的時候雖然寂寞困苦,但必將獲得千秋萬歲的聲名。
夢李白二首·其二問答
問:《夢李白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
答:夢李白二首·其二的作者是杜甫
問:夢李白二首·其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夢李白二首·其二是唐代的作品
問:夢李白二首·其二是什么體裁?
答:五古
問: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出自 唐代杜甫的《夢李白二首·其二》
問: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的下一句是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問:出自杜甫的名句有哪些?
答:杜甫名句大全
夢李白二首·其二賞析
此詩緊接前詩,前四句寫三夜頻夢李白。開篇以比興領(lǐng)起: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意思是說浮云可見,而游子 (李白) 卻不可見。古詩十九首》 中有: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由此引出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說明詩人對李白思念之深切。與前詩的“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一樣,這里是從詩人角度切入,都是表明兩人的友情深摯。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币姼≡贫钣巫?,是詩家比興常例,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詩句。天上浮云終日飄去飄來,天涯故人卻久望不至;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頻頻前來探訪,使詩人得以聊釋愁懷?!叭诡l夢君,情親見君意”,與上篇“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互相照應(yīng),體現(xiàn)著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的情誼。其實,我見君意也好,君明我憶也好,都是詩人推己及人,抒寫自己對故人的一片衷情。
“告歸” 以下六句,寫夢中李白魂返前的幻影: 每當(dāng)辭別之時,李白總是局促不安,不愿離去,并且再三苦苦訴說: “來一趟多么不易啊! 江湖上風(fēng)波險惡,我真怕沉船墜水呢!”他出門離去,總是搔著頭上的白發(fā),仿佛是為辜負(fù)平生壯志而悵恨! 六句中第一二句寫不愿“告歸”,依依不舍的神態(tài);第三四句是李白 “恐失墜” 的內(nèi)心獨白,寫他憂路險、傷坎坷的苦情; 第五六句寫他“出門”時的動作,展現(xiàn)他壯志未酬的悠悠心事。真是形可見,聲可聞,情可觸,李白枯槁慘淡之狀,歷歷在目,令人潸然淚下!
“冠蓋” 以下六句,是寫夢醒后為李白的遭遇坎坷表示不平之意。你看,在京都長安城里,到處是高冠華蓋的達(dá)官權(quán)貴,惟有李白這樣一個大詩人“獨憔悴”,困頓不堪,無路可走;甚至在年已五十九歲的 “將老” 之年,被放逐夜郎,連自由也失掉了! 這哪里有“天網(wǎng)恢恢”之事?鮮明的對比,深情的斥責(zé),表現(xiàn)了詩人對李白深切的同情和對惡勢力的強(qiáng)烈憤恨!“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李白的詩才盡管能享千古盛名,但生前遭遇如此凄慘,“身后” 寂寞無知,又有何用呢!詩人在這沉重的嗟嘆之中,寄托著對李白的崇高評價和深厚同情,也飽含著自己坎坷零落的無限心事。
此詩與前詩相呼應(yīng)。前詩以 “死別” 發(fā)端,此詩以 “身后” 作結(jié),渾然一體。前詩寫初夢,此詩寫頻夢; 前詩寫疑幻疑真,此詩寫形象清晰; 前詩重在對李白當(dāng)時處境的關(guān)注,此詩則表對他生平遭遇的同情; 前詩憂懼之情獨為李白而發(fā),此詩不平之意兼含詩人的感慨。同為夢李白,題材相同而表現(xiàn)不一,足見詩人高超的詩藝,同時又表達(dá)了人間之至真至誠之至情。(趙慶培)
- 洛社老僧聽琴自言幾載不聞琴,屢聽清彈苦契心。少待庭柯蟬噪靜,為師更作醉翁吟。
- 郡事多冗命繩翁拉彥翔則明德素游趙園彥翔歸浮生何適非寄,百慮非言可宣。誰參尋訪樂土,籲天僑立西川。
- 次韻子瞻減降諸縣囚徒事畢登覽山川足清曠,阛阓巧拘囚。安得纖阿御,同為穆滿游。遙知因渙汗,遠(yuǎn)出散幽憂。原隰繁分繡,村墟盡小侯。春深秦樹綠,野闊渭河流。四顧神蕭瑟,前探意漲浮。勝觀殊未已,往足詎能收。下坂如浮舸,登崖劇上樓。強(qiáng)行腰傴僂,困坐氣噓咻。鳥語林巒靜,琴明澗谷幽。濯溪驚野老,伐路駭他州。中散探深去,文淵到處留。聽琴峰下寺,弄石水中洲。溪冷泉冰腳,山高霧繞頭。石潭清照骨,瀑水濺成鉤。仙廟鳴鐘磬,神官秉鉞劉。養(yǎng)生聞帝女,服氣絕彭仇。故宅猶傳尹,先師不喜丘。居人那識道,過客謾停騶。巖谷誠深絕,神仙信有不。云居無幾杖,霞佩棄鐫鎪。豹隱連山霧,龍潛百尺湫。門開誰與叩,琴熟浪傳偷。紺發(fā)清無比,方瞳凜不侔。會須林下見,乞取壽年修。拔去和雞犬,相隨若旆旒。乘風(fēng)遺褭,長嘯賤笙篌。從騎衣皆羽,前驅(qū)鬣盡蚪。安能牽兩足,暫得快雙眸。自昔辭鄉(xiāng)樹,南行上楚舟。萬江窮地脈,三峽束天溝。云暗酆都晚,波吹木櫪秋。尋溪緣窈窕,入洞聽颼飗??账率拯S栗,荒祠畫伏彪。登臨雖永日,行邁肯停辀。蓄縮今何事,攀躋昔已悠。魏京饒士女,春服聚蜉蝣。雷動車爭陌,琴搖樹系鞦。游人紛蕩漾,野鳥自嚶呦。平日曾經(jīng)洛,閑居愿卜緱??昭哉姹葔?,久渴漸成愁。早退嘗相約,辭囂痛自摟。愛山心劫劫,從宦興油油。海宇都無礙,山林盡可投。愿為云上鵠,莫作盎中鯈。適琴行隨足,謀生富給喉。今游雖不與,后會豈無由。晝出同穿履,宵眠共覆裘。弟兄真欲爾,朋好定誰儔。試寫長篇調(diào),何人肯見酬。
- 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標(biāo)簽:抒情一九五零年國慶觀劇,柳亞子先生即席賦《浣溪沙》,因步其韻奉和。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tuán)圓。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
- 七夕秋近疏飚未轉(zhuǎn)涼,彩盤珠閣已傳觴。佳期天上頻逢節(jié),卻老人間未有方。蟾魄嫩明情繾綣,鵲河斜界色滄浪。瓜盤華錦空兒劇,禱旱于今仰圣皇。
- 三學(xué)山夜看圣燈虔禱游靈境,元妃夙志同。玉香焚靜夜,銀燭炫遼空。泉漱云根月,鐘敲檜杪風(fēng)。印金標(biāo)圣跡,飛石顯神功。滿望天涯極,平臨日腳紅。猿來齋石上,僧集講筵中。頓作超三界,渾疑證六通。愿成修偃化,社稷保延洪。
- 奉和顏魯公真卿落玄真子舴艋舟歌滄浪子后玄真子,冥冥釣隱江之汜。刳木新成舴艋舟,諸侯落舟自茲始。得道身不系,無機(jī)舟亦閑。從水遠(yuǎn)逝兮任風(fēng)還,朝五湖兮夕三山。停綸乍入芙蓉浦,擊汰時過明月灣。太公取璜我不取,龍伯釣鰲我不釣。竹竿裊裊魚簁簁,此中自得還自笑。汗漫一游何可期,后來誰遇冰雪姿。上古初聞出堯世,今朝還見在堯時。
- 問漢守劉寶賢覓酒四首酒幾於道少人知,乘墜俱忘即我?guī)煛I砗筇撁鐒俅?,陶潛李白更無詩。
- 真如勸農(nóng)二首圣主垂衣坐九重,不才假守勸農(nóng)功。周家永命由忠厚,湯后存心在困窮。安得田租成歲減,且將人事兆年豐。守宰監(jiān)州民最近,相期清白紹家風(fēng)。
- 解秩西還夕次葛驛二通判與簽判學(xué)士留府諸君遠(yuǎn)行車馬出西城,風(fēng)義相高一府傾。留幕經(jīng)年叨主諾,郵亭終夕困飛觥。人煙數(shù)舍將歸路,霜月三冬愴別情。政拙自慚無惠愛,尚憑河潤慰群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