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穿著柔軟光澤的羔羊皮襖,為人忠信正直又美好。他是這樣一個人啊,舍棄生命也不改變節(jié)操。
穿著豹皮裝飾袖口的羔皮襖,高大有力為人豪。他是這樣一個人啊,國家的司直能夠主持正義。
羔羊皮襖既光潔又鮮艷,三道豹皮裝飾得真漂亮。他是這樣一個人啊,稱得上是國家的賢能俊才。
注釋
羔裘:羔羊皮裘,古大夫的朝服。
濡(rú):潤澤,形容羔裘柔軟而有光澤。
洵(xún):信,誠然,的確。
侯:美。
其:語助詞。
舍命:舍棄生命。
渝:改變。
豹飾:用豹皮裝飾皮襖的袖口。
孔武:特別勇武??祝?;很。
司直:負(fù)責(zé)正人過失的官吏。
晏:鮮艷或鮮明的樣子。
三英:裝飾袖口的三道豹皮鑲邊。
粲(càn):光耀。
彥(yàn):美士,指賢能之人。
羔裘問答
問:《羔裘》的作者是誰?
答:羔裘的作者是佚名
問:羔裘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羔裘是先秦的作品
問:羔裘是什么體裁?
答:詩經(jīng)·國風(fēng)·鄭風(fēng)
問:羔裘如濡,洵直且侯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羔裘如濡,洵直且侯 出自 先秦佚名的《羔裘》
問:羔裘如濡,洵直且侯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羔裘如濡,洵直且侯 的下一句是 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問: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羔裘賞析
羔裘是古代卿大夫上朝時穿的官服?!对娊?jīng)》中通過描寫羔裘來刻畫官員形象的詩有好幾首,如《召南·羔羊》《唐風(fēng)·羔裘》《檜風(fēng)·羔裘》等,命意都不一樣。
《鄭風(fēng)·羔裘》這首詩,起筆描述羔裘的外在美,作者具體而微地描寫了羊皮袍子的皮毛質(zhì)地是如何的潤澤光滑,袍子上的豹皮裝飾是如何的鮮艷漂亮。然后才贊美穿此羔裘的人的內(nèi)在美,寫外在美的目的是通過對羊皮袍子的仔細(xì)形容,和對其中寓意的深刻揭示,借以贊美穿羊皮袍子的官員有正直美好能舍命為公的氣節(jié),有威武勇毅能支持正義的品格??偠灾艘孪嗯?,美德畢現(xiàn),這位官員才德出眾,不愧是國家的賢俊。外在美、氣質(zhì)美和品行美、形象美高度統(tǒng)一。這樣理解符合認(rèn)為此詩主旨為贊美優(yōu)秀官吏的說法。
如果說此詩有諷刺意味,那就是說,在詩中,禮服的高貴華麗襯托著君子的美德形象,服飾的華美同時也象征著君子高貴的人品。在作者看來,古代的卿大夫確實是這么回事;但是,一聯(lián)系鄭國當(dāng)時的現(xiàn)實,滿朝穿著漂亮官服的是些什么人——一句話,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可以說,都不稱其服。這樣,作者贊古諷今的作詩命意就凸現(xiàn)出來了。因為衣裳總是人穿的,從衣裳聯(lián)想到人品,再自然不過了。至于一個人的品質(zhì)、德性要說得很生動、形象,就不那么容易,而此詩作者的聰明之處,也在這里。他用看得見的衣服的外表,來比喻看不見、感得到的較為抽象的品行德性,手法是極為高明的。比如,從皮袍子上的豹皮裝飾,聯(lián)想到穿這件衣服的人的威武有力就十分貼切,極為形象。但如果當(dāng)作一首諷刺詩來說,有些過于含蓄,以至千百年來聚訟不已。
- 偈頌一百零九首一大藏教,了無關(guān)鑰。奇峰峨峨,幽石落落。撥轉(zhuǎn)機(jī)輪話已行,到底不留元字腳。
- 賀新郎池館閑凝目。有玉人、向晚妖嬈,洗妝梳束。雅淡容儀妃子樣,羞使胭脂點觸,瑩冰雪、精神難掬。好是月明微露下,似晚涼、初向清泉浴。好對我,笑羞縮。好風(fēng)拂面渾無俗。更撩人清與,異香芬馥。惹起新愁無著處,細(xì)與端相未足。俏不忍、游蜂飛撲。可惜伊家嬌媚態(tài),問天公、底事教幽獨。待拉向,錦屏曲。
- 東軒小室即事五首去圣未云遠(yuǎn),故在黃卷中。孰能領(lǐng)其要,直用一理通。森羅廢興事,瑩若磨青銅。使我見萬古,敬謝典午公。
- 朝中措片花飛后水東流。無計挽春留。香小誰栽杜若,夢回依舊揚州。破瓜年在,嬌花艷冶,舞柳纖柔。莫道劉郎霜鬢,才情未放春休。
- 浣溪沙(看杏花)花似醺容上玉肌。方論時事卻嬪妃。芳陰人醉漏聲遲。珠箔半鉤風(fēng)乍暖,雕梁新語燕初飛。斜陽猶送水精卮。
- 送元勛不伐侍親之官泉南八首卷中識盡古來人,筆下文章日日新。萬里從親海邊縣,要令南國見麒麟。
- 程伊川贊道如皎日,絲毫不隔。人自迷之,轉(zhuǎn)南為北。寥寥千載,{角戢}{角戢}百家。精罷力憊,言多道遐。惟吾夫子,神交累圣。一念全德,千差盡正。發(fā)古關(guān)鍵,推與人同。學(xué)焉得此,作圣之功。浩乎無倪,體之甚邇。力扶斯文,仆而復(fù)起。我瞻遺像,非沒非存。傳之后裔,愈久彌尊。有功生民,不下神禹。非知道者,將誰告語。
- 洞庭寄所思日斷蘭臺空望歸,錦衾香冷夢來稀。書中自報刀頭約,天上三看破鏡飛。孤浪謾疑紅臉笑,輕云忽似舞羅衣。遙知不語坐相憶,寂寞洞房寒燭微。
- 別諸親友二首良會難逢萬事非,彌旬繾卷思清微。家山一夜梅花發(fā),月霽風(fēng)光夜欲歸。
- 紹興二十八年祀圜丘謂天蓋高,陽噓而生。日月列宿,皆天之神。肆求厥類,興陽俱升。視燎于壇,以終其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