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耄(mào)齒:年老高齡。
鳩杖:杖頭刻有鳩形的拐杖。傳說劉邦與項羽戰(zhàn),敗于京、索,遁藂(cóng,古同“叢”,聚集)薄中,羽追求之,時鳩正鳴其上,追者以鳥在無人,遂去,后及即位,異此鳥,故作鳩杖以賜老者。《新唐書·玄宗紀》:“丁酉,宴京師侍老于含元殿,庭賜九十以上幾杖,八十以上鳩杖。此句即不服老之意。
瞽(g?)言:不明事理之言。還如“瞽見”、“瞽論”。此為作者自謙。瞽,昏昧?!墩撜Z·季氏》:“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磻溪:周呂尚的別稱。傳說呂尚未遇文王之前,曾在磻溪垂釣,故以借指。
淇澳:原義是淇河的曲岸,此指衛(wèi)武公?!对娊?jīng)·衛(wèi)風·淇奧》序曰:“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聽其規(guī)諫,以禮自防,故能入相于周?!币蚨?,淇澳(同淇奧)即成了衛(wèi)武公的代名詞。
香山:即白居易,晚年隱居后號香山居士。
疎:同“疏”,松懈,疏遠。
黃麾仗:此指權(quán)貴?!督鹗贰ぶ镜诰攀x衛(wèi)一》:“宋初,因唐、五代之舊,講究修葺,尤為詳備。其殿庭之儀,則有黃麾大仗、黃麾半仗、黃麾角仗、黃麾細仗。凡正旦、冬至及五月一日大朝會,大慶、冊、受賀、受朝,則設(shè)大仗;月朔視朝,則設(shè)半仗;外國使來,則設(shè)角仗;發(fā)冊授寶,則設(shè)細仗。其鹵簿之等有四:一曰大駕,郊祀大饗用之;二曰法駕,方澤、明堂、宗廟、籍田用之;三曰小駕,朝陵、封祀、奏謝用之;四曰黃麾仗,親征、省方還京用之?!?br />烏角巾:古代葛制黑色有折角的頭巾,常為隱士所戴。
菱照:照鏡子。菱:即古代菱花鏡的簡稱。古時銅鏡多為六角形或者背面刻有菱花,名菱花鏡。
戊午元日二首問答
問:《戊午元日二首》的作者是誰?
答:戊午元日二首的作者是劉克莊
問:戊午元日二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戊午元日二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過去光陰箭離弦,河清易俟鬢難玄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過去光陰箭離弦,河清易俟鬢難玄 出自 宋代劉克莊的《戊午元日二首》
問:過去光陰箭離弦,河清易俟鬢難玄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過去光陰箭離弦,河清易俟鬢難玄 的下一句是 再加孔子從心歲,三倍周郎破賊年。
問:出自劉克莊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克莊名句大全
戊午元日二首賞析
這兩首詩是作者在戊午年正月初一所作。
第一首詩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寫光陰似箭,不知不覺自己年事已高,與孔子和周瑜相比,感慨自己虛度年華,無所成就。頸聯(lián)寫自己雖已屆耄耋之年,卻仍為為國家大事在君王面前獻計獻策。尾聯(lián)言志,寫自己雖不敢以呂尚和衛(wèi)武公自比,但也要向白居易學習。
第二首詩歌首聯(lián)寫自己年老多病,疏遠國事。頷聯(lián)寫眾多公卿趨向皇權(quán),很少看重被君王疏遠的人。頸聯(lián)寫作者攬鏡自照,發(fā)覺歲月無情,自己已到暮年。尾聯(lián)寫兒孫們對自己身體和詩歌的夸贊。
- 月夜游孤山松頂一聲鶴,露華滿徑流。靜聞空翠滴,間與片云留。四面只通水,全山如在舟。明明樓閣夜,有客獨尋秋。
- 題汪端翁廟端公碑石蔓蘿捫,嘆息雙杉拔本根。將略傳家自忠顯,侍兒梟首亦平原。乘風飛去乾坤窄,踏月歸來煙水昏。往事不堪重回首,青燈黃卷照芳樽。
- 無題身世何如薦福碑,浮沉聊學弄潮兒。清風一日令心盡,黃卷三勻謾手披。夢寐無煩征錦段,笑談?wù)l敢犯湯池。周侯鳳德寧減少,所謂春陽或減之。
- 賈鹿泉屢約一出小詩代行十首故家文獻世公臺,直為遺黎萬里來。應(yīng)念顛崖最辛苦,更移鄂省近南開。
- 代譚與可謝石大夫鄉(xiāng)飲酒大夫舉酒屬青衿,八十衰翁亦許臨。要向席間明厚意,敢辭酒半效狂吟。持身勿使虧名義,學古還須探圣心。元日習鄉(xiāng)君解否,須知齒發(fā)易駸駸。
- 送倪正甫侍郎賀正雪卉冰芽又復春,中原□覩屬車塵。懽呼漢節(jié)從天下,愕立胡兒夾道陳。老去獨慚□偃蹇,君行決意問經(jīng)綸。顧瞻河洛關(guān)心處,應(yīng)記幽燕用事人。
- 漁家傲母胎。鸚鵡頻伽知幾只。音聲和雅鳴朝夕。演暢五根并五力。令人憶。心飛恨不身生翼。從是西方十萬憶。山長水遠誰人識。唯是觀門歸路直。真消息。坐澄劫水琉璃碧。
- 望江南家山好,凡事看來輕。一壑盡由儂饾饤,三才不欠你稱停。有耳莫閑聽。靜地里,點檢這平生。著甚來由為皎皎,好無巴鼻弄醒醒。背后有人憎。
- 和殷舍人蕭員外春雪萬里春陰乍履端,廣庭風起玉塵乾。梅花嶺上連天白,蕙草階前特地寒。晴去便為經(jīng)歲別,興來何惜徹宵看。此時鴛侶皆閑暇,贈答詩成禁漏殘。
- 送盧郎中使君赴京三年期上國,萬里自東溟。曲蓋遵長道,油幢憩短亭。楚云山隱隱,淮雨草青青??禈范嘈屡d,題詩紀所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