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176_14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二問答
問:《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二》的作者是誰?
答: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二的作者是李白
問: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二是唐代的作品
問:君思潁水綠,忽復(fù)歸嵩岑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君思潁水綠,忽復(fù)歸嵩岑 出自 唐代李白的《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二》
問:君思潁水綠,忽復(fù)歸嵩岑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君思潁水綠,忽復(fù)歸嵩岑 的下一句是 歸時莫洗耳,為我洗其心。
問: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二賞析
王夫之在《唐詩評選》中說這首詩:“只寫送別事,托體高,著筆平。”所謂“托體高”,即以立意為勝;“著筆平”,即無句可摘。這種寫法,質(zhì)樸自然,不事藻飾,直抒胸肊,實為漢魏風(fēng)骨的繼承。它不在于一字一句的奇警,而在于全篇的渾成,即全篇作為一個整體,鑄成一個完整的藝術(shù)形象,使讀者想象和體會到其人的胸襟氣度、思想感情。由于詩的概括力很強,把豐富的思想感情緊縮在具體的形象之中,所以讀來醰然有味。這種藝術(shù)造境,決不是那些鋪錦列繡,雕繪滿眼之作所能比擬的。
(徐永年)
- 朝中措爾黃發(fā),欲三壽之作朋;遺我綠琴,顧雙金之何報?!眹L邀公至五羊,特為開宴,令洪丞相適代為樂語云:“云外神仙,何拘弱水。海隅老稚,始識魁星?!庇旨恼{(diào)“臨江仙”以侑觴云:“北斗南頭云送喜,人間快睹魁星。向來平步到蓬瀛。如何天上客,來佐海邊城。方伯娛賓香作穗,風(fēng)隨歌扇涼生。且須滟滟引瑤觥。十年遲鳳沼,萬里寄鵬程?!奔案咭獋y滿,權(quán)帥置酒,令洪內(nèi)相景盧邁作樂語,有云:“三山宮闕,早窺云外之游;五嶺煙花,行送日邊之去。小駐南州之別業(yè),肯臨東道之初筵?!睍r二洪迭居帥幕下,又云:“欲遠(yuǎn)方歆艷于大名,故高會勤渠于縟禮。”洪時攝帥司機宜。玄冥司柄,雪敷南畝之豐登;庚嶺生輝,梅報東君之消息。當(dāng)一陽之來復(fù),慶維岳之降神。某官節(jié)瑩冰霜,家傳清白。遐荒草木之細(xì),皆知威名;調(diào)和鼎鼐之功,終歸妙手。愿乘谷旦,即奉芝函。某望啟戟以趨風(fēng),適桑蓬之紀(jì)瑞。自惟弱植,方沾雨露之深恩;強綴蕪辭,用祝椿松之遐算。敢靳采覽,第切兢惶。屑瑤飄絮滿層空。人在廣寒宮。已覺樓臺改觀,漸看桃李春融。一城和氣,賓筵不夜,舞態(tài)回風(fēng)。正是為霖手段,南來先做年豐。
- 和道叟韻自憐涉世太迂疏,豈料今朝得自如。老去不知官況好,歸來頓覺道心舒。湖山深處非凡景,松竹陰中有舊廬。靜坐忽聞烏鵲喜,開門還得故人書。
- 送居壽師西游迢遞咸秦路,東風(fēng)送子游。幾程看日落,孤影背河流。古戍煙微斂,遙峰雨半收。行行吟此景,應(yīng)不念滄洲。
- 燕歸梁蓮葉雨,蓼花風(fēng),秋恨幾枝紅。遠(yuǎn)煙收盡水溶溶,飛雁碧云中。衷腸事,魚箋字,情緒年年相似。憑高雙袖晚寒濃,人在月橋東。
- 陳情上知己性與才俱拙,名場跡甚微。久居顏亦厚,獨立事多非??坦撬研戮?,無人憫白衣。明時自堪戀,不是不知機。
- 偈頌六十首天清地寧,時康道泰。摩醯正眼洞明,肘后靈符光彩。
- 筑臺魏國昔強盛,宮中金玉多。征丁筑層臺,唯恐不巍峨。結(jié)構(gòu)切星漢,躋攀橫綺羅。朝觀細(xì)腰舞,夜聽皓齒歌。詎念人力勞,安問黍與禾。一朝國既傾,千仞堂亦平。舞模衰柳影,歌留草蟲聲。月照白露寒,蒼蒼故鄴城。漢文有遺美,對此清飆生。
- 五年秋病后獨宿香山寺三絕句經(jīng)年不到龍門寺,今夜何人知我情?還向暢師房里宿,新秋月色舊灘聲。飲徒歌伴今何在,雨散云飛盡不回。從此香山風(fēng)月夜,祗應(yīng)長是一身來。石盆泉畔石樓頭,十二年來晝夜游。更過今年年七十,假如無病亦宜休。
- 謁金門(和勿齋韻)雞唱晚。斜照西窗白暖。一沈午酲幽夢遠(yuǎn)。素衾春絮軟。紫燕紅樓歌斷。錦瑟華年一箭。偷果風(fēng)流輸曼倩。晝際生繡線。
- 憲臺出縶寒夜有懷獨坐懷明發(fā),長謠苦未安。自應(yīng)迷北叟,誰肯問南冠。生死交情異,殷憂歲序闌??这懦B,相伴夜啼寒。
- 既返山前棹,還斟枕上杯——— 趙蕃既別晦庵復(fù)成二詩呈之近欲同游善權(quán)不果臨行
- 晴日萬株煙一陣,閑坊兼是莫愁家——— 孫魴雜曲歌辭。楊柳枝
- 如今坐享無窮報,幾看龜巢蓮葉紅——— 周必大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閣
- 隨柱史青牛易,騎呂仙黃鶴難——— 劉克莊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 幅員幾萬里,一一防壅蔽——— 李呂乙巳四月比屋多疹痘虐痢間作五月盡猶未已病
- 四月?lián)P州芍藥多,先時為別苦風(fēng)波。——— 王安石黃花
- 浩歌一樽酒,常分任鵬鷃——— 強至徙居
- 忽得洞庭美,氣味何可參——— 梅堯臣近有謝師厚寄襄陽柑子乃吳人所謂綠橘耳今王
- 風(fēng)日未嘗攖,晝夜圣所嘆——— 黃庭堅見子瞻粲字韻詩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輒
- 如以瓊樹枝,使之并蒹葭——— 文同冤婦行
- 6愛猜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