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太尉潞國文公寵示耆年會詩次韻繼和
會老特過丞相閣,開筵仍具大官珍。
追尋故事圖形在,喜遇承平笑語頻。
敘述須歸大手筆,唱酬俱是兩都賓。
貴如方岳虞咨牧,清比西山晉列真。
盛集古今應(yīng)未有,謾夸靈鷲會中人。
留守太尉潞國文公寵示耆年會詩次韻繼和問答
問:《留守太尉潞國文公寵示耆年會詩次韻繼和》的作者是誰?
答:留守太尉潞國文公寵示耆年會詩次韻繼和的作者是蘇頌
問:留守太尉潞國文公寵示耆年會詩次韻繼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留守太尉潞國文公寵示耆年會詩次韻繼和是宋代的作品
問:四登臺袞垂三紀(jì),三鎮(zhèn)神崧第二春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四登臺袞垂三紀(jì),三鎮(zhèn)神崧第二春 出自 宋代蘇頌的《留守太尉潞國文公寵示耆年會詩次韻繼和》
問:四登臺袞垂三紀(jì),三鎮(zhèn)神崧第二春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四登臺袞垂三紀(jì),三鎮(zhèn)神崧第二春 的下一句是 會老特過丞相閣,開筵仍具大官珍。
問:出自蘇頌的名句有哪些?
答:蘇頌名句大全
- 和趙監(jiān)丞春江送別孤舟東去水煙微,久客那堪更送歸。三月江頭春盡日,片帆輕絮共紛飛。
- 行香子 以上三首見中州樂府山擁垣墻。水滿溪塘。幾人家、籬落斜陽。又還夏也,一霎人忙。正稻分畦,蠶卸簇,麥登場。老子徜徉。閑日偏長。鬢、只管尋涼。綠陰何處,旋旋移床。有道邊槐,門外柳,舍南桑。
- 頌古四首東山水上行,乾元利貞亨。譊訛一個字,才子競頭爭。
- 對菊有作草木均是體,顧有幸不幸。故侯住瓜田,四皓臥芝嶺。譬如佳山川,何地乏幽屏。居然說終少,籍甚談箕潁。得非以人重,后世聞之警。維菊本甚微,在昔曾莫省。羅生蓬蒿間,自分托地冷。一趨騷人國,再墮淵明境。遂同隱居者,身晦名獨耿。何當(dāng)園五畝,不凱田二頃。秋風(fēng)及春雨,采擷花與穎。既充天隨饑,亦望南陽永。有志未能攄,對花徒引領(lǐng)。
- 送琴師毛敏仲北行蘇子瞻吃惠州飯,黃魯直度鬼門關(guān)。今日君行清淚落,他年勛業(yè)勒燕山。
- 漁家傲疊疊云山供四顧。簿書忙里偷閑去。心遠地偏陶令趣。登覽處。清幽疑是斜川路。野蔌溪毛供飲具。此身甘被煙霞痼。興盡碧云催日暮。招晚渡。遙遙一葉隨鷗鷺。
- 出郊訪沈洞主一首抖擻塵埃暫出郊,一藤行訪羽人巢。風(fēng)翻翠浪催禾穗,秋放殷紅著樹梢。萬里家山懷五老,各年活計卻三茅。明朝便好乘風(fēng)去,不學(xué)浮屠更打包。
- 浯溪公泛浯溪春水船,擊帆啼鳥青崖邊。次山作頌今幾年,當(dāng)時治亂春風(fēng)前。明皇聰明真晚謬,乾坤付與哥奴手。骨肉何傷九廟焚,蜀山騎驢不回首。天下寧知再有唐,皇帝紫袍迎上皇。神器蒼忙吾敢惜,兒不終孝聽五郎。父子幾何不豺虎,君臣寧能責(zé)胡虜。南內(nèi)凄涼誰得知,人間稱家作端午。平生不識顏真卿,去年不答高將軍。老來讀碑淚橫臆,公詩與碑當(dāng)共行。不賞邊功寧有許,當(dāng)殺奉皇猶敢語。雨淋日炙字未論,千秋萬歲所鑒多。
- 采桑子(贈麗華)餞筵綠繞紅圍處,只這孩兒。兩淚垂垂。不忍叫人遽別離。別離不作多時計,千日為期。卻恐歸時。人道尋春已較遲。
- 送婺州許錄事之官便是還鄉(xiāng)路,白日堂堂著錦衣。八詠遺風(fēng)資逸興,二溪寒色助清威。曙星沒盡提綱去,暝角吹殘鎖印歸。笑我中年更愚僻,醉醒多在釣漁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