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臺近 春日客龜溪游廢園
斗草溪根,沙花小蓮步。
自憐兩鬢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處。
晝閑度。
因甚天也慳春,輕陰便成雨。
綠暗長亭,歸夢趁風(fēng)絮。
有情花影闌干,鶯聲門徑,解留我、霎時凝佇。
祝英臺近 春日客龜溪游廢園問答
問:《祝英臺近 春日客龜溪游廢園》的作者是誰?
答:祝英臺近 春日客龜溪游廢園的作者是吳文英
問:祝英臺近 春日客龜溪游廢園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祝英臺近 春日客龜溪游廢園是宋代的作品
問:祝英臺近 春日客龜溪游廢園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采幽花香,巡古花苑,竹冷花翠微路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采幽花香,巡古花苑,竹冷花翠微路 出自 宋代吳文英的《祝英臺近 春日客龜溪游廢園》
問:采幽花香,巡古花苑,竹冷花翠微路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采幽花香,巡古花苑,竹冷花翠微路 的下一句是 斗草溪根,沙花小蓮步。
問:出自吳文英的名句有哪些?
答:吳文英名句大全
祝英臺近 春日客龜溪游廢園賞析
詞的開篇即寫廢園之景。詞人進入園中,但見野花自在地散發(fā)著幽香,引他伸手去采摘;叢竹掩映的小徑,由于人跡罕至而長滿青苔,顯得那樣清冷凄寂。這樣的景色,不用明言,即是一個廢園之景,夢窗未用“廢”字而寫出荒廢之景,是其高明之處。
詞人漫步來到龜溪之畔,四顧無人,但是沙灘上卻留著女子的腳?。ㄐ∩彶?),還有許多棄擲在地的花草,春來廢園亦不是無人光顧,散落的花草和女子腳印這充滿人間氣息的景象引起人的諸多遐想。也使作者意識到由于是寒食節(jié),當?shù)嘏釉鴣磉@兒踏青斗草。寒食節(jié)踏青斗草是當時習(xí)俗。眼前所見,引起作者一系列的遐思。自己遠別親人,客居他鄉(xiāng),逢此節(jié)日,不能不觸動愁緒,由此又引出下面“自憐”三句詞意。
“自憐”三句含有三層意思。作者此次重來德清,已是晚年,所以有兩鬢斑白、韶華不復(fù)之嘆,此其一也;逢此一年一度的寒食節(jié),又有光陰似箭之嘆,此其二也;反躬自審,身在他鄉(xiāng),徒增兩地相思之嘆和飄零之苦,此其三也。各種思緒,交織在一起,真可謂百感交集了。
換頭繼續(xù)寫詞人在園中之所見所感 ?!皶冮e度”三字寫出詞人一人身處廢園,內(nèi)心無限的孤寂和無聊。這是由于春天氣候多變 ,忽然間小陰成雨 ,因此埋怨天公不作美,為何如此吝惜春光,使人不能盡情游賞。無聊之余,思鄉(xiāng)之念倍增,正如唐代無名氏《雜詩》所道:“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fēng)柳映堤;等是有家歸未得 ,杜鵑休向耳邊啼 ?!?這也就是所謂“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罷 。此處雖然是寫天氣陰雨無常,但卻上接“云山深處”,下開“歸夢”,貫穿思鄉(xiāng)之情,亦非閑筆。
雨絲風(fēng)片,引出歸夢,接著以想象加深詞意。歸期無定,一片鄉(xiāng)情只能寄托夢中,但幽思飄渺,猶如隨風(fēng)輕飏的花絮;自己的歸夢也仿佛悠然飄蕩在綠蔭滿地的長亭路上。一個“趁”字極言歸夢之切。
寒食節(jié)是在異鄉(xiāng)的龜溪廢園中度過的,廢園景色雖“廢”,但詞人卻備感親切 ,因為是廢園陪伴詩人度過了這個節(jié)日。結(jié)尾,詞人以擬人化的手法,如杜甫《春望》詩所云“ 感時花濺油淚 ,恨別鳥驚心”,即是將無情之物化為有情:在詞人眼里,那闌干邊扶疏的花影,小門畔宛轉(zhuǎn)的鶯啼,卻仿佛滿含情思,其中不僅有對思鄉(xiāng)游子的安慰,還有殷勤的挽留;使得詞人佇立凝思,久久不忍離去。這樣的結(jié)局,別開生面,不僅將題意交代清楚,同時又點出園雖廢而仍能在游子心頭留下美好的回憶,因此也就更加耐人尋味了。
- 和先師宏智和尚五轉(zhuǎn)位頌深巖藏白額白額藏巖煙霧昏,異中來也自驚群。草深直下無尋處,觸著輕輕禍到門。
- 惠山石苔滑汰屋連斜,第二泉邊古佛家。一壑松風(fēng)聽不了,卻留僧坐自煎茶。
- 蝶戀花百卉千花都綻后。浥露依風(fēng),翠影籠芳牖。杏臉桃腮勻著酒。青紅相映如攜手。一段簾絲風(fēng)約透。妝點亭臺,表里俱清秀。幾度長堤頻矯首。青青顏色新如舊。
- 春日旅次林中鶯又囀,為客恨因循。故里遙千里,青春過數(shù)春。弟兄來漸少,歲月去何頻。早晚榮歸計,中堂會所親。
- 苦春霖作寄友應(yīng)龍遷南方,霪雨備江干。俯望失平陸,仰瞻隱崇巒。陰風(fēng)斂暄氣,殘月凄已寒。時鳥戢好音,眾芳亦微殘。萬流注江湖,日夜增波瀾。數(shù)君曠不接,悄然無與歡。對酒聊自娛,援琴為誰彈。彈為愁霖引,曲罷仍永嘆。此嘆因感物,誰能識其端。寫懷寄同心,詞極意未殫。
- 黃澄伯下第以詩來訪次韻平塘水外竹三畝,古木陰中屋數(shù)間。天幸諸賢皆大用,分甘少病比長閑。百年世事皆前定,一枕清負無后艱。多謝新詩來慰藉,不堪溢美欲封還。
- 觀物四首蛙鳴蛙恰恰地底鳴,池泉深澈池草青。秧田正枯須水活,龍骨車翻蛙不驚。在池固合憂涸鮒,鼓吹未妨明月步??蓱z強聒將何為,到底官私不關(guān)汝。
- 次韓無咎盱眙道中韻人家過午絕炊煙,隴上羸牛挽不前。冠退皇恩方掩骼,民饑客飯只烹鮮。觀風(fēng)到處春隨馬,楗水歸時月滿川。王事獨賢無倦色,雞鳴起坐屋三椽。
- 寒花葬志標簽:寫人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虛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時,年十歲,垂雙鬟,曳深綠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薺熟,婢削之盈甌,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與。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幾旁飯,即飯,目眶冉冉動,孺人又指予以為笑?! 』厮际菚r,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 詠史咄咄歸來技已窮,函書翻欲媚桓公。佳兒似此何須數(shù),空使諸人恕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