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世人貴賤雖然可分為幾等,而出門在外都是有所奔營。
我單單沒有那些外物牽累,故而可以遂我閑居的心情。
無聲的細雨曾在夜間來過,不知不覺中春草已經(jīng)萌生。
青山一下子就迎來了曙色,小鳥雀兒盤繞著房舍啼鳴。
我有時會和道人邂逅作伴,有時也隨著樵夫邊嘮邊行。
我安分守己因為愚笨拙劣,誰又能說是鄙薄塵世尊榮。
注釋
幽居:隱居,不出仕。
異等:不同等級?!俄n非子·八經(jīng)》:“禮施異等,后姬不疑?!?br />營:謀求。
外物: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類。
遂:稱心,如愿。
曙:天剛亮的時候。
偶:相對。
自當(dāng):自然應(yīng)當(dāng)。蹇(jiǎn)劣:笨拙愚劣的意思。蹇:跛,行動遲緩。劣:一作“拙”。
薄世榮:鄙薄世人對富貴榮華的追求。世榮:世俗的榮華富貴。
幽居問答
問:《幽居》的作者是誰?
答:幽居的作者是韋應(yīng)物
問:幽居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幽居是唐代的作品
問:幽居是什么體裁?
答:五古
問:貴賤雖異等,出門皆有營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貴賤雖異等,出門皆有營 出自 唐代韋應(yīng)物的《幽居》
問:貴賤雖異等,出門皆有營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貴賤雖異等,出門皆有營 的下一句是 獨無外物牽,遂此幽居情。
問:出自韋應(yīng)物的名句有哪些?
答:韋應(yīng)物名句大全
幽居賞析
詩人從十五歲到五十四歲,在官場上度過了四十年左右的時光,其中只有兩次短暫的閑居?!队木印愤@首詩大約就寫于他辭官閑居的時候。全篇描寫了一個悠閑寧靜的境界,反映了詩人幽居獨處、知足保和的心情。在思想內(nèi)容上雖沒有多少積極意義,但其中有佳句為世人稱道,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
“貴賤雖異等,出門皆有營”,開頭二句是寫詩人對世路人情的看法,意思是說世人無論貴賤高低,總要為生活而出門奔走營謀,盡管身分不同,目的不一,而奔走營生都是一樣的。這兩句,雖平平寫來,多少透露出一點感慨,透露出他對人生道路坎坷不平,人人都要為生存而到處奔走的厭倦之情,但詩人并不是要抒發(fā)這種感慨,也不是要描寫人生道路的艱難,而是用世人“皆有營”作背景,反襯自己此時幽居的清閑,也就是舉世辛勞而我獨閑了。
所以“獨無外物牽,遂此幽居情”,便是以上二句作反襯而來,表現(xiàn)了詩人悠然自得的心情。由于對官場現(xiàn)實的不滿,他曾經(jīng)說過:“日夕思自退,出門望故山。君心倘如此,攜手相與還”(《高陵書情寄三原盧少府》),表示了歸隱的愿望。如今,他能夠辭官歸來,實現(xiàn)了無事一身輕的愿望,自然是滿懷欣喜。
吳喬在《圍爐詩話》中說:“景物無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則景哀,情樂則景樂?!表f應(yīng)物此時的心情是愉快的、安閑的,因而在他筆下所描繪出的景物也自然著上輕松愉快、明麗新鮮的色彩。下邊六句是以愉悅的筆調(diào)對幽居生活作具體描寫。
“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鳥雀繞舍鳴?!边@四句全用白描手法?!拔⒂辍眱删?,是人們贊賞的佳句。這里說“微雨”,是對早春細雨的準(zhǔn)確描繪;“夜來過”,著一“過”字,便寫出了詩人的感受。顯然他并沒有看到這夜來的春雨,只是從感覺上得來,因而與下句的“不知”關(guān)合,寫的是感覺和聯(lián)想。這兩句看來描寫的是景而實際是寫情,寫詩人對夜來細微春雨的喜愛和對春草在微雨滋潤下成長的欣慰。這里有一派生機盎然的春天氣息,也有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愉快情趣。比之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要更含蓄、蘊藉,更豐富新鮮,饒有生意。“青山忽已曙,鳥雀繞舍鳴”,是上文情景的延伸與烘托。這里不獨景色秾鮮,也有詩人幽居的寧靜和心情的喜悅。真是有聲有色,清新酣暢。
這四句是詩人對自己幽居生活的一個片斷的描繪,他只截取了早春清晨一個短暫時刻的山中景物和自己的感受,然后加以輕輕點染,便在讀者面前呈現(xiàn)出一幅生動的圖畫,同時詩人幽居的喜悅、知足保和的情趣也在這畫面中透露出來。
接下去,“時與道人偶,或隨樵者行?!薄皶r與”、“或隨”,說明有時與道士相邂逅,有時同樵夫相過從,這些事都不是經(jīng)常的,也就是說,詩人幽居山林,很少與人交游。這樣,他的清幽淡漠、平靜悠閑則是可想而知了。
韋應(yīng)物實現(xiàn)了脫離官場,幽居山林,享受可愛的清流、茂樹、云物的愿望,他感到心安理得,因而“自當(dāng)安蹇劣,誰謂薄世榮”?!板苛印?,笨拙愚劣的意思;“薄世榮”,鄙薄世人對富貴榮華的追求。這里用了《魏志·王粲傳》的典故?!锻豸觽鳌分姓f到徐干,引了裴松之注說:徐干“輕官忽祿,不耽世榮”。韋應(yīng)物所說的與徐干有所不同,韋應(yīng)物這二句的意思是:我本就是笨拙愚
劣的人,過這種幽居生活自當(dāng)心安理得,怎么能說我是那種鄙薄世上榮華富貴的高雅之士呢!對這兩句,我們不能單純理解為是詩人的解嘲,因為詩人并不是完全看破紅塵而去歸隱,他只是對官場的昏暗有所厭倦,想求得解脫,因而辭官幽居。一旦有機遇,他還是要進入仕途的。所以詩人只說自己的愚拙,不說自己的清高,把自己同真隱士區(qū)別開來。這既表示了他對幽居獨處、獨善其身的滿足,又表示了對別人的追求并不鄙棄。
韋應(yīng)物的詩受陶淵明、謝靈運、王維、孟浩然等前輩詩人的影響很大,前人說:“應(yīng)物五言古體源出于陶,而化于三謝,故真而不樸,華而不綺”(《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又說:“一寄穗秾鮮于簡淡之中,淵明以來,蓋一人而已”(宋濂《宋文憲公集》卷三十七)。這些評價并不十分恰當(dāng),但是可以說明韋詩的藝術(shù)價值和藝術(shù)風(fēng)格的。
?。◤埍?/div>
- 自居剡源少遇樂歲辛巳之秋山田可擬上熟吾貧中年涉事熟,欲學(xué)唾面婁。逡巡避少年,起穢不敢酬。旁人吁已甚,自喜計慮周。微勞消厚疚,淺辱勝深憂。從知為下安,處上反無儔。人生各有志,勇懦從所求。
- 和趙王觀妓桂山留上客,蘭室命妖饒。城中畫廣黛,宮里束纖腰。舞袖風(fēng)前舉,歌聲扇后嬌。周郎不須顧,今日管弦調(diào)。
- 華清宮天寶承平奈樂何,華清宮殿郁嵯峨。朝元閣峻臨秦嶺,羯鼓樓高俯渭河。玉樹長飄云外曲,霓裳閑舞月中歌。只今惟有溫泉水,嗚咽聲中感慨多。
- 感事十詩上李侍郎國工鑄良劍,發(fā)白心志悴。晶熒淬斂余,干莫并犀利。入匣蟄虬龍,落手懾魑魅。衛(wèi)身未足道,適用在一試。樓蘭猶頡頏,顧汝豈虛器。
- 新昌大石佛倚天巖石費雕鐫,佛相分明在眼前。莫與嘉州爭大小,法身充滿本無邊。
- 滿江紅(壽江古心母)某惶恐端拜申稟某官(稱呼)。某茲者共審慶集慈闈,時臨誕節(jié)。鵲巢載詠,知功行之彌深;鶴發(fā)雙垂,真古今之希有。某阻升堂而展拜,敢載酒以稱觴。壽算南山,更輯康寧之福;辭同下俚,聊申祝頌之忱。尚冀臺慈,俯賜鑒矚。梅臘賓春,瑞煙滿、華堂馥郁。還又祝、屏垂彩帨,觴稱醽醁。南浦西山開壽域,朱簾畫棟調(diào)新曲。慶彩衣、龍節(jié)侍慈萱,春長綠。雙鶴發(fā),齊眉福。一麟瑞,如冰玉??磭^重見,五霞凝軸。王母瑤池鸞鳳馭,麻姑金鼎神仙箓。數(shù)從今、椿算到何時,蟠桃熟。
- 大人吟天道遠,人道邇。盡人情,合天理。
- 答客問本自滄浪一釣竿,秋風(fēng)還我舊沙灘。未論袁圣宜休去,只作劉蕡不第看。書授我猶慚取履,位因人莫便彈冠。不然林下何曾見,靈沏能拈作笑端。
- 大堤曲標(biāo)簽:思鄉(xiāng)漢水臨襄陽,花開大堤暖。佳期大堤下,淚向南云滿。春風(fēng)無復(fù)情,吹我夢魂散。不見眼中人,天長音信斷。
- 爛柯山四首。石室二禪師繩床宴坐久,石窟絕行跡。能在人代中,遂將人代隔。白云風(fēng)飏飛,非欲待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