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碧紗窗里看慣了春花秋月,聽厭了梧桐夜雨點(diǎn)點(diǎn)滴滴敲打著相思之人的心,多少回徹夜無眠。
她日登上高樓眺望,天地寥闊,陰云密布,全無離人的半點(diǎn)蹤影,讓人更加憂傷憔悴??蓢@啊!那廳堂里燃著的紅燭,空自心長(zhǎng)焰短,替人流著一滴滴相思的苦淚。
注釋
碧紗:即碧紗廚。綠紗編制的蚊帳。
梧桐夜雨:概括溫庭筠《更漏子》詞: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br />無寐:失眠。
目斷:望盡,望而不見。
憔悴:瘦弱萎靡的樣子。
念蘭堂紅燭:想到芳香高雅居室里的紅燭。
心長(zhǎng)焰短:燭芯雖長(zhǎng),燭焰卻短。隱喻心有余而力不足。
向人垂淚:對(duì)人垂淚(蠟淚)。晚唐·杜牧《贈(zèng)別》:“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p>
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問答
問:《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的作者是誰?
答: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的作者是晏殊
問: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是宋代的作品
問: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別來音信千里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別來音信千里 出自 宋代晏殊的《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
問:別來音信千里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別來音信千里 的下一句是 悵此情難寄。
問:出自晏殊的名句有哪些?
答:晏殊名句大全
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賞析
“別來音信千里,恨此情難寄”開篇點(diǎn)題,說自與情人離別以來,音信遠(yuǎn)隔千里,惆悵的是,這一片深情無從寄去 。以情語開篇后,作者接著以景寫情,“碧紗秋月 ,梧桐夜雨 ”寫的是:在碧紗窗下,對(duì)著皎潔的秋月 ,臥聽淅淅瀝瀝的夜雨滴在梧桐葉上。
“幾回?zé)o寐”上承景語,點(diǎn)破相思,說的是:有多少回啊徹夜無眠 !“ 碧紗”二句,代表不同時(shí)間、地點(diǎn)、景物 ,目的是突出“ 幾回?zé)o寐”四字。對(duì)月聽雨 ,本是古詩詞中常用的寫表情的動(dòng)作,用于此處,思與境諧,表明主人公難以排遣的懷人之情。類似的意境有溫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br>上片泛寫別后相思 ,下片實(shí)寫此時(shí)此地的感受。
“樓高目斷,天遙云黯,只堪憔悴”幾句寫的是:登上高樓極望,只見天空遼闊,層云黯淡,更令人痛苦憔悴。其中,“樓高目斷”,另筆提起,與上片“幾回?zé)o寐”似接非接,頗有波瀾起伏之勢(shì)?!澳钐m堂紅燭,心長(zhǎng)焰短,向人垂淚?!币唤Y(jié)三句,是全詞最精美之筆。以紅燭擬人 ,古人多有 ,如杜牧《贈(zèng)別》詩:“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蓖瑯邮鞘褂谩耙魄椤笔址ǎ韵灎T向人垂淚表示自己心里難過,但杜牧詩的著眼點(diǎn)在“替人垂淚”而且“有心”,大晏詞則以“心長(zhǎng)焰短”一語見長(zhǎng)。那細(xì)長(zhǎng)的燭心也即詞人之心,心長(zhǎng),也就是情長(zhǎng)意長(zhǎng),思念悠長(zhǎng)恨悠長(zhǎng) ;焰短,蠟燭火焰短小,暗示著主人公力不從心,希望渺茫。這三句景真情足,讀來只覺悱惻纏綿,令人低徊。
這首詞妙在于淡雅閑適之外,透出一股深厚蒼涼,反映了作者性情沉郁的一面。
- 晚晴雨斷風(fēng)回忽報(bào)晴,山顛初日掛銅鉦。云煙藏跡千峰翠,草木增華兩眼明。桑野枝空蠶杼歇,溪泉溜急水車鳴。鳥啼花笑渾如喜,此去山齋只一程。
- 真珠簾病酒情懷猶困懶。
- 送強(qiáng)甫赴惠安六言十首宰社如宰天下,其難舉者莫?jiǎng)?。忍事吸醋三斗,不飲?qiáng)飯二升。
- 蘇州十詠其二木蘭堂堂上列歌鍾,多慚不如古。卻羨木蘭花,曾見霓裳舞。
- 茶中雜詠茶甌邢客與越人,皆能造茲器。圓似月魂墮,輕如云魄起。棗花勢(shì)旋眼,蘋沫香沾齒。松下時(shí)一看,支公亦如此。
- 次韻蘇公和南新道中詩二首讀公棲鴉詩,歲月傷晼晚。公胡不念世,蠟屐行避遠(yuǎn)。羈鳥翔別林,歸云抱孤巘。我才不及古,嘆息襟淚滿。
- 與長(zhǎng)洲陳子美長(zhǎng)官枕上愁多百緒牽,常時(shí)睡覺在溪前。人前盡是交親力,莫道升沈總信天。
- 去年秋扇二絕句扇中秦女舊乘鸞,拂去浮塵色尚鮮。未盡炎風(fēng)早歸去,不堪秋后乞哀憐。
- 慜禪師湘南衡缶水,分得一支來。宴坐秋峰靜,澄心夜月開。清風(fēng)生虎錫,驚電護(hù)龍杯。昨夜飛香動(dòng),山神禮寶臺(tái)。
- 華陽吟三十首海南一片水云天,望眼生花已十年。忽一二時(shí)回首處,西風(fēng)夕照咽悲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