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夫耕田
農(nóng)夫耕于田,數(shù)息而后一鋤。行者見而哂之,曰:“甚矣,農(nóng)之惰也!數(shù)息而后一鋤,此田竟月不成!”農(nóng)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術乎?”
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數(shù)鋤,一鋤盡一身之力。未及移時,氣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聲,且仆于田。謂農(nóng)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難也?!鞭r(nóng)夫曰:“非耕難,乃子之術謬矣!人之處事亦然,欲速則不達也?!毙姓叻?。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有個農(nóng)民在田里耕種,他喘幾口氣以后才揮一下鋤頭。有個過路人看見了譏笑他,說:“你這個農(nóng)夫真是太懶了,你喘幾口氣才揮一下鋤頭,這樣耕田整整一個月也耕不完?!鞭r(nóng)夫說:“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來耕地,你可以把耕地的方法示范給我嗎?”
過路人脫下衣服走到田里,喘一口氣連揮幾下鋤頭,每鋤一下都用盡全身的力氣。沒有多長時間,他的力氣用完了,汗如雨下,氣喘吁吁,連聲音都發(fā)不出了,向前倒在田里。他對農(nóng)夫說:“我到如今才知道耕地的不易。”農(nóng)夫說:“不是耕田困難,而是你的方法錯了!人處理事情也是這樣,想要刻意追求速度反而達不到目的?!?過路人心服也口服地離開了。
注釋
息:呼吸。
行者:過路的人。
哂:嘲笑;譏笑。
術:方法。
移時:不多時。
竭:完;盡。
喘喘:氣喘吁吁的樣子。
仆:倒。
謂:對…說。
亦:也(是)。
然:這樣。
服:心服口服。
退:離開。
焉:…的樣子。
喘喘焉:氣喘吁吁的樣子。
作:發(fā)出。
惰:懶惰。
竟:滿。
于:這。
速:速度,快速。
服: 心悅誠服,服氣。
特殊句式
甚矣,農(nóng)夫之惰也 (倒裝句)
農(nóng)夫耕田問答
問:《農(nóng)夫耕田》的作者是誰?
答:農(nóng)夫耕田的作者是張翀
問:農(nóng)夫耕田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農(nóng)夫耕田是明代的作品
問: 農(nóng)夫耕于田,數(shù)息而后一鋤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 農(nóng)夫耕于田,數(shù)息而后一鋤 出自 明代張翀的《農(nóng)夫耕田》
問: 農(nóng)夫耕于田,數(shù)息而后一鋤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 農(nóng)夫耕于田,數(shù)息而后一鋤 的下一句是 行者見而哂之,曰:“甚矣,農(nóng)之惰也!數(shù)息而后一鋤,此田竟月不成!”農(nóng)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術乎?” 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數(shù)鋤,一鋤盡一身之力。
- 池上鷺分賦得明字雨絕方塘溢,遲徊不復驚。曝翎沙日暖,引步島風清。照水千尋迥,棲煙一點明。主人池上鳳,見爾憶蓬瀛。
- 題慈照坦上人房應山閣禪心直以山為體,不與終南捷徑同。吟久白云生曲檻,定回明月在前峰。子牙釣石臨溪古,博望槎源與漢通。自有山靈回俗駕,幾人於此得相逢。
- 渭河道中 其三月出東溟白,天垂北斗低。礪馬思秣馬,舞劍忽聞雞。諸葛猶存存,田橫不辱齊。英雄如有見,瑣稍豈能迷?
- 龍樹巖碧巖孤立嘯□峰,高狀藤蘿十里松。三面石山橫疊嶂,一株松樹倒蟠龍。風雷聒地濤聲烈,日月摩空翠景重。憑仗高僧好珍重,看他雷雨化靈蹤。
- 鵲橋仙(為老人壽)東明大士,吾家老子,是一元知非二。共攜甘雨趁生朝,做萬里、豐年歡喜。司空山上,長沙星里,乞與無邊祥瑞。仙家日月鎮(zhèn)常春,笑人說、長生久視。
- 憶匡一師無事經(jīng)年別遠公,帝城鐘曉憶西峰。爐煙消盡寒燈晦,童子開門雪滿松。
- 停云詩小園宛宛,水木鮮榮。子念及此,我寧忘情。曩歲中都,我歸子征。以子出處,用觀我生。
- 病中紀事我生天地間,甲子倏一周。歲與命相近,災釁非人謀。抱病臥漳浦,荏苒久不瘳。傴僂腰欲折,偃仰筋如抽。痛楚徹心膂,呻吟損咽喉。浹背汗淋瀝,環(huán)膝寒颼飗。晨興服絺綌,夜臥重衾裯。垢膩生蟣虱,爬搔變瘡疣。寢食殆俱廢,起處寧自由。跬步遠千里,窘局如拘囚。艾火既妄灼,藥劑還輕投。以此千金軀,寄命庸醫(yī)流。展轉幾十旬,初夏俄清秋。去死一間耳,自嘆如浮漚。有身即有患,無生乃無憂。彭殤齊壽矢,螻蟻同王侯。四大非我有,外物何勞求。委心以待盡,死生任浮休。
- 偈頌一百零二首橫該豎抹,古路封苔。圣凡情盡,馬腹驢胎。不用閉門防俗客,愛閑能有幾人來。
- 懷香爐峰道人常思峰頂叟,石窟土為床。日日先見日,煙霞多異香。冥心同槁木,掃雪帶微陽。終必相尋去,斯人不可忘。
- 10無名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