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去安豐問答
問:《北去安豐》的作者是誰?
答:北去安豐的作者是王之道
問:北去安豐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北去安豐是宋代的作品
問:問言何處是安豐,人指湖光柳影東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問言何處是安豐,人指湖光柳影東 出自 宋代王之道的《北去安豐》
問:問言何處是安豐,人指湖光柳影東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問言何處是安豐,人指湖光柳影東 的下一句是 欲識(shí)淮西真使者,一鞭追驥有詩翁。
問:出自王之道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之道名句大全
- 孝宗皇帝挽詩二首圣德高難繼,天心遠(yuǎn)莫推。如何堯舜主,不與武宣時(shí)。勤政精彌厲,平戎志竟赍。唯留大風(fēng)句,千古日星垂。
- 送杜鵑花春紅始謝又秋紅,息國亡來入楚宮。應(yīng)是蜀冤啼不盡,更憑顏色訴西風(fēng)。
- 四言欲調(diào)無箏,欲撫無琴。赤口白舌,何以寫心。詠歌不足,絲竹勝肉。漸近自然,難傳衷曲。如春在花,如鹽在水。如無卻有,悒悒莫解。繭中有腎,化蛾能飛。心中有物,即之忽希。
- 水龍吟 贈(zèng)人二首 以上三首見永樂大典三千零翩翩詩筆清新,百年誰識(shí)青云士。銀鉤瘦硬,通神白繭,烏絲名世。璞玉渾金難定價(jià),終為良器。秋風(fēng)一曲,聲合太古,算惟有、知音會(huì)。天地青蠅擾擾,只依舊、歲寒蒼翠。似當(dāng)時(shí)、劉晏點(diǎn)鞭,馬上錢流滿地。未展經(jīng)綸,米鹽細(xì)故,此心如水。待鋒車趣召,玉堂揮翰,草金鑾制。
- 月臨花(臨檎花)臨風(fēng)飏飏花,透影朧朧月。巫峽隔波云,姑峰漏霞雪。鏡勻嬌面粉,燈泛高籠纈。夜久清露多,啼珠墜還結(jié)。
- 贈(zèng)神目劉正卿手撚花須送去春,綠陰溪曲喜逢君。相看時(shí)日愁千種,試說今年老幾分。馬喙信於人罕見,豺聲顧不世多聞。長吟莫謝寥寥意,飛過南山自看云。
- 麥李詩青玉冠西海。碧石彌外區(qū)?;癁橹袌@實(shí)。其下成路衢。在先良足貴。因小邈難逾。色潤房陵縹。味奪寒水朱。摘持欲以獻(xiàn)。尚食且踟躕。
- 八月八日發(fā)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遙看巨石屹相沖,不道中江有路通。幾度跨羸行犖確,又成全室寄蓬籠。
- 苦樂人生苦樂與俱生,不問侯王及庶氓。萬事隨緣安樂法,莫求好處一邊行。
- 送僧歸日本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mèng)行。浮天滄海遠(yuǎn),去世法舟輕。水月通禪觀,魚龍聽梵聲。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 事貴在勇決,爾胡但居諸——— 趙蕃寄懷在伯三首
- 不應(yīng)歸棹遠(yuǎn),明月在高臺(tái)——— 武元衡春日與諸公泛舟
- 鼉擲鯨呿海岳驚,霧塞云昏光景薄——— 張表臣觀高郵寺壁曹仁熙畫水
- 明月難暗投,聊欲投吾簪——— 黃庭堅(jiān)陳吉老縣丞同知命弟游青原謁思禪師予以簿領(lǐng)
- 浩歌出門去,我亦歸瞢騰。——— 蘇軾上元夜(惠州作)
- 昔在高堂寢,今宿荒草鄉(xiāng)——— 陶淵明擬挽歌辭 其二
- 畢竟不緣胥吏手,旱頭科斂枉紛紜——— 陳造定海甲寅口號(hào)七首
- 雅色素而黃,虛心輕且勁。——— 張說詠瓢
- 淡云和月影蔥蘢。——— 陳三聘浣溪沙
- 何日扁舟載風(fēng)雪,卻將蓑笠伴漁人——— 王珪題李右丞王維畫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