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六首問答
問:《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六首》的作者是誰?
答: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六首的作者是張镃
問: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六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六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才晴便是看花時,天上陰晴豈預(yù)知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才晴便是看花時,天上陰晴豈預(yù)知 出自 宋代張镃的《走筆和曾無逸掌故約觀玉照堂梅詩六首》
問:才晴便是看花時,天上陰晴豈預(yù)知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才晴便是看花時,天上陰晴豈預(yù)知 的下一句是 前日路乾居士閏,偶妨招客酒樽隨。
問:出自張镃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镃名句大全
- 興州道中遇雨非干秋色苦,客意自蕭條。谷口玄云惡,關(guān)門白露高。泥涂連遠(yuǎn)驛,寒雨暗長郊。誰念征衣薄,西風(fēng)方怒號。
- 再用前韻吾儒政事話頭長,步步詩書可暫忘。齊相未知真不擾,無端遜與蓋公堂。
- 朝中措 周帥花堂紫牡丹芳苞初破紫霞杯。香動綠云堆。只道人間花盡,爭知天上春回。朝吟暮繞,使君情重,不厭頻來。好把韶華留住,莫教百朵齊開。
- 頌古一百則百草頭上無邊春,信手拈來用得親。丈六金身功德聚,等閑攜手入紅塵。塵中能作主,化外自來賓。觸處生涯隨分足,未嫌伎倆不如人。
- 寓言二首春草紛碧色,佳人曠無期。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嘆息良會晚,如何桃李時。懷君晴川上,佇立夏云滋。凜凜秋閨夕,綺羅早知寒。玉砧調(diào)鳴杵,始搗機中紈。憶昨別離日,桐花覆井欄。今來思君時,白露盈階漙。聞有關(guān)河信,欲寄雙玉盤。玉以委貞心,盤以薦嘉餐。嗟君在萬里,使妾衣帶寬。
- 酬楊伯洪扁舟一峽七經(jīng)年,猶憶四民困備邊。已病一夫空有議,誤謀元帥本非賢。公朝慮蜀天常近,之子憂時火未然。遇合卻留經(jīng)濟用,此行應(yīng)水愧登仙。
- 戲作家釀二首方暑儲曲糵,及秋舂秫稻。甘泉汲桐柏,火候問鄰媼。唧唧鳴甕盎,暾暾化梨棗。一撥欣已熟,急搊嫌不早。病色變渥丹,羸軀驚醉倒。子云多交游,好事時相造。嗣宗尚出仕,兵廚可常到。嗟我老杜門,奈此平生好。未出禁酒國,恥為甕間盜。一醉汁滓空,入腹誰復(fù)告。
- 和慮可庵悲秋十首秋風(fēng)來太虛,逍遙浮大庭。吾身與大地,等如水上萍。弄丸閒往來,意行還微吟。吟盡無人聽,惟遺空外音。
- 寒食道中兒時只愿春長早,老去始知春要老。人老高低事事諳,春深遠(yuǎn)近家家好。鶯來燕去總關(guān)天,絮起萍浮俱合道。浪將開落惱閒心,卻恨少年何草草。
- 百字令 題孫隘庵南窗寄傲圖楚靈均后數(shù)柴桑,第一傷心人物。招屈亭前千古水,流向潯陽百折。夷叔西陵,山陽下國,此恨那堪說。寂寥千載,有人同此伊郁??皣@招隱圖成,赤明龍漢,小劫須臾閱。試與披圖尋甲子,尚記義熙年月。歸鳥心期,孤云身世,容易成華發(fā)。喬松無恙,素心還問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