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一株盛開的桃樹,花枝斜垂在水面上,因為被茂盛的松竹遮蔽,開放得晚一些。
若不是傾斜的夕陽透入林中,還沒辦法發(fā)下它,不過也只有我這樣喜歡尋幽探勝的閑人,才會過來一探究竟。
可惜這棵桃花長得不是地方,就像出生寒門的人才容易被忽視,貧窮人家的女兒總是比常人要遲些才能出嫁。
可憐這桃花在這春意正濃的時候,快要凋零了也沒有享受到春光和游人的賞識,今天機緣巧合被我發(fā)現(xiàn),就折一枝回去欣賞。
注釋
亞:通“壓”。
無由見:沒有辦法看見。
寒地生材:這里指出身寒門的人才。
校:通較,比較,較為。
春深:春意濃郁。
白侍郎:白居易時為刑部侍郎。
晚桃花問答
問:《晚桃花》的作者是誰?
答:晚桃花的作者是白居易
問:晚桃花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晚桃花是唐代的作品
問:晚桃花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一樹紅桃亞拂池,竹遮松蔭晚開時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一樹紅桃亞拂池,竹遮松蔭晚開時 出自 唐代白居易的《晚桃花》
問:一樹紅桃亞拂池,竹遮松蔭晚開時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一樹紅桃亞拂池,竹遮松蔭晚開時 的下一句是 非因斜日無由見,不是閑人豈得知。
問:出自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
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晚桃花賞析
這首詩題為《晚桃花》,它不僅描繪了“春深欲落”的“晚開”桃花的冷清與孤寂,而且通過對桃花的憐惜和詠嘆,抒發(fā)了詩人的珍愛人才之情。
首聯(lián)“一樹紅桃椏拂池,竹遮松蔭晚開時”,先勾畫桃花灼灼盛開、綽約動人的形象,以及它的清幽的生活環(huán)境。滿樹桃花,紅艷似火,它的枝椏伸向池塘的水面,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曳,翠竹掩映,青松遮蓋,它雖然遠離百花又開放得較晚,但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與個性。
次聯(lián)“非因斜日無由見,不是閑人豈得知”,是從首聯(lián)描寫轉人三聯(lián)議論的自然過渡。詩人感嘆,這美麗的花只因偶然的機緣才被人發(fā)現(xiàn),若不是斜日臨照,與紅花相映,人們便觀賞不到這“一樹紅桃”;若不是作者自己是一個投閑置散的人,就不會知道在這“竹遮松蔭”的幽靜之處,還會有艷麗動人的桃花。
第三聯(lián)“寒地生材遺較易,貧家養(yǎng)女嫁常遲”是詩中的警句,也是全詩的主旨所在。詩人把警策的議論和形象化的比喻結合起來,既顯露出銳利的諷諭,批判的鋒芒,又含蓄蘊藉,發(fā)人深思。因為生長在貧寒的地方,便容易受到冷落和輕視,花木是這樣,人亦如此。作者用貧家女兒的遲嫁,這一常見的社會現(xiàn)象,生動譬比,實際上提出了一個十分重大的問題:識別人才和選拔人才的問題。不應因為家世貧寒,便棄而不用,選拔人才應當唯賢是舉,廣為搜羅,這正是詩人要抒寫的真正思想。
末聯(lián)“春深欲落誰憐惜,白侍郎來折一枝”便緊緊承接著第三聯(lián)的議論和慨嘆,寫出了詩人對桃花的憐惜與珍愛。他獨具慧眼,折取一枝,這種與眾不同的惜花之情,正反映出詩人對人才問題不同流俗的見解。
這首詩借景言情,情因景生。正是晚放的“一樹紅桃”觸發(fā)了詩人的創(chuàng)作機緣,才使他生發(fā)出那么深長的聯(lián)想與感慨。前人論白居易之詩時說:“善言情者,吞吐深淺,欲露還藏,便覺此衷無限?!保憰r雍《詩鏡總論》)白居易的詩雅俗共賞,富有情味,他所運用的語言大都淺顯平易,接近口語,但又十分注意語言的加工和提煉,以便使通俗的字句,表達出深厚的情致。這首詩中的“一樹紅桃椏拂池”、“貧家養(yǎng)女嫁常遲”等詩句,既自然流出,不覺晦澀,又不同于生活中的口語,顯然經(jīng)過了詩人的選擇、提煉和藝術加工。
- 代書寄前洛陽簿陸剛叔秘校洛城官滿振衣{左衤右居},塵土何由浼遠途。道在幸逢清日月,眼前應見舊江湖。知行知止唯賢者,能屈能伸是丈夫。歸去可妨趁殘水,三吳還似向時無。
- 臥龍?zhí)?/a>半巖欲墮潭渚深。書陽不到竿陰陰。洞簫一曲瑤笙斷,千山萬云水沉。
- 元日觀朝北極長尊報圣期,周家何用問元龜。天顏入曙千官拜,元日迎春萬物知。閶闔回臨黃道正,衣裳高對碧山垂。微臣愿獻堯人祝,壽酒年年太液池。
- 贈陽子陽子窮居在顏巷,有田一廛宅一區(qū)。師門立雪得心傳,歸來兀兀哦古書。
- 訪僧不遇棹倚東林欲問禪,遠公飛錫未應還。蒙莊弟子相看笑,何事空門亦有關?
- 宮詞選進良家備六宮,仙姿時得本從容。由來真色生人世,不在巫山十二峰。
- 和君實端明洛陽看花洛陽花木夸天下,吾輩游勝庶士游。重念東君分付意,忍於佳處不遲留。
- 題蕭氏竹坡鮮碧緣坡古徑深,夜窗風雨作龍吟。自從八葉傳芳后,數(shù)到孫枝玉滿林。
- 大雪三絕句閏歲窮冬已是春,當寒卻暖未宜人。陰風半夜催飛霰,稍凈天街一尺塵。
- 寄湯司諫自發(fā)袁州使,侵尋復暮春。何人話安否,官路政艱辛。章貢未歸客,湘沅薄宦人。何當一傾蓋,肯作白頭新。
- 10蛀蟲模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