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秋水漾桂香,晚風(fēng)多清朗,楚山清幽幽,曉云映晨光。
托蕭瑟秋風(fēng)寄去異地的鄉(xiāng)愁,在千里之外共對皎潔的月亮。
枝頭凄冷怎能共折蘭菊?猿啼哀號孤旅哪堪悲涼。
手撫松蘿你當(dāng)念我曾相依伴,采擷桂花我正思君文才無雙。
注釋
沈記室:指沈約,沈約曾在郢府(今湖北武漢附近)任記室參軍,故成沈記室。
桂水:源出湖南藍(lán)山縣南,向東北流入湘江。澄:澄清。夜氛:夜氣。
楚山:泛指湖南一帶楚地的山巒。此句說楚山上空朝云清淡。
兩鄉(xiāng):各處異鄉(xiāng)。一指范云所在,一指沈約的去處。
千里分:在千里之外的異鄉(xiāng)分別。這兩句說在秋風(fēng)蕭瑟、秋月高照的時候,知心的朋友將在千里之外的異鄉(xiāng)分別,面對秋風(fēng)秋月,倍感離別的惆悵。
寒枝:秋夜中的樹枝。寧:哪能。寒枝不能共采,喻兩人即將分別。
霜猿:霜天的猿啼聲。此句言霜天的啼猿遠(yuǎn)行者將要獨自聽到。
捫蘿:撫蘿。蘿即松蘿。這句設(shè)想分手后沈約在遠(yuǎn)方正撫蘿思念自己。
折桂:折取桂枝。方:正。此句用折桂寄托自己對沈約的思念。
送沉記室夜別詩問答
問:《送沉記室夜別詩》的作者是誰?
答:送沉記室夜別詩的作者是范云
問:送沉記室夜別詩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送沉記室夜別詩是南北朝的作品
問:桂水澄夜氛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桂水澄夜氛 出自 南北朝范云的《送沉記室夜別詩》
問:桂水澄夜氛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桂水澄夜氛 的下一句是 楚山清曉云。
問:出自范云的名句有哪些?
答:范云名句大全
送沉記室夜別詩賞析
南朝宋元徽四年(476年),蕭賾主持郢州(今湖北武漢附近)軍政,范云隨父范抗在郢府,沈約與范抗同府,與比他年輕十歲的范云相識交好。幾年后,沈約轉(zhuǎn)至荊州(今湖北江陵附近)為征西記室參軍,此詩作于兩人分別之時。
- 玉壺園莫問南漪與玉壺,杜鵑還更試花無。坡仙一顧吟空老,地主頻更景不殊。船出斷橋春溆遠(yuǎn),鐘傳蕭寺晚樓孤。山明水秀軒扉敞,落日漁歌過里湖。
- 奉和周蕃伯用王道夫韻二章見寄論定千年后,心寬萬事平。吾方慚鼠伎,安敢道鴻冥。門戶雖入境,溪山亦世情。半天喬木立,盡日好禽鳴。
- 省試春臺晴望層臺聊一望,遍賞帝城春。風(fēng)暖聞啼鳥,冰開見躍鱗。晴山煙外翠,香蕊日邊新。已變青門柳,初銷紫陌塵。金湯千里國,車騎萬方人。此處云霄近,憑高愿致身。
- 題壁院似禪心靜,花如覺性圓。自然知了義,爭肯學(xué)神仙。
- 戒惜字紙萬般諸字文,即與藏經(jīng)同。安在不凈處,墮作廁中蟲。
- 九溪十八磵九溪十八磵,冷見帝青苔。洗足僧書石,臨流客放杯。案頭松葉響,身畔野花開。百六辭歌吹,清游始一回。
- 蝶戀花(暮春)芍藥開殘春已盡。紅淺香干,蝶子迷花陣。陣是清和人正困。行云散后空留恨。小字金書頻與問。意曲心誠,未必他能信。千結(jié)柔腸愁寸寸。鈿釵幾日重相近。
- 深院深院人閒酒淺斟,日長簾幕自沉沉。梅花可是因春瘦,洗雨梳風(fēng)太不禁。
- 過五丈原 / 經(jīng)五丈原鐵馬云雕久絕塵,柳營高壓漢營春。天清殺氣屯關(guān)右,夜半妖星照渭濱。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象床錦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
- 金陵雜興二百首憶殺當(dāng)年劉改之,風(fēng)流曾賦秣陵詩。如今白骨埋青草,百詠何因爾得知。
- 蹇修何處,秋深湘水,隱約數(shù)峰青淺——— 奚岊永遇樂
- 不睹聲明與文物,自傷流滯去關(guān)東——— 李頎送李回
- 待我休官了婚嫁,桃源洞里覓仙兄。——— 張仲方贈毛仙翁
- 康山杯中蛭,廬阜帆前幔——— 楊萬里四月十三日度鄱陽湖
- 不幸遭風(fēng)霜,葉兒都零落,暢好是有上梢無下梢——— 張養(yǎng)浩【雙調(diào)】清江引_詠秋日海棠
- 白日鵾弦,同看春風(fēng)手——— 劉一止點絳唇(和王元渤舍人見貽)
- 仙風(fēng)道骨何敷腴,煙霞之姿遠(yuǎn)見揖——— 李處權(quán)夢江彥文
- 青葉山前魯迅碑,永銘俯首與橫眉——— 老舍仙臺魯迅碑獻(xiàn)花
- 疑是化工偏著意,欲試新妝。——— 佚名浪淘沙
- 九日登臨老奈何,強(qiáng)將幽恨寄悲歌——— 趙源九日山中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