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四周群山巍然矗立中間田野一片,近處都是人家遠(yuǎn)處隱約可見山村。
飛鳥去處時而傳來靈隱寺的鐘聲,野花芬芳流水潺潺猶如武陵桃源。
一路所遇就是畫原非筆墨能描摹,野游所見皆是詩本非語言能形容。
為看農(nóng)夫田間插秧使我流連忘返,拄著藜杖時走時停不覺已到黃昏。
注釋
太沖、表之、公實:太沖,表之,其人未詳;公實,指鄭湛。
野步:野外散步。
矗(chù)矗:高聳貌。
田田:鮮碧貌。
近是人煙遠(yuǎn)是邨(cūn):用杜甫《悲青坂》“青是烽煙白是骨”句式。
靈隱寺:佛寺名,在杭州。
武陵源:地名,見陶淵明《桃花源記》,蓋假托以為樂土者。
杖藜(lí):拄著手杖行走。杖,名詞動用,藜,植物名,莖可為杖。
徙(xǐ)倚:徘徊。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沖、表之、公實野步問答
問:《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沖、表之、公實野步》的作者是誰?
答: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沖、表之、公實野步的作者是洪炎
問: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沖、表之、公實野步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沖、表之、公實野步是宋代的作品
問: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沖、表之、公實野步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煙遠(yuǎn)是村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煙遠(yuǎn)是村 出自 宋代洪炎的《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沖、表之、公實野步》
問: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煙遠(yuǎn)是村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煙遠(yuǎn)是村 的下一句是 鳥外疏鐘靈隱寺,花邊流水武陵源。
問:出自洪炎的名句有哪些?
答:洪炎名句大全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沖、表之、公實野步賞析
這首詩不知寫于何年。但從詩里所反映的生活情趣看,它很可能是洪炎晚年在臨安(今浙江杭州)任職期間游賞近郊田園之作。從題目可知,此詩是詩人于初夏的傍晚同朋友們在郊野散步時,騁目所見、所聞和所想。
- 臺城水國春常在,臺城夜未寒。麗華承寵渥,江令捧杯盤。宴罷明堂爛,詩成寶炬殘。兵來吾有計,金井玉鉤欄。
- 送韋司馬別送別臨曲渚,征人慕前侶。離言雖欲繁,離思終無緒。憫憫分手畢,蕭蕭行帆舉。舉帆越中流,望別上高樓。予起南枝怨,子結(jié)北風(fēng)愁。邐邐山蔽日,洶洶浪隱舟。隱舟邈已遠(yuǎn),徘徊落日晚。歸衢并駕奔,別館空筵卷。想子斂眉去,知予銜淚返。銜淚心依依,薄暮行人稀。曖曖入塘港,蓬門已掩扉。簾中看月影,竹里見螢飛。螢飛飛不息,獨(dú)愁空轉(zhuǎn)側(cè)。北窗倒長簟,南鄰夜聞織。棄置勿復(fù)陳,重陳長嘆息。
- 昔陳北山趙南塘二老各有觀物十詠筆力高妙暮不覺渠泥臭,偏依井干蹲。聲尤粗水鳥,腹欲大河豚。焚鞠存經(jīng)訓(xùn),如簧避譖言。主人方戒殺,毋怪爾徒喧。
- 成都運(yùn)司西園亭詩雪峰樓重樓起城陰,乘高望四極。列峰橫青天,飛雪千里積。疑是空素山,冬夏海中白。莫怪頻東向,上有思?xì)w客。
- 醉蓬萊正香琴茱試紫,琴嫩菊敷黃,九秋佳致。峻岳生申,運(yùn)啟千齡瑞。玉宇澄清,金盤沆瀣,融結(jié)鍾沖粹。地位須還,粉垣薇省,木天蓬秘。錦政慈祥,琴堂安靜,萬里豐年,一同和氣。斗大雷琴,難久蒙私惠。半刺平分,剡琴交上,逸駕開驊驥。來歲稱觴,人歸清禁,班聯(lián)丹陛。
- 相和歌辭。雀臺怨魏宮歌舞地,蝶戲鳥還鳴。玉座人難到,銅臺雨滴平。西陵樹不見,漳浦草空生。萬恨盡埋此,徒懸千載名。
- 恭次家大人初抵季弟海陵官舍之韻舟渡金山過廣陵,灣頭略可計淮程。回瞻建業(yè)祥煙繞,北望長安落日明。野曠春農(nóng)虛地力,霜清曉角動邊聲。中原讎恥非難復(fù),子弟皆思死父兄。
- 偈頌七十六首徑山不敢相謾,開口便見心肝。今朝十月十五,下元解厄水官。
- 悼劉仲遠(yuǎn)平生遠(yuǎn)齋老,為說惠連賢。制行有成德,工詩稱舊聯(lián)。幾年徒慕想,十載獲周旋。別去吳中遠(yuǎn),書無雁足傳。
- 詠崔云娘何事最堪悲,云娘只首奇。瘦拳拋令急,長嘯出歌遲。只見肩侵鬢,唯憂骨透皮。不須當(dāng)戶立,頭上有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