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344
將至韶州先寄張端公使君借圖經(jīng)問答
問:《將至韶州先寄張端公使君借圖經(jīng)》的作者是誰?
答:將至韶州先寄張端公使君借圖經(jīng)的作者是韓愈
問:將至韶州先寄張端公使君借圖經(jīng)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將至韶州先寄張端公使君借圖經(jīng)是唐代的作品
問:將至韶州先寄張端公使君借圖經(jīng)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曲江山水聞來久,恐不知名訪倍難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曲江山水聞來久,恐不知名訪倍難 出自 唐代韓愈的《將至韶州先寄張端公使君借圖經(jīng)》
問:曲江山水聞來久,恐不知名訪倍難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曲江山水聞來久,恐不知名訪倍難 的下一句是 愿借圖經(jīng)將入界,每逢佳處便開看。
問:出自韓愈的名句有哪些?
答:韓愈名句大全
將至韶州先寄張端公使君借圖經(jīng)賞析
作者:謝健朝
唐代文學(xué)家韓愈,大歷年間(公元766—779年),其長兄韓會被貶韶州刺史,韓愈隨兄南下,那時,他才十歲。兩年后,其兄病故,韓愈隨嫂鄭氏返河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關(guān)中地區(qū)大旱失收,民不聊生,其時,唐德宗不準減免租稅,身為監(jiān)察御吏的韓愈即上疏為民請命。因措詞激烈,觸怒皇帝,結(jié)果被貶連州為陽山縣令。韓愈重來粵北,入境先問俗——向張公使君借閱《韶州圖經(jīng)》(早期地方志書),即興作詩云:
曲江山水聞來久,恐未知名訪信難。
愿借圖經(jīng)將入界,亦逢佳處便開看。
可見,韓愈欲先知地方疆域沿革、民俗風物、山川地貌等情況,以便日后盡“守土者之責”。韓愈在陽山有惠政,但史籍無詳細記載,只說他“有愛在民”,“民生子且字其姓”。
今陽山縣城尚存他當年垂釣之處所,稱“韓文公釣魚臺”,北面山崖石壁上有他的題字,叫“賢令山”。這也許是“有愛在民”的根據(jù)和后人對他敬仰的佐證吧?他在陽山很注重地方史志,常常把志乘作為教科書,故有“韓愈過嶺,先借《韶州圖經(jīng)》”的佳話。他重來粵北多遺篇,有《燕喜亭記》、 《宿龍宮灘詩》、《貞女峽》、 《游同官峽》、 《別知賦》、 《送區(qū)冊序》、 《衙齋有懷》和《湟水答張十一功曹》等。 (載1986.12.20《韶關(guān)報》)
- 送沈秘校君家龍虎弟兄賢,斗酒相逢楚水邊。雨露自今榮一命,塵埃未免困三年。高談欲出稠人右,敏政當居欲吏前。異日能來見逋客,麻姑碧洞古時天。
- 挽吳鶴林尚書三首寶屏傾蓋早,公壯我丁年。入幕笑談舊,升朝禮樂先。寄書榆柳外,覓句竹梅邊。俯仰成疇昔,空余涕泗漣。
- 書省即事恩旨讎書到午休,笑談連手得優(yōu)游。窗聲漸漸回修竹,庭實鮮鮮亸石榴。風色洗清天畔闕,鼓聲遙轉(zhuǎn)日邊樓。群仙暫駕飛鸞去,從此蓬山更少留。
- 七月七日同宋顯夫?qū)W士暨經(jīng)筵僚屬游上京西山聯(lián)岡疊阜衛(wèi)神都,萬幕平沙八陣圖。朝市星垣周社稷,宗藩盤石漢規(guī)摹。官堤亙野豐青草,禁篽深林暗碧榆。地辟天開到今日,九重垂拱制寰區(qū)。
- 榮木薰風南來,木榮於茲。木榮幾時?黃落從之。逝其須臾,坐成四時。今我不學(xué),殆其已而。天旋地游,日月其根。形息氣徂,不亡者存。去鄉(xiāng)離家,莫肯過門。猗歟先師,不我疪陃。褰衣示珠,俾我復(fù)舊。自我來歸,十年不富。孰蠹孰蠱,惟汝自疚。冉冉榮木,霜華將墜。天黑路長,屹蹶可畏。隸也不力,奚取六驥。脂車著鞭,一息而至。
- 芳草渡(般涉調(diào))主人宴客玉樓西。風飄雪、忽雰霏。唐昌花蕊漸平枝。浮光里,寒聲聚,隊禽棲。驚曉日,喜春遲。野橋時伴梅飛。山明日遠霽云披。溪上月,堂下水,并春暉。
- 吊李群玉群玉詩名冠李唐,投詩換得校書郎。吟魂醉魄知何處,空有幽蘭隔岸香。
- 箜篌引箜篌且勿彈,老夫不要聽。河邊風浪起,亦作箜篌聲。古人抱恨死,今人抱恨生。南鄰賣妻者,秋夜難為情。長安買歌舞,半是良家婦。主人雖愛憐,賤妾那久住。緣貧來賣身。不緣觸夫怒。日日登高樓,悵望宮南樹。
- 次韻吳伯庸竹間梅花十絕孤芳高節(jié)共亭亭,子細相看似有情。春色惱人眠不得,移床換枕到天明。
- 【仙呂】寄生草_酒色財氣常酒色財氣常醉后方何礙,不醉時有甚思。糟腌兩個功名字,醅淹千古興亡事,曲埋萬丈虹霓志。不達時皆笑屈原非,但知音盡說陶潛是?;ㄉ杏兄亻_日,人決無再少年。恰情歡春晝紅妝面,正情濃夏日雙飛燕,早情疏秋暮合歡扇。武陵溪引入鬼門關(guān),楚陽臺駕到森羅殿。綠珠嬌人無比,石崇富禍有余。全家兒老幼遭誅戮,半合兒帑藏無金玉,兩般兒景物傷情緒。暗塵埋錦步障花邊,亂蟬鳴金谷園中樹。形骸隨紅塵化,功名向青史標。七英雄事業(yè)真堪笑,六豪王蹤跡平如掃,兩下里爭戰(zhàn)圖前鬧。一壁廂淡煙衰草霸王城,一壁廂西風落日高皇廟。
- 10火柴人大逃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