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三月暮春時節(jié),花兒凋落后,情意反而更著濃厚。人離開后秋千在月光中靜靜地懸掛著,拴在楊柳樹下的馬兒疲倦得都不想迎風(fēng)嘶叫。停駐在堤邊的畫船上空無一人。
小簾櫳中的人整日感到渾身無力,昏昏欲睡。歸江的燕子因著銀燭正亮著,不敢飛回巢中。綠樹蔭內(nèi),流浪的黃鶯不停地啼叫。春光流逝了,連那凋萎的花也無處可尋。
注釋
望江南:又名“夢江南”“憶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著詞牌名。段安節(jié)《樂府雜錄》:“《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鎮(zhèn)浙日,著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后改此名?!薄督饖Y集》入“南呂宮”。小令,單調(diào)二十七字,三平韻。
懨懨(yān):精神不振貌。
“宿燕”句:借用溫庭筠《七夕》“銀燭有光妨宿燕”詩意。
望江南/憶江南問答
問:《望江南/憶江南》的作者是誰?
答:望江南/憶江南的作者是吳文英
問:望江南/憶江南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望江南/憶江南是宋代的作品
問:望江南/憶江南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三月暮,花落更情濃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三月暮,花落更情濃 出自 宋代吳文英的《望江南/憶江南》
問:三月暮,花落更情濃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三月暮,花落更情濃 的下一句是 人去秋千閑掛月,馬停楊柳倦嘶風(fēng)。
問:出自吳文英的名句有哪些?
答:吳文英名句大全
望江南/憶江南賞析
暮春三月,春光將盡,所見者惟秋千空掛,倦馬嘶風(fēng),畫舟空泊,人情困慵,宿燕夜歸,鶯囀綠陰。詞以嘆息殘紅難覓作結(jié),回護上片“花落更情濃”句,惜春之情倍濃。
這是一首傷春懷遠(yuǎn)的艷情詞,在名家的筆下以雅秀的筆意和綿密的章法描摹而出 ,一點都不顯俗套,反而是曲曲傳出了戀人的真摯情感和深微心理。
“三月暮 ,花落更情濃”。暮春三月,這里說的不是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的時節(jié)?!案闈狻保瑵馇槊芤?,指的應(yīng)是歡情。那么,“人去秋千閑掛月,馬停楊柳倦嘶風(fēng)。堤畔畫船空”幾句呢,初讀之下,很可能覺得是在寫“方留戀處,蘭舟催發(fā)”的分手情狀;況且“秋千閑掛月 ”,也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韓偓的《寒食夜》:“夜深斜搭秋千索 ,樓閣朦朧煙雨中”,或者夢窗自己的《風(fēng)入松》:“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dāng)時纖手香凝 ?!钡?xì)細(xì)尋繹下去 ,便會知道都對不上號。這里繪制的絕不是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的凄涼圖畫 ?!叭巳ァ?、“馬停”的筆墨,其間實在是隱去了若干具體的情事 。一幕情深意密的“相見歡”,寫到如此隱約迷離,含渾蘊藉,手法可謂高明極了。不去實寫柳陰搖出畫船來的情狀,也不去細(xì)摹仕女秋千會的場景,而是完全看不到人的活動,作者只是側(cè)擊旁敲,輕靈地烘托出一個類似“空鏡頭”的畫面:閑掛月中的秋千索、駐泊堤旁的畫船、拴系于垂楊的馬匹。這一切都在無誤地牽引著讀者的神思 ,循著詞人的細(xì)密思路,順理成章地湊泊過去:倦馬嘶風(fēng)、柳邊船歇——待人歸!夜已深沉,月已朦朧。全部的環(huán)境完全被一種靜謐、甜美、而又圣潔的氛圍籠罩著。這,就是詞的上片的不寫之寫。實際上,而今樂事他年淚,這種對歡情的描寫,其實是在為下片的悲感作鋪墊。
季節(jié),由春入夏;情感,也由似酒如密的濃情過濾到神態(tài)懨懨的如癡如醉。世事猶如春夢,失去便不可復(fù)得;人也如同飛鴻離去后也不再復(fù)回。密約幽期不可復(fù)得,峽云無跡各自西東,剩下的只有無窮的悵惘和不盡的憶念,她也許只會獨自守著窗兒,整日價在情思昏昏中打發(fā)日子罷了?!八扪嘁箽w銀燭外”,用的是溫庭筠《池塘七夕》詩“銀燭有光妨宿燕”的旖旎字面,而指的卻是人此時的孤棲處境。下一句“流鶯聲在綠陰中”綠陰內(nèi)流鶯啼囀,更是使人傷春不忍聽,加倍烘托出主人公徬徨寂寞的心境。最后以“無處覓殘紅 ”歇拍,對應(yīng)上文的“花落”,也點明景情迥異聚散匆匆的無奈,哀婉的歌聲里傾注著作者對不幸的主人公的綿邈深情。
夢窗詞擅長以離合吞吐之法抒寫感懷舊游之情。比較而言,長調(diào)慢詞的篇幅更易于酣暢鋪排,直抒哀樂,而《望江南》這樣的小詞,要傳出虛實相生,悲歡迷見的韻調(diào),實有相當(dāng)?shù)碾y度,而作者卻巧妙地將上下片屬于兩段時間的情事加以比照,悲歡相續(xù),構(gòu)成了全詞的渾然整體。尤其是他詠寫艷情而用的那種隱去情事,虛處傳神的獨特技法,造出了一個格調(diào)高雅、情意醇厚的空靈境界,這不能不令人擊節(jié)嘆賞。
- 頌古三十八首滔滔無問說,只為太親切。有誰曾共聞,山河齊漏泄。
- 幸岳寺應(yīng)制暫幸珠筵地,俱憐石瀨清。泛流張翠幕,拂迥掛紅旌。雅曲龍調(diào)管,芳樽蟻泛觥。陪歡玉座晚,復(fù)得聽金聲。
- 詠風(fēng)詩徘徊發(fā)紅蕚。葳蕤動綠葹。垂楊低復(fù)舉。新萍合且離。步檐行袖靡。當(dāng)戶思襟披。高響飄歌吹。相思子未知。時拂孤鸞鏡。星鬢視參差。
- 瓢飲亭我不學(xué)許由隱煙霧,得瓢不飲惟掛樹。又不學(xué)德義居虎丘,帶瓢入市多騎牛。分無玉甌囊古錦,病渴文園只瓢飲。下瞰金溪新結(jié)亭,未須引吸如長鯨。但愿金溪化為酒,歲歲持瓢醉花柳。
- 挽張監(jiān)丞我兄同昔席,我亦接青班。不盡明時用,空令老淚潸。筍聯(lián)才胃監(jiān),竹使只鄉(xiāng)關(guān)。時豈無知己,吁嗟世路難。
- 葦逕葦逕通支港,舟行倚岸斜。曉沙含宿雨,老樹著疏花。歲月春需暮,人煙水驛賒。仍年為客恨,飄泊只堪嗟。
- 百舌百舌來何處,重重只報春。知音兼眾語,整翮豈多身。花密藏難見,枝高聽轉(zhuǎn)新。過時如發(fā)口,君側(cè)有讒人。
- 溪橋云歸洞府癡龍睡,日澹山椒倦翼還。橋上行人橋下水,如今日夜不曾閑。
- 九日陪董內(nèi)召登高祝融峰下逢嘉節(jié),相對那能不愴神。煙里共尋幽澗菊,樽前俱是異鄉(xiāng)人。遙山帶日應(yīng)連越,孤雁來時想別秦。自古登高盡惆悵,茱萸休笑淚盈巾。
- 樵者行山行采薇,閑翦蕙為衣。避世嫌山淺,逢人說姓稀。有時還獨醉,何處掩衡扉。莫看棋終局,溪風(fēng)晚待歸。
- 鼎科第一策名人,金榜誰能躡后塵——— 強至依韻奉和留守尚書會六同年感舊詩二首
- 緘來遺像知君意,百世師模儼若存——— 杜范和楊兄兩詩
- 輪輕釣細(xì)隨風(fēng)卷。——— 楊無咎漁家傲
- 浚河納湖波,股泒活畎畝——— 劉彝夜宿善權(quán)寺追懷陳述古
- 越衫羅薄逆新涼,扇剪青綃秋水光——— 張耒題扇二首
- 東民欲靖,作新少借康叔——— 劉子實念奴嬌
- 縱不聽琵琶,也應(yīng)難覓,珠淚曾干處——— 陳維崧家善百自崇川來,小飲冒巢民先生堂中。聞百
- 匆匆同醉記前年,客路重逢亦偶然——— 陳造次韻常粹俞君任二首
- 晝接事為思有主,夜思無主夢因成——— 陳淳題蓋竹廟六絕
- 翚飛棟宇壓危峰,面面風(fēng)光入座中——— 王炎二月中休日黃帥領(lǐng)客登望海亭有詩因次其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