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明殿學士王日嚴挽詞二首問答
問:《端明殿學士王日嚴挽詞二首》的作者是誰?
答:端明殿學士王日嚴挽詞二首的作者是周必大
問:端明殿學士王日嚴挽詞二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端明殿學士王日嚴挽詞二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家世三珠樹,文章五鳳樓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家世三珠樹,文章五鳳樓 出自 宋代周必大的《端明殿學士王日嚴挽詞二首》
問:家世三珠樹,文章五鳳樓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家世三珠樹,文章五鳳樓 的下一句是 中年穿豹尾,晚歲冠鰲頭。
問:出自周必大的名句有哪些?
答:周必大名句大全
- 偈頌七十六首萬年石橋,三平石梁??倹]交涉,恰恰相當。足陌見錢買賣,一毫不用商量。
- 紫麟峰千仞奇峰薄上清,葛洪于此尚留名。紫麟瑞靄春風暖,白虎丹成夜月明。點點蒼苔空有跡,菲菲芳草軟無聲。高蹤回首今何在,山水猶含萬古情。
- 依韻和李君讀余注孫子我世本儒術,所談圣人篇。圣篇辟乎道,信謂天地根。眾賢發(fā)蘊奧,授業(yè)稱專門。傳箋與注解,璨璨今猶存。始欲沿其學,陳跡不可言。唯余兵家說,自昔罕所論。因暇聊發(fā)篋,故讀尚可溫。將為文者備,豈必握武賁。終資仁義師,焉愧道德藩。揮毫試析理,已厭前輩繁。信有一日長,可壓千載魂。未涉勿言淺,尋流方見源。廟謀盛夔禼,正議滅烏孫。吾徒誠合進,尚念有新尊。
- 【雙調】殿前歡_楊廉夫席上楊廉夫席上有贈小吳娃,玉盤仙掌載春霞。后堂絳帳重簾下,誰理琵琶?香山處士家,玉局仙人畫,一刻春無價。老夫醉也,烏帽瓊華。
- 還淮卻寄睢陽梁王池苑已蒼然,滿樹斜陽極浦煙。盡日回頭看不見,兩行愁淚上南船。
- 諫逐客書標簽:古文觀止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邳豹、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產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jù)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眾,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shù)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后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wèi)之女不充后宮,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所以飾后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于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于側也。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wèi)》、《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wèi)》,退彈箏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悸劦貜V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yè)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借寇兵而赍盜糧”者也。夫物不產于秦,可寶者多;士不產于秦,而愿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內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泰山 一作:太山)
- 春日雜詠九首幽棲足春事,晴日苦相催。屐齒穿沙隱,筇須礙竹回。風光初轉蕙,殘雪欲欺梅。自是經過少,柴門日日開。
- 題商山店商山驛路幾經過,未到仙娥見謝娥。紅錦機頭拋皓腕,綠云鬟下送橫波。佯嗔阿母留賓客,暗為王孫換綺羅。碧澗門前一條水,豈知平地有天河。
- 夏云峰(圣節(jié))紹洪基,撫萬宇,中興寶運符千。樞電瑞繞,景命燕及云天。挺生真主,平四海、復禹山川。班列立、瞻云就日,職貢衣冠。歡均鰲禁鵷鸞。望花城粉黛,金獸祥煙。笙簫緩奏,化國日永留連。寶觴親勸,須縱飲、歌舞韶妍。都是祝、南山圣壽,億萬斯年。
- 少年游(山中送春)三月正當三十日,愁殺醉吟翁。可奈青春,太無情甚,歸去苦匆匆。共君今夜不須睡,尊酒且從容。說與樓頭,打鐘人道,休打五更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