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葦
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方苞方體,維葉泥泥。
戚戚兄弟,莫遠(yuǎn)具爾?;蛩林?,或授之幾。
肆筵設(shè)席,授幾有緝御?;颢I(xiàn)或酢,洗爵奠斝。
醓醢以薦,或燔或炙。嘉肴脾臄,或歌或咢。
敦弓既堅(jiān),四鍭既鈞,舍矢既均,序賓以賢。
敦弓既句,既挾四鍭。四鍭如樹,序賓以不侮。
曾孫維主,酒醴維醹,酌以大斗,以祈黃耇。
黃耇臺背,以引以翼。壽考維祺,以介景福。
翻譯和注釋
譯文
蘆葦叢生長一塊,別讓牛羊把它踩。蘆葦初茂長成形,葉兒潤澤有光彩。同胞兄弟最親密,不要疏遠(yuǎn)要友愛。鋪設(shè)竹席來請客,端上茶幾面前擺。
鋪席開宴上菜肴,輪流上桌一道道。主賓酬酢共暢飲,洗杯捧盞興致高。送上肉醬請客嘗,燒肉烤肉滋味好。牛胃牛舌也煮食,唱歌擊鼓人歡笑。
雕弓拽滿勢堅(jiān)勁,四支利箭合標(biāo)準(zhǔn);發(fā)箭一射中靶心,較量射技座次分。雕弓張開弦緊繃,利箭四支手持定。四箭豎立靶子上,排列客位不慢輕。
宴會主人是曾孫,供應(yīng)美酒味香醇。斟滿大杯來獻(xiàn)上,禱祝高壽賀老人。龍鐘體態(tài)行蹣跚,扶他幫他侍者仁。長命吉祥是人瑞,請神賜送大福分。
注釋
行葦:道路邊的蘆葦。行:道路。
敦(tuán)彼:葦草叢生貌。
踐履:踐踏。
方苞:指枝葉尚包裹未分之時(shí)。體:成形。
泥泥:葦葉潤澤貌。
戚戚:親熱。
遠(yuǎn):疏遠(yuǎn)。具:通“俱”。爾:“邇”,近。
肆:陳設(shè)。筵:竹席。
幾:古人席地而坐時(shí),所依靠的矮腳小木桌,一般是老人才用。
緝御:相繼有人侍候。緝,繼續(xù)。御,侍者。
獻(xiàn):主人對客敬酒。酢(zuò):客人拿酒回敬。
洗爵:周時(shí)禮制,主人敬灑,取幾上之杯先洗一下,再斟酒獻(xiàn)客,客人回敬主人,也是如此操作。爵,古酒器,青銅制,有流、柱、鋬(pàn)和三足。奠斝(jiǎ):周時(shí)禮制,主人敬的酒客人飲畢,則置杯于幾上;客人回敬主人,主人飲畢也須這樣做。奠,置。斝,古酒器,青銅制,圓口,有鋬和三足。
醓(tǎn):多汁的肉醬。醢(hǎi):肉醬。薦:進(jìn)獻(xiàn)。
燔(fán):燒肉。炙:烤肉。
脾:通“膍(pí)”,牛胃,俗稱牛百葉。臄(jué):牛舌。
歌:配著琴瑟唱,叫“歌”。咢(è):只打鼓不伴唱,叫“咢”。
敦(diāo)弓:雕弓。敦,通“雕”。堅(jiān):堅(jiān)固,堅(jiān)勁。
鍭(hóu):一種箭,金屬箭頭,鳥羽箭尾。鈞:合乎標(biāo)準(zhǔn)。
舍矢:放箭。均:射中。
序賓:安排賓客在宴席上的座位次序。賢:此指射技的高低。
句(gōu):借為“彀”,張弓引滿。
樹:豎立,指箭射在靶子上像樹立著一樣。
侮:輕侮,怠慢。
曾孫:主祭者之稱,他對祖先神靈自稱曾孫。
醴(lǐ):甜酒。醹(rú):酒味醇厚。
斗:古酒器。大斗柄長三尺。此指用大勺斟酒以痛飲。
祈:求。黃耇(gǒu):年高長壽。
臺背:或謂背有老斑如鮐魚,或謂背駝,總之都是老態(tài)龍鐘的樣子。臺,同“鮐”。
引:引道。此指攙扶。翼:扶持幫助。
壽考:長壽。祺(qí):福,吉祥。
介:借為“丐”,乞求。景福:大福。
行葦問答
問:《行葦》的作者是誰?
答:行葦?shù)淖髡呤秦?br>問:行葦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行葦是先秦的作品
問:行葦是什么體裁?
答:詩經(jīng)·大雅·生民之什
問: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 出自 先秦佚名的《行葦》
問: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 的下一句是 方苞方體,維葉泥泥。
問: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行葦賞析
《毛詩序》云:“《行葦》,忠厚也。周家忠厚,仁及草木,故能內(nèi)睦九族,外尊事黃耇,養(yǎng)老乞言,以成其福祿焉?!贝藶闈h古文經(jīng)學(xué)之說。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引劉向《列女傳·晉弓工妻》“君聞昔者公劉之行,羊牛踐葭葦,惻然為民痛之,恩及草木,仁著于天下”,王符《潛夫論·德化》“公劉厚德,恩及草木、牛羊六畜,仁不忍踐履生草,則又況于民萌而有不化者乎”、《邊議》“公劉仁德,廣被行葦,況含血之人,己同類乎”,班彪《北征賦》“慕公劉之遺德,及行葦之不傷”,趙曄《吳越春秋》“公劉慈仁,行不履生草,運(yùn)車以避葭葦”,說明漢魯詩(見劉、王書)、齊詩(見班賦)、韓說(見趙書)三家今文經(jīng)學(xué)之說以此為專寫公劉仁德之詩。但漢經(jīng)今文之說也常有附會處,未必可從。胡承珙《毛詩后箋》云:“案此詩章首即言親戚兄弟,自是王與族燕之禮,與凡燕群臣國賓者不同。然所言獻(xiàn)酢之儀,肴饌之物,音樂之事,皆與《儀禮·燕禮》有合。則其因燕(宴)而射,亦如《燕禮》所云,若射則大射正為司射,是也。至末言以祈黃耇,則義如《文王世子》所謂公與父兄齒者,此其與凡燕有別者也。然則此詩只是族燕一事,而射與養(yǎng)老連類及之。《序》以睦族為內(nèi),養(yǎng)老為外,蓋由養(yǎng)九族之老而推廣言之,以見周家忠厚之至耳?!北嫖鲱H有理,茲從胡說,以此詩為周王室與族人飲宴之作。
全詩分章,各家之說不同。毛詩分七章,第一、二章每章六句,第三至第七章每章四句;鄭玄箋分八章,每章四句;朱熹《詩集傳》分四章,每章八句,并說:“毛首章以四句興二句,不成文理,二章又不協(xié)韻;鄭首章有起興而無所興。皆誤?!逼潖闹煺f。
第一章先從路旁蘆葦起興。蘆葦初放新芽,柔嫩潤澤,使人不忍心聽任牛羊去踐踏它。仁者之心,施及草木,那么兄弟骨肉之間的相親相愛,更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了。這就使得這首描寫家族宴會的詩,一開始就洋溢著融洽歡樂的氣氛。
第二章正面描寫宴會。先寫擺筵、設(shè)席、授幾,侍者忙忙碌碌,場面極其盛大。次寫主人獻(xiàn)酒,客人回敬,洗杯捧盞,極盡殷勤。再寫菜肴豐盛,美味無比?!搬a”、“醢”、“脾”、“臄”云云,可考見古代食物的品種搭配,“燔”、“炙”云云,也可見早期烹調(diào)方法的特征。最后寫唱歌擊鼓,氣氛熱烈。
第三章寫比射,為宴會上一項(xiàng)重要活動。和第二章的多方鋪排、節(jié)奏舒緩不同,這一章對比射過程作了兩次描繪,節(jié)奏顯得明快。兩次描繪都是先寫開弓,次寫搭箭,再寫一發(fā)中的,但所用詞句有所變化。場面描繪之后寫主人“序賓以賢”、“序賓以不侮”,表明主人對勝利者固然優(yōu)禮有加,對失利者也毫不怠慢,這就使得與會者心情都很舒暢。
第四章仍是寫宴會,重在表明對長者的尊敬之意。先寫主人滿斟美酒,以敬長者,再寫主人祝福長者長命百歲,中間插以長者老態(tài)龍鐘、侍者小心攙扶的描繪,顯得靈動而不板滯。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評道:“老者不射,酌大斗飲之,座中乃不寂寞?!?/p>
- 浣溪沙露壓薔薇金井欄。轆轤聲斷碧絲乾。遼陽無信帶圍寬?;涑靥链簤綮o,月生簾幕夜香寒。閑愁無力憑闌干。
- 太上皇帝合端午帖子詞和樂天申節(jié),雍容物外身。群生蒙長養(yǎng),誰復(fù)識堯仁。
- 有駜有駜有駜,駜彼乘黃。夙夜在公,在公明明。振振鷺,鷺于下。鼓咽咽,醉言舞。于胥樂兮!有駜有駜,駜彼乘牡。夙夜在公,在公飲酒。振振鷺,鷺于飛。鼓咽咽,醉言歸。于胥樂兮!有駜有駜,駜彼乘駽。夙夜在公,在公載燕。自今以始,歲其有。君子有穀,詒孫子。于胥樂兮!
- 處州葉德共挽詩屬厭多年所,歸來近月評。望之重十舍,已矣又平生。無復(fù)論鄉(xiāng)曲,猶能接舅甥。短章隨嘒管,凄斷不成聲。
- 弱弱誰氏子弱弱誰氏子,鮮鮮一何姝。來奔富人家,妻與富人俱。嚴(yán)妝問夫子,我豈彼室如。夫子笑遣之,彼寧與汝都。升堂由阼階,德色溢以舒。親賓不敢笑,退語相唏吁。高堂聚群婢,唯諾相咨睢。家事忽不圖,顧指取自如。朝令拆柱薪,暮遣藩籬除。風(fēng)雨半夜來,百黌生不虞。屋壓盜隨至,夫死別嫁夫。東鄰有淑子,惟不事鉛朱。端居待人求,正色不敷腴。清鏡見白發(fā),行媒不顧閭。不知愛妻人,取舍何異歟。
- 別宜春柯宰秋風(fēng)席掠梧桐,席歲月去如席擲。功名席趁強(qiáng)健,君子有行役。朝家政急賢,黼座不滿席。巍巍廟堂望,留客良獨(dú)惜。誰為君蘭言,亦有子公力。居然懷墨綬,歡喜動顏色。宰邑世情難,指作富貴厄。公嘗為我言,百里豈擯斥。雖無槐鼎貴,均是代天職。人方事趣辦,聲譽(yù)已赫赫。公獨(dú)安其常,容與不可迫。靜觀物議定,豈止較尋尺。愿公充此心,壽此一世脈。行行見天子,清問下文石。區(qū)區(qū)嘗試語,要不若親歷。公看江南貧,此豈州縣責(zé)。
- 贈宋相士墮甑看無益,乘軒計(jì)亦疏。忍貧吾自解,過論子姑徐。但得耆而艾,飽觀詩與書。時(shí)乎一杯酒,此外盡從渠。
- 關(guān)河令秋陰時(shí)晴向暝。變一庭凄冷。佇聽寒聲,云深無雁影。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 七夕紅蕖爛漫碧池香,羅綺三千侍漢皇。阿母暫來成底事,茂陵宮樹已蒼蒼。
-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yīng)制乘時(shí)迎氣正璇衡,灞浐煙氛向晚清。剪綺裁紅妙春色,宮梅殿柳識天情。瑤筐彩燕先呈端,金縷晨雞未學(xué)鳴。圣澤陽和宜宴樂,年年捧日向東城。
- 相如琴臺古,人去臺亦空——— 岑參司馬相如琴臺
- 恐隨行處盡,何忍重?fù)P鞭——— 李賀代崔家送客
- 未能從子去,何暇復(fù)梅尋——— 趙蕃雨中不出呈斯遠(yuǎn)兼示成父四首
- 借君談天薦口為先容,他日四方上下追逐如云龍——— 薛魁祥詩一首
- 回望碧云深處,凜繡衣霄漢,玉斧光芒——— 洪希文八聲甘州 憲司循行召試
- 行熟更教羊引著,睡濃卻被鴉驚醒。——— 王質(zhì)滿江紅
- 悠悠離洞壑,冉冉上天津——— 李中云
- 每傾苦酒思談笑,萬里何由奠巽嚴(yán)——— 周必大敷文閣學(xué)士李仁甫挽詞十絕
- 寶葉隨云髻,珠絲鍛履綦。——— 鄭鏦婕妤怨
- 復(fù)嶺參差意出群,行人遙指兩將軍——— 項(xiàng)安世二十九日過小將軍大將軍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