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圣人:指賢君。
憂:憂患。濟:接濟。元元:百姓。
黃屋:車名,古帝王所乘,車蓋用黃繒作里子。
瑤臺:用玉石裝飾的臺子。安可論:更不必說。
西方化:指佛教的教化。
彌:更。敦:敦厚,淳厚。
窮:窮盡,耗盡。
云構:指高聳入云的建筑群。
夸愚:指如此勞民傷財以夸耀的行為實際上很愚蠢。適:只。累:即“物累”,佛道二家視不能超然物外的行為為“物累”。
感遇之十九問答
問:《感遇之十九》的作者是誰?
答:感遇之十九的作者是陳子昂
問:感遇之十九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感遇之十九是唐代的作品
問:感遇之十九是什么體裁?
答:五古
問:圣人不利己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圣人不利己 出自 唐代陳子昂的《感遇之十九》
問:圣人不利己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圣人不利己 的下一句是 憂濟在元元。
問:出自陳子昂的名句有哪些?
答:陳子昂名句大全
- 乍歸信筆寫興二首身絕一毫榮,膽落幾回醉。難忘踏霜茅,忍凍吟冷翠。
- 思匡山賈匡(一作寒夜思廬山賈生)山兄詩癖甚,寒夜更何為。覓句唯頑坐,嚴霜打不知。石膏粘木屐,崖蜜落冰池。近見禪僧說,生涯勝往時。
- 漁父標簽:哲理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薄 O父曰:“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
- 以孟夏唱酬陳子高詩寄季承并借窮愁志及其兄著論端能擬過秦,苦吟長學跨驢人。十年不調非求異,三徑為資本作貧?;厥赘×簩疫€往,斷魂宿草幾陳新。藏家有集曾三復,借我流傳莫謾珍。
- 留春令(紅梅)玉妃春醉,夜寒吹墮,江南風月。一自情留館娃宮,在竹外、尤清絕。貪睡開遲風韻別。向杏花休說。角冷黃昏艷歌殘,怕驚落、燕脂雪。
- 送郭經知縣促促送歸客,短亭垂柳風。離樽掩殘日,去騎若輕蓬。百里謳歌內,三年畏謹中。鄉(xiāng)人問蜀物,笑指一囊空。
- 三年冬大禮五首皇帝齋心潔素誠,自朝真祖報升平。華山秋草多歸馬,滄海寒波絕洗兵。銀箭水殘河勢斷,玉爐煙盡日華生。千官整肅三天夜,劍佩初聞入太清。海日西飛度禁林,太清宮殿月沉沉。不聞北斗傾堯酒,空覺南風入舜琴。歌壓鈞天閑夢盡,詔歸秋水道情深。雪風更起古杉葉,時送步虛清磬音。太一天壇降紫君,屬車龍鶴夜成群。春浮玉藻寒初落,露拂金莖曙欲分。三代樂回風入律,四溟歌駐水成文。千官不動旌旗下,日照南山萬樹云。山擁飛云海水清,天壇未夕仗先成。千官不起金縢議,萬國空瞻玉藻聲。禁火曙然煙焰裊,宮衣寒拂雪花輕。側聞左右皆周呂,看取從容致太平。太和琴暖發(fā)南薰,水闊風高得細聞。滄海舉歌夔是相,歷山回禪舜為君。翠微呼處生丹障,清凈封中起白云。今日病身慚小隱,欲將泉石勒移文。
- 頌古三腳驢子忒{左日右煞}好,長放后園教喫草。等閑牽出向人前,踢倒湖南瞎長老。
- 招賢里學行文章徹九重,故旌閭里振頹風。傍人莫作尋???,幾百年中有此翁。
- 哭苗員外呈張參軍(苗公即參軍舅氏)思君寧家宅,久接竹林期。嘗值偷琴處,親聞比玉時。高人不易合,弱冠早相知。試藝臨諸友,能文即我?guī)?。凌寒松未老,先暮槿何衰。季子生前別,羊曇醉后悲。壽堂乖一慟,奠席阻長辭。因瀝殊方淚,遙成墓下詩。
- 10你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