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上朝時齊步同登紅色臺階,分署辦公又和你相隔紫微。
增晨跟著天子的儀仗入朝,晚上身染御爐的香氣回歸。
滿頭增白發(fā)悲嘆春花凋落,遙望青云萬里羨慕鳥高飛。
圣明的朝代大概沒有錯事,規(guī)諫皇帝的奏章日見稀微。
注釋
左?。何飨率?。杜拾遺:即杜甫,曾任左拾遺。
“聯(lián)步”句:意為兩人一起同趨,然后各歸東西。聯(lián)步:同行。丹陛:皇宮的紅色臺階,借指朝廷。
曹:官署。限:阻隔,引申為分隔。紫微: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帝居處,此指朝會時皇帝所居的宣政殿。中書省在殿西,西下省在殿東。
天仗:即仙仗,皇家的儀仗。
惹:沾染。御香:朝會時殿中設(shè)爐燃香。
鳥飛:隱喻那些飛黃騰達者。
闕事:指錯失。
自:當然。諫書:勸諫的奏章。
寄左省杜拾遺問答
問:《寄左省杜拾遺》的作者是誰?
答:寄左省杜拾遺的作者是岑參
問:寄左省杜拾遺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寄左省杜拾遺是唐代的作品
問:寄左省杜拾遺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聯(lián)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聯(lián)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 出自 唐代岑參的《寄左省杜拾遺》
問:聯(lián)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聯(lián)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 的下一句是 曉隨天仗入,暮惹御香歸。
問:出自岑參的名句有哪些?
答:岑參名句大全
寄左省杜拾遺賞析
詩題中的“杜拾遺”,即杜甫。岑參與杜甫在公元757年(至德二年)至758年(乾元元年)初,同仕于朝;岑任右補闕,屬中書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遺,屬門下省,居左署,故稱“左省”?!笆斑z”和“補闕”都是諫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詩友,這是他們的唱和之作。詩人悲嘆自己仕途的坎坷遭遇。詩中運用反語,表達了一代文人身處卑位而又惆悵國運的復(fù)雜心態(tài)。
前四句是敘述與杜甫同朝為官的生活境況。詩人連續(xù)鋪寫“天仗”“丹陛”“御香”“紫微”,表面看,好像是在炫耀朝官的榮華顯貴;但揭開“榮華顯貴”的帷幕,卻使讀者看到另外的一面:朝官生活多么空虛、無聊、死板、老套。每天他們總是煞有介事、誠惶誠恐地“趨”(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廡東西。但君臣們既沒有辦了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也沒有定下什么興利除弊、定國安邦之策。詩人特意告訴讀者,清早,他們隨威嚴的儀仗入朝,而到晚上,唯一的收獲就是沾染一點“御香”之氣而“歸”罷了?!皶浴薄ⅰ澳骸眱勺终f明這種庸俗無聊的生活,日復(fù)一日,天天如此。這對于立志為國建功的詩人來說,不能不感到由衷的厭惡。
五、六兩句,詩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吐露內(nèi)心的悲憤?!鞍装l(fā)悲花落,青云羨鳥飛?!边@兩句中,“悲”字是中心,一個字概括了詩人對朝官生活的態(tài)度和感受。詩人為大好年華浪費于“朝隨天仗入,暮惹御香歸”的無聊生活而悲,也為那種“聯(lián)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的木偶般的境遇而不勝愁悶。因此,低頭見庭院落花而倍感神傷,抬頭睹高空飛鳥而頓生羨慕。如果聯(lián)系當時安史亂后國家瘡痍滿目、百廢待興的時事背景,對照上面四句所描寫的死氣沉沉、無所作為的朝廷現(xiàn)狀,讀者就會更加清楚地感到“白發(fā)悲花落,青云羨鳥飛”兩句,語憤情悲,抒發(fā)了詩人對時事和身世的無限感慨。
詩的結(jié)尾兩句,是全詩的高潮。闕事,指缺點、過錯。有人說這兩句是吹捧朝廷,倘若真是這樣,詩人就不必“悲花落”、“羨鳥飛”,甚至愁生白發(fā)。這“圣朝無闕事”,是詩人憤慨至極,故作反語;與下句合看,既是諷刺,也是揭露。只有那昏庸的統(tǒng)治者,才會自詡圣明,自以為“無闕事”,拒絕納諫。正因為如此,身任“補闕”的詩人見“闕”不能“補”,“自覺諫書稀”,一個“稀”字,反映出詩人對文過飾非、諱疾忌醫(yī)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這和當時同為諫官的杜甫感慨“袞職曾無一字補”(《題省中壁》)、“何用虛名絆此身”(《曲江二首》),是語異而心同的。所以杜甫讀了岑參詩后,心領(lǐng)神會,奉答曰:“故人得佳句,獨贈白頭翁。”(《奉答岑參補闕見贈》)他是看出岑詩中的“潛臺詞”的。
這首詩,采用的是曲折隱晦的筆法,寓貶于褒,綿里藏針,表面頌揚,骨子里感慨身世遭際和傾訴對朝政的不滿。用婉曲的反語來抒發(fā)內(nèi)心憂憤,使人有尋思不盡之妙。
- 皇雅十首《天監(jiān)》四章帝朝法宮,左右宗公。忮夫悍士,以雍以容。爾居爾室,爾工爾農(nóng)。既息既養(yǎng),惟天子功。
- 姚夫人挽歌詞衿蛻虞鰥后,詩書孟母鄰。高懷琴意靜,晚福詔恩新。自古悲風木,于今詠澗蘋。松銘無溢美,百世考堅岷。
- 十報恩山侗六愿報師恩。坦蕩逍遙不惹塵。識破假軀端的假,研窮真性的端真。方知可道非常道,始覺不神所以神。清凈丹成乘赤鳳,大羅天上賞長
- 柳梢青(小圃牡丹盛開舊朋畢至小闋寓意)昨夕相逢。煙苞沁綠,月艷羞紅。旭日生時,初春景里,太極光中。別來三日東風。已非復(fù)、吳中阿蒙。須信中間、陰陽大造,雨露新功。
- 贈隱僧高僧成獨往,古路少人過。切柏貞心在,看山靜意多。清鐘生響答,空翠與云和。不解相隨住,其如白發(fā)何。
- 世路世路古為難,深居息萬端。道因無欲勝,山不厭人看。石碓寒流淺,畬田遠燒殘。未嫌生意少,老子自能安。
- 生查子誰家白面郎,畫舫朱簾掛。十二列金釵,一局文楸罷。歌舞不知休,醉倒荷花下。歸棹踏煙波,燈火蕪城夜。
- 菩薩蠻髻釵初上朝云卷。眼波翻動眉山遠。一曲杜韋娘。當年枉斷腸。佳期如好月。擬滿還須缺。別易見應(yīng)難。長須仔細看。
- 風入松曲塵風雨亂春晴?;ㄖ睾p。珠簾卷上還重下,怕東風、吹散歌聲。棋倦杯頻晝永,粉香花艷清明。十分無處著閑情。來覓娉婷。薔薇誤罥尋春袖,倩柔荑、為補香痕??嗪尢澌N驚夢,何時翦燭重盟。
- 王伯玉兄弟皆用叔文韻作詩見示答之春芳凋兮瘖杜宇,留得鳴鳩呼渴雨。誰能使我病斯愈,矻矻深思誦詩許。朝來剝啄有扣戶,亟起褰裾犯塵土。三王詩就俱送與,律應(yīng)節(jié)疏如會鼓。我家與君同鄭圃。流落殊方繇丙午。豈惟交友嘆云翻,亦有弟兄悲豆煮。羨君聚首共文書,憐我離形屢寒暑。江南豐歉未可知,安得書來相告語。已過有力健如犢,莫待無須行似嫗。我歸當事力田科,君行寧后公車舉。會當過我南山南,門有修篁風屢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