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云歌
卿云爛兮,糺縵縵兮。
日月光華,旦復(fù)旦兮。
明明上天,爛然星陳。
日月光華,弘于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時從經(jīng),萬姓允誠。
于予論樂,配天之靈。
遷于圣賢,莫不咸聽。
鼚乎鼓之,軒乎舞之。
菁華已竭,褰裳去之。
翻譯和注釋
譯文
卿云燦爛如霞,瑞氣繚繞呈祥。
日月光華照耀,輝煌而又輝煌。
上天至明至尊,燦爛遍布星辰。
日月光華照耀,嘉祥降于圣人。
日月依序交替,星辰循軌運行。
四季變化有常,萬民恭敬誠信。
鼓樂鏗鏘和諧,祝禱上蒼神靈。
帝位禪于賢圣,普天莫不歡欣。
鼓聲鼚鼚動聽,舞姿翩翩輕盈。
精力才華已竭,便當(dāng)撩衣退隱。
注釋
①卿云:一種彩云,古以為祥瑞的象征。卿,通“慶”。
②糺(jiū):即“糾”,結(jié)集、連合;縵縵,縈回舒卷貌。
③旦復(fù)旦:謂光明又復(fù)光明。旦,明亮。
④明明:明察。
⑤弘:大,光大。
⑥從經(jīng):遵從常道。
⑦允誠:確實誠信。
⑧論樂:論,通“倫”,有條理、有次序;論樂,器樂演奏整齊和諧。
⑨配:祭祀中的配饗禮。
⑩遷:禪讓。
⑾鼚(chāng):鼓聲。
⑿軒乎:翩然起舞貌。
⒀褰裳(qiān cháng)去之:指讓賢退隱。褰裳,撩起下衣。
卿云歌問答
問:《卿云歌》的作者是誰?
答:卿云歌的作者是佚名
問:卿云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卿云歌是先秦的作品
問:卿云爛兮,糺縵縵兮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卿云爛兮,糺縵縵兮 出自 先秦佚名的《卿云歌》
問:卿云爛兮,糺縵縵兮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卿云爛兮,糺縵縵兮 的下一句是 日月光華,旦復(fù)旦兮。
問: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卿云歌賞析
《卿云歌》,相傳是舜禪位于禹時,同群臣互賀的唱和之作。始見舊題西漢伏生的《尚書大傳》。據(jù)《大傳》記載:舜在位第十四年,行祭禮,鐘石笙筦變聲。樂未罷,疾風(fēng)發(fā)屋,天大雷雨。帝沉首而笑曰:“明哉,非一人天下也,乃見于鐘石!”即薦禹使行天子事,并與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云云。鐘石變聲,暗示虞舜遜讓;卿云呈祥,明兆夏禹受禪。這一傳說故事,充滿了奇異神話色彩,《卿云歌》的主題,則反映了先民向往的政治理想。 全詩三章,由舜帝首唱、八伯相和、舜帝續(xù)歌三部分構(gòu)成。君臣互唱,情緒熱烈,氣象高渾,文采風(fēng)流,輝映千古。
首章是舜帝對“卿云”直接的贊美歌唱。關(guān)于“卿云”之名,《史記·天官書》曰:“若煙非煙,若云非云,郁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云。卿云見,喜氣也?!痹诠湃丝磥?,卿云即是祥瑞之喜的象征?!扒湓茽€兮,糺縵縵兮”,若云若煙,卿云燦爛,縈回繚繞,瑞氣呈祥;這祥瑞之兆,預(yù)示著又一位圣賢將順天承運受禪即位?!叭赵鹿馊A,旦復(fù)旦兮”,這更明顯寓有明明相代的禪代之旨。圣人的光輝如同日月。他的受禪即位,大地仍會像過去一樣陽光普照、萬里光明。這與其說是舜帝的歌唱,毋寧說是萬民的心聲和愿望。
次章是“八伯”的和歌。八伯者,畿外八州的首領(lǐng)。這里當(dāng)指舜帝周圍的群臣百官。舜帝首唱“卿云”,八伯稽首相和:“明明上天,爛然星陳。日月光華,弘于一人!”他們進而贊美上天的英明洞察,把執(zhí)掌萬民的大任,再次賦予一位至圣賢人。這里對“明明上天”的贊美,也是對堯舜美德的歌頌。《尚書·堯典》有云:“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將遜于位,讓于虞舜”;而今者虞舜,效法先圣,薦禹于天,以為后嗣。沒有堯舜的美德,就沒有禪讓的美談。堯舜之舉比起明明上天,更值得稱頌。
舜帝的賡歌,則表達了一位圣賢的崇高境界和偉大胸懷。十二句可分三層。前四句以“日月有常,星辰有行”作比,說明人間的讓賢同宇宙的運行一樣,是一種必然的規(guī)律。只有遵循這種規(guī)律,才能使國家昌盛,萬民幸福。中四句敘述“遷于賢圣”的舉動,既順從天意也符合民心。可謂普天之下,莫不歡欣。最后四句表現(xiàn)了虞舜功成身退的無私胸懷:“鼚乎鼓之,軒乎舞之。精華已竭,褰裳去之?!闭?dāng)人們擊鼓鳴鐘、載歌載舞,歡呼慶賀夏禹即位之時,自感“精華已竭”的虞舜,卻毫無聲息地泰然“褰裳去之”。只此兩句,一位崇高偉大的圣賢形象,便躍然紙上。
堯、舜禪讓,載于《尚書》,《卿云》之歌,流傳秦季。而堯、舜均屬傳說人物,舜歌《卿云》,頗難征信。很可能這是身處戰(zhàn)國、秦季亂世,目睹爭奪劫殺,而向往禮讓治世者的代擬之作。不過,自戰(zhàn)國、秦漢以來,禪讓傳說和《卿云》之歌,代代相傳,深入人心,對形成以禮讓為美德的民族精神,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柳詒徵論“唐虞之讓國”時寫道:“吾民初非不知競爭,第開化既早,經(jīng)驗較多,積千萬年之競爭,熟睹慘殺紛亂之禍亡無已,則憬然覺悟,知人類非相讓不能相安,而唐、虞之君臣遂身倡而力行之。后此數(shù)千年,雖曰爭奪劫殺之事不絕于史策,然以遜讓為美德之意,深中于人心,時時可以殺忿爭之毒,而為和親之媒。故國家與民族,遂歷久而不敝”(《中國文化史》)。這對認識《卿云歌》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意義,頗有啟發(fā)。
在藝術(shù)上,《卿云歌》辭藻華美,意境超邁,孕育騷賦句法,足可與《詩》之《雅》、《頌》媲美。
- 簡郡中諸生守郡臥秋閣,四面盡荒山。此時聽夜雨,孤燈照窗間。藥園日蕪沒,書帷長自閑。惟當(dāng)上客至,論詩一解顏。
- 悼老瓊二首歌舞相從六換年,秦箏已斷下能弦。荷花滿眼垂楊綠,腸斷清宵月正圓。
- 葉宗裔為令叔求竹山詩愛竹舊稱王子猷,今君異世等風(fēng)流。山中便是清涼國,門下合封瀟灑侯。有此一堂真可隱,不妨諸侄與同游。吟邊想像參差綠,許我攜琴一到不。
- 何參政挽歌宿昔叨殊眷,尋??钪睆]。聽雞催謁駕,立馬待紬書。零落誰存者,追尋昨夢余。何曾嗔石介,韓愈自狂疎。
- 西興流壓雨贈同邸李計議客裹遭多難,相逢意已降。酒殷同晚店,煙雨隔秋江。許國心獨壯,論兵世少雙。將門尋舊續(xù),應(yīng)不記蓬窗。
- 句棧踏猿聲暮,江看劍影秋。(送人游蜀)僧老白云上,磬寒高鳥邊。心已同猿狖,不聞人是非。行人渡流水,白馬入前山。秋深雪滿黃金塞,夜夜鴻聲入漢陽。(上并見《主客圖》)
- 一剪梅 詠前高山新得前高一簇山。清虛洞府,亙古仙壇?;侍鞈z我苦奔馳,佚我年高,教我開顏。暗謝高穹賜我閑。松間石上,斷了追攀。忻然自得樂無窮,行出堪觀。坐也堪觀。
- 中臺五題牡丹亂前看不足,亂后眼偏明。卻得蓬蒿力,遮藏見太平。
- 江樓一帶江流接太虛,危樓特地幻荒蕪。移來瀛丈三山勝,畫出瀟湘八景圖。何處歸帆隨倦鳥,滿汀落日照晴鳧。須臾得月添佳致,萬頃寒冰浸玉壺。
- 喜圣民得登州書日少閑暇,中宵夢亦勞。符移空浩浩,榜楚鎮(zhèn){上敖下言}{上敖下言}。敢說今求郡,番思昔坐曹。羨君乘五馬,東去一何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