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金陵懷古
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鬢對起。怒濤寂寞打孤城,風(fēng)檣遙度天際。
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系??沼嗯f跡郁蒼蒼,霧沈半壘。夜深月過女墻來,賞心東望淮水。
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里。
翻譯和注釋
譯文
南朝金陵興盛的情景,而今誰還能記憶呢?江岸環(huán)繞著髻鬟似的山峰相對聳立。長江的大浪長年累月?lián)浯蜻@座孤獨(dú)而寂寞的古城張著風(fēng)帆的船正向遙遠(yuǎn)的天邊駛?cè)ァ?br />臨水的陡峭山崖上的樹好像倒下來靠在崖上.莫愁姑娘或許曾在這里系過艇子吧!一切只剩下陳跡了,但只見郁郁蒼蒼一派青色,還有那濃霧中露出的半截城壘。夜半更深,月亮從女墻上升起來,而賞心亭東望著秦淮河。
那酒旗飄揚(yáng)、鑼鼓喧天的熱鬧景象究竟到休息去尋找呢?想來就是東晉時代王謝家族的府居所在。燕子不知道這是什么世代。燕子在夕陽里喃喃細(xì)語,好像也在相互訴說這里的盛衰興亡吧。
注釋
西河:唐教坊曲。
佳麗地:指江南。更指金陵 。用南朝奇謝眺《入城曲》詩句“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南朝盛事:南朝宋、齊、梁、陳四朝建都于金陵。
髻鬟對起:以女子髻鬟喻在長江邊相對而屹立的山。
莫愁相傳為金陵善歌之女。
女墻:城墻上的矮墻。
燕子不知何世: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p>
西河·金陵懷古問答
問:《西河·金陵懷古》的作者是誰?
答:西河·金陵懷古的作者是周邦彥
問:西河·金陵懷古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西河·金陵懷古是宋代的作品
問:西河·金陵懷古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佳麗地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佳麗地 出自 宋代周邦彥的《西河·金陵懷古》
問:佳麗地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佳麗地 的下一句是 南朝盛事誰記。
問:出自周邦彥的名句有哪些?
答:周邦彥名句大全
西河·金陵懷古賞析
這是一首周邦彥著名的懷古詩,這首詞作于宋哲宗元佑八年(公元1093)至紹圣三年(公元1096)間,當(dāng)時正是北宋末年,宋王朝危機(jī)四伏。詞人倉猝間從杭州歷經(jīng)揚(yáng)州、天長,一路顛簸來到南京任江寧溧水令。作者觀景生情,寫下了這篇名作。
詞作上片寫金陵的地理形勢。開首即以贊美的口吻稱之“佳麗地”?!澳铣⑹隆保c(diǎn)出南京古來即有盛名,扣題。起二句為總括?!澳铣?,指從公元420年劉裕代晉到580年陳亡,建都建康(金陵)的宋、齊、梁、陳等朝代。以“誰記”提起,加以強(qiáng)調(diào):“南朝盛事”已隨流水逝去,人們早已將它遺忘了。
“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可是,金陵的山川形勝卻依然如故。這兩句主要寫山,水為陪襯,描繪出金陵獨(dú)特的地理形勢一群山環(huán)抱,聳起的山峰,隔江對峙;且以美人頭上的“髻鬟”形容山巒,以“清字形容江水,不僅形象,而且顯示出金陵山清水秀的美好景色。如今,舊時王朝的都城,卻“怒濤寂寞打孤城,風(fēng)檣遙度天際”,當(dāng)年“豪華競逐”的金陵,而如今卻是座“孤城”,潮水的拍擊聲正反襯出環(huán)境的寂靜冷漠,天際的風(fēng)帆給人一種空曠落寞之感。詞人通過景物描繪,極力渲染這些歷史遺跡的冷落,正在被遺忘,與上文“誰記”相應(yīng),抒發(fā)了深沉的懷古之情。
詞作中片寫金陵的古跡。開首以景出,“斷崖樹,猶倒倚”,著一“猶”宇,強(qiáng)調(diào)景色依然,使眼前實(shí)景,帶上歷史色彩,下面又追加一句“莫愁艇子曾系”。這里化用了古樂府《莫愁樂》:“莫愁在何處?住在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點(diǎn)出古跡。接下繼續(xù)寫景,“空余舊跡郁蒼蒼,霧沉半壘”?!坝羯n蒼”,謂云霧很濃,望去一片蒼青色,埋沒了半邊城的營壘。結(jié)尾二句點(diǎn)明時間是“夜深”,地點(diǎn)在“賞心亭”,即夜深時分,詞人仍站在賞心亭上,觀覽莫愁湖和秦淮河的景色,不禁發(fā)出景物依然而人事已非的喟嘆。這兩句起到束上啟下的作用,即上面所描繪的景色,皆是由此觀覽到的,又引出下片懷古的感慨。
詞作下片,寫眼前景物?!熬破鞈蚬纳跆幨小?,這是詞人眼前見到的景色:酒樓、戲館,一派熱鬧景色,不禁發(fā)出“甚處市”問語,這是何處的繁華市面呢?前面兩片所寫多是景物依舊,而人事已非,這里則寫連景物也變了。當(dāng)然,酒樓、戲館并非純自然景色,而是包含人事在內(nèi)的。這情況引起詞人的猜想。“想依稀、王謝鄰里?!笔钦f這些酒樓戲館所在地,仿佛是當(dāng)年王、謝兩家比鄰而居的烏衣巷,也就是說,貴族住的烏衣巷如今換了主人。至此,詞人不禁產(chǎn)生人世滄桑之感,于是結(jié)尾發(fā)出“燕子不知何世,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里”的興亡慨嘆。燕子是不知人事變遷的,依然飛進(jìn)往年棲息過的高門大宅,而今已成為尋常百姓家的房舍。然而詞人看到夕陽余暉中成對的燕子,卻認(rèn)為它們有知,且正在議論興亡大事!這當(dāng)然是詞人內(nèi)心的興亡之感賦予了燕子而已。這片從眼前景物引起對金陵古都朝代更替的無限興亡之感,從而表達(dá)出詠史的題意。
本篇為詠金陵舊跡,感慨歷史興亡的名作。上片總寫金陵形勝,境界曠遠(yuǎn),雄壯中蘊(yùn)含落寞。“寂寞”二字透出歷史變遷,人亡物移,故國繁榮與孤城幽寂的荒涼。中片糅合當(dāng)?shù)貍髡f,扣緊金陵景觀抒發(fā)物是人非之感,“斷崖”“舊蹤”“霧沉”等為景物涂上了一種蒼茫的色調(diào)。下片以何處尋得當(dāng)年“酒旗戲鼓”的繁華街市的感嘆發(fā)端,側(cè)重寫“王謝鄰里”的豪門舊跡難以尋覓,只可依稀辨識,抒發(fā)人世滄桑之思。燕子相對說興亡于斜陽之中,意象極巧,感傷殊深。全詞強(qiáng)化了景物描寫的清峭、冷寂而又悲壯、蒼涼之情韻,境界開闊,內(nèi)蘊(yùn)深遠(yuǎn)。
宋代以來,曾經(jīng)先后出現(xiàn)了一些懷古名篇:從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到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以至周邦彥這首《西河·佳麗地》;從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到姜夔的《揚(yáng)州慢》,可以說各有千秋,難分軒輊。這些作品,有的是以突兀見長,有的是以綿密取勝;介于突兀和綿密之間的是這首《西河》。它從時間上說是斷續(xù)交織,從空間上來說,是疏密相間。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上片,只是潑墨畫似的寫了“江山如畫”,下片集中寫了周瑜,一氣貫注,如同駿馬駐坡,純屬粗線條的勾勒。姜夔的《揚(yáng)州慢》,側(cè)重于主觀感受的深微描繪。筆墨之間,隱約可以聽到凄清的號角聲和感受到隨著號角聲傳來的寒意而伴著寒意的角聲,偏又是在一個兵荒馬亂后的蕭條古城中吹徹。這些都說明作者牢牢扣緊了寓有深意的景物,進(jìn)行密密層層的渲染。至于周邦彥的這首詞,似乎介于潑墨寫意與工筆細(xì)描之間。如:詞的上片以疏為主。詞人放眼江山,對作為“佳麗地”的“故國”金陵做了一個全面的鳥瞰,描繪了江上有山峰夾峙和江心有怒濤洶涌的雄偉形勢。第二部分以密為主。在上片基礎(chǔ)上做了進(jìn)一步的勾勒:從前面圍繞“故國”的山峰,引出了后面的“斷崖樹”,以至想象中的“莫愁艇子”;從前面的“清江”,引出后面的“淮水”;再從前面的“孤城”,引出后面的霧中“半壘”和月下“女墻”。這就好比電影鏡頭,緩緩而來的不再是遠(yuǎn)景全景,而是中景和近景了。下片,畫面突出的是特寫鏡頭:一幀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燕子呢喃圖。小小飛禽的對話,可以說刻畫入微,密而又密?!跋鄬Α?,可能指燕子與燕子相對,也可能指詩人與燕子相對,完全可以聽?wèi){讀者用想象來補(bǔ)充。盡管它們的呢喃本無深意,然而在詩人聽來看來,卻為它們的“不知何世”而倍增興亡之感?!笆琛崩凇皩懘缶啊保ㄍ醴蛑督S詩話》卷二),寫出高情遠(yuǎn)意;“密”利于畫龍點(diǎn)晴,寫出“小景”,寫出事物的不同于一般的特征。杰出的懷古詞一般都是能做到“大”“小”結(jié)合、“疏”“密”相兼的,這首《西河》更為突出。總體來說,周邦彥這首懷古詞,藝術(shù)技巧極其精湛,比起他的大量送別、懷人之作,的確別具一格;特別是寓悲壯情懷于空曠境界之中,并使壯美和優(yōu)美相結(jié)合,確是懷古詞中一篇別具匠心的佳作。
此外,周邦彥的《西河》與其他懷古之作不同的是,并不正面觸及巨大的歷史事變,不著絲毫議論,而只是通過有韻味的情景鋪寫,形象地抒發(fā)作者的滄桑之感,使人觸景生情,見微知著。懷古之作,總要描寫標(biāo)志著滄桑之變的景物,王安石的懷古是從當(dāng)前的“千里澄江”和“彩舟云淡”——故國的風(fēng)景宜人,過渡到昔日的“豪華競逐”。蘇軾的懷古則從眼底的“大江東去”,寫到古代有關(guān)三國赤壁戰(zhàn)時的“多少豪杰”,再聯(lián)想到當(dāng)前自己的壯志成虛,年華已逝。但這些都不像周邦彥詞通篇寫景,以景物描繪的逶迤曲折為線索,從頭到尾把一切情語完全熔鑄于景語之中。
- 送張元安肅知軍星闈幾罷日薰衣,萬里題封換使麾。都外鴟夷催軷酒,塞南楊柳望春旗。中軍尺檄閒飛羽,前隊(duì)鳴髇列素支。競病不須貪賦韻,路人笳鼓記歸時。
- 偈頌六十七首師子窟,師子吼。師子兒,無前后。驀然直下翻身,便解人前開口。
- 寄曾子固吾少莫與何,愛我君為最。君名高山岳,嵑樂嵩與泰。低心收憃友,似不讓塵境。又如滄江水,不逆溝畎澮。君身揭日月,遇輒破氛靄。我材特窮空,無用補(bǔ)倉廥。謂宜從君久,垢污得洮汰。人生不可必,所愿每顛沛。乖離五年余,牢落千里外。投身落俗阱,薄宦自鉗釱。平居每自守,高論從誰丐。搖搖西南心,夢想與君會。思君挾謙璞,愿焦無良儈。窮閻抱幽憂,兇禍費(fèi)禳禬。州窮吉士少,誰可婿諸妹。仍聞病連月,醫(yī)藥誰可賴。家貧奉養(yǎng)狹,誰與通貨貝。詩入刺曹公,賢者荷戈祋。奈何遭平時,德澤盛汪濊。鸞鳳鳴且下,萬羽來翽翽。呦呦林間鹿,爭出噬蘋藾。乃令高世士,動輒遭狼狽。人事既難了,天理尤茫昧。圣賢多如此,自古云無奈。周人貴婦女,扁鵲名醫(yī)滯。今世無常勢,趨舍唯利害。而君信斯道,不閔身窮泰。棄捐人間樂,濯耳受天籟。諒知安肥甘,未肯顧糠糩。龍螭雖蟠屈,不慕蛇蟬蛻。令人重感奮,意勇忘身蕞。何由日親炙,病體同砭艾。功名未云合,歲月尤須愒。懷思切劘效,中夜淚霶霈。君嘗許過我,早晚治車軑。山溪雖峻惡,高眺發(fā)蒙(左目右市)。峰巒碧參差,木樹青晻藹。桐江路尤駛,飛漿下鳴瀨。魚村指暮火,酒舍瞻晨旆。清醪足消憂,玉鯽行可膾。行行愿無留,日夕佇傾蓋。會將見顏色,不復(fù)謀蓍蔡。延陵古君子,議樂恥言鄶。細(xì)事豈足論,故欲論其大。披披發(fā)鞬櫜,檁檁見戈銳。探深犯嚴(yán)壁,破惑翻強(qiáng)旝。離行步荃蘭,偶坐陰松檜。宵床連衾幬,晝食共粗糲。茲歡何時合,清瘦見衣帶。作詩寄微誠,誠語無彩繪。
- 五泄山三學(xué)院十題俱胝巖昔人持此咒,巖坐歲寒深。梵言不復(fù)聞,雅名流至今。
- 次韻周欽止送別不見送將歸,惟聞遠(yuǎn)別離。身今成老大,官豈計高卑。蕭寺已移酒,便人還枉詩。臨風(fēng)三復(fù)罷,有恨落無涯。
-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長須翁,久不見。壁角深藏,心灰百煉。將期休影息陰,豈謂明明弄險。點(diǎn)出夜叉心,擘開菩薩面。丑惡既乖張,佛手難遮掩。贏得春山哭杜鵑,鮮血染花枝,聲聲怨。
- 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游山三首高巖去天尺五耳,下飛瀑布千尋水。山間瘦竹映枯松,歲寒相對凜君子。杖藜去去尋幽人,剝啄扣門公勿嗔。凡骨膻腥儻不厭,愿供薪水看修真。高人隱幾語言絕,大巧深藏端若拙。無乃誤游天目山,偶見唐公冠帶鐵。
- 資殿清惠陳公哀詩三首不比堯夫新悅澤,依然迂叟舊清羸。末年先帝攀髯恨,幾處遺民隨淚碑。上自易名真獨(dú)斷,史當(dāng)立傳要雄辭。道山堂上分襟句,豈料今為絕筆詩。
- 樊口林鳥晴自語,水鶴暮知還。故國浮云外,寒溪積雪間。東行臨赤岸,北望阻青關(guān)。石上洼尊在,吾將酌次山。
- 次韻沈千里玉山道中風(fēng)寄霜晴懷玉自生煙,寒色凄凄過雁邊。路轉(zhuǎn)湘南知幾日,山連楚尾又窮年。相期雞黍情歡甚,惜別塵埃意黯然。馬上哦詩沖暮雪,甭風(fēng)懷我北窗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