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花問答
問:《蓼花》的作者是誰?
答:蓼花的作者是董嗣杲
問:蓼花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蓼花是宋代的作品
問:瘦葉浮根傍柳磯,水天秋色夕陽時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瘦葉浮根傍柳磯,水天秋色夕陽時 出自 宋代董嗣杲的《蓼花》
問:瘦葉浮根傍柳磯,水天秋色夕陽時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瘦葉浮根傍柳磯,水天秋色夕陽時 的下一句是 晶晶紅染累垂糝,裊裊涼搖軟弱枝。
問:出自董嗣杲的名句有哪些?
答:董嗣杲名句大全
- 挽徐郎中郎潛不復(fù)坦衿期,留得清名舉世知。老矣空還新虎節(jié),歸來只是舊鴻禧。危言寧免班行忌,已死猶聞海內(nèi)推。病里僅能成大廈,當(dāng)時燕雀不勝悲。
- 臨江仙 舟中十日江程春過半,渚青新長蘆芽。李花幾樹間桃花。嫩黃煙際柳,遠(yuǎn)白水邊沙。老子老來心似水,肯教愁緒如麻。扁舟來往似仙槎。還家今有日,那得更思家。
- 送春曉起裁詩擬送春,臨池把筆意殷勤。何人送得春曾去,只見春風(fēng)解送君。
- 登鳳凰山懷子瞻蜿蜒曲龍腰,山間隱樓觀。孤高伏龍角,浮圖刺云漢。修林霜雪余,落葉青紅亂。想見洞中人,不知時節(jié)換。咳唾落江東,江東兩眼中。舉頭觸浮云,失腳驚飛鴻。逢人自笑謀身拙,坐使紅塵生白發(fā)。入山便欲棄人間,出山又與松筠別。
- 和十一侍郎地傳槐大井泉深,昔侍先庭此鎮(zhèn)臨。奉使共成三世澤,思親遠(yuǎn)滄百年心。懷金豈足驕顏氏,抱甕徒勞拙漢陰。抖擻塵中千萬慮,海風(fēng)高處坐披襟。
- 次韻劉友鶴端午三首箋天欲移病,心與孤鶴飛。苔青弁峰秀,遙昔夢佳期。恬鱗慕深藻,倦翮懷安枝。焉能系浮名,翚翔辰升霏。已約東里伴,無煩北山移。他年倚磵門,望子蹁躚衣。
- 夔門邂逅同年汪丈議示詩和吟三首造朝敢不戒期程,黽鼓明朝又趣行。好趁雪晴同訪古,東屯詩老舊知名。
- 蕙蘭芳/蕙蘭芳引庭院雨晴,倚斜照、睡馀雙鶩。正學(xué)染修蛾,官柳細(xì)勻黛綠。繡簾半卷,透笑語、瑣窗華屋。帶脆聲咽韻,遠(yuǎn)近時聞絲竹。乍著單衣,才拈圓扇,氣候暄燠。趁驕馬香車,同按繡坊畫曲。人生如寄,浪勤耳目。歸醉鄉(xiāng),猶勝旅情愁獨。
- 送一老住廬山歸宗歸宗法窟寖湮微,拭眼余風(fēng)靡孑遺。法鼓一聲精彩變,要如光弼用軍時。
- 偈二首仙人張果老,騎驢穿市過。但聞歸撥刺,誰知是紙做。
- 少年已慣擲年光,時節(jié)催驅(qū)獨不忙。——— 司空圖修史亭二首
- 密承慈訓(xùn),不怠其只——— 崔敦詩皇帝上平上皇帝壽樂曲灑再行罷用圣德重光
- 蕭騷池上萬松竹,鳳笙龍管吹秋聲——— 劉學(xué)箕與政仲端夫敬叟季仙至舊圃采采芙蓉金菊之妙
- 壁間妙著述,騰光昏斗牛——— 李廌孔北海堂
- 一杯相屬。——— 趙彥端減字木蘭花
- 嫋嫋春風(fēng)送度關(guān),娟娟霜月照生還。——— 蘇軾和王斿二首
- 獨居方寂寞,相對覺蹉跎。——— 李端贈趙神童
- 雀羅門巷駐高車,靄靄停云滿眼時——— 陶夢桂與弓王二尉談詩二首
- 汀洲雁下依殘水,墟里人行破夕煙。——— 陸游幽居感懷
- 豈知才術(shù)疏,空自凋發(fā)齒。——— 陸游伏中熱不可過中夜起坐作詩寄五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