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遷鶯
正綠芰擎霜,黃花招雨。
雁外漁村,蛩邊蟹舍,絳葉滿秋來路。
世事不離雙鬢,遠夢偏欺孤旅。
送望眼,但憑舷微笑,書空無語。
慵覷。
清鏡里,十載征塵,長把朱顏污。
借箸青油,揮毫紫塞,舊事不堪重舉。
間闊故山猿鶴,冷落同盟鷗鷺。
倦游也,便檣云柁月,浩歌歸去。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洲中陸地上涼氣漸生,水面上綠色的菱角支撐著厚厚的一層白霜,岸邊飄搖的黃菊,引來了綿綿的秋雨。幾行大雁從天邊匆匆飛過,水面上搖曳著幾盞漁燈,蟋蟀在水邊不停地哀鳴,岸上隱現(xiàn)著一間間狹小的房舍,秋葉絳紅,昭示著深秋已然來臨。世事變化無常,無法預料,卻都在斑白的雙鬢上顯露出來;夢境渺遠,仿佛也在欺侮我這孤獨的旅人。我收回遠眺的目光,倚著船舷微微笑著,用手在虛空中寫字,卻說不出半句話來。
懶得再看這秋景??粗R中的自己,十年羈旅征塵,早已將容顏改變。我也曾在軍帳中為皇上出謀劃策,也曾揮毫于邊塞,但歲月飄零,逝者如斯往事再也不堪再提?。【脛e了故山的猿鶴,冷落了共盟隱居的鷗鷺。我早已經(jīng)對這羈旅漂泊的生活感到萬分厭倦了,就讓我以云為檣、以月為舵,放聲歌唱,隱居而去吧!
注釋
喜遷鶯:又名《鶴沖天》、《萬年枝》、《春光好》等,詞牌名。
渚:水中凸起之地。
芰:菱;菱角的古稱。
蛩(qióng):此處指蟋蟀。
書空:用手指在虛空中寫字。
借箸(zhù):意為出謀劃策。
青油:軍中帳幕。
紫塞(sài):原指長城。秦筑長城,土色皆紫,故云。這里指邊塞。
鷗鷺(lù):即鷗鳥與鷺鳥。
喜遷鶯問答
問:《喜遷鶯》的作者是誰?
答:喜遷鶯的作者是馮去非
問:喜遷鶯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喜遷鶯是宋代的作品
問:喜遷鶯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涼生遙渚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涼生遙渚 出自 宋代馮去非的《喜遷鶯》
問:涼生遙渚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涼生遙渚 的下一句是 正綠芰擎霜,黃花招雨。
問:出自馮去非的名句有哪些?
答:馮去非名句大全
喜遷鶯賞析
當時作者因受專橫恣肆的丁大全的排擠而被罷官,于是乘一葉扁舟 ,準備歸返故里南康軍(今江西星子 )。在歸途中,作者觸景生情,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喜遷鶯》,回顧了他往日的宦海生涯。
上片起句“涼生遙渚”至“降葉滿秋來路”六句,是寫眼前景?!斑b渚”、“綠芰”、“漁村”、“蟹舍”,皆是舟行所見景 ;“涼”、“霜”、“黃花”、“絳葉”皆是具有季節(jié)特征的感受與景物。十一月,在北國,已是冬景蕭蕭,但在江南,卻是黃花絳葉,宛若深秋。說“來路”,正是說“歸路”。作者于寶祐四年的上半年被召為宗學諭(宗室子弟學樣的教官 ),而在十一月罷官歸里 ,“來路”尚記憶猶新,應詔而來時,一路青翠 ,至此則紅葉滿路了。“ 來路”一句貌似平淡,其中卻寄寓著諸多深沉的感慨。從春到秋,這短短的時間,作者卻已體驗到宦海浮沉、人生無常的悲痛和無奈,“雙鬢”正是這種經(jīng)歷和心境的反映。
據(jù)《宋史》本傳記載,丁大全是用了先打后拉的手段,逼迫馮去非就范?!斑h夢偏欺孤旅”,實指可能就是這件事。去非對丁大全的這種行徑,又憤怒又好笑,同時對官場又多了一層深刻認識,更堅定了遠離官場 ,隱居而終的決心。所以詞中接下去寫道:“但憑舷微笑,書空無語 。”“微笑”,既是對丁大全之流嗤之以鼻,也是作者在訣別官場之后心境安詳?shù)谋砺丁!皶諢o語”,是用東晉殷浩的典故。《世說新語·黜免》載 ,殷浩被廢,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書空 ,用手指在虛空中寫字。這個典故用得很貼切,作者位雖不及殷浩,但懷抱相似,遭遇相同。作者對這種不公平的遭遇 ,無話可說,只有書空無語而已。寥寥數(shù)語刻畫出一個經(jīng)歷過宦海浮沉,見識過卑鄙小人后日趨曠達的歸隱者形象。因此,幽憤之情,溢于言表。
下片換頭由映入“清鏡”里滿面征塵的自我形象,轉入對仕途往事的回憶 。“慷覷”,懶得看 ,實際上是不忍看 ?!笆d”句,指詞人前后算來,他的仕途“征塵”生活,也不過十年左右?!伴L把朱顏污”,沉痛之中 ,雜有憤恨,對當時官場的批判,深刻犀利。《世說新語·輕底》云:“庾公(亮,字元規(guī))權重,足傾王公(導)。庾在石頭,王在冶城坐,大風揚塵,王以扇拂塵曰:‘元規(guī)塵污人!’”“塵污”一詞,主要用它政治上的寓意,矛頭直指權奸丁大全之流。經(jīng)歷過十年的仕途坎坷生活后,詞人從形象到心境都發(fā)生了極大改變 ,往日的朱顏已成“ 塵滿面,鬢如霜”,所以不忍看。容顏已然蒼老,心境也不例外,對長招朱顏污”的官場和小人,詞人有了無奈而深刻的體認。
“借箸”、“揮毫”兩句,是具體回憶自己仕途生活中可茲紀念的內容 ?!敖梵纭奔闯鲋\畫策,出于《史記·留侯世家》。
“青油”指軍中帳幕 。這里的“紫塞”,是泛指北方邊塞 ,馮去非“嘗干辦淮東轉運司 ,治儀征”(《宋史》本傳),儀征地處南宋的北邊境,比作“紫塞 ”,亦無不可。從“借箸”、“揮毫”兩句看,馮去非智謀超常,所以能在公卿間出謀運策,在邊塞之上倚馬揮毫。可是卻被罷官,“借箸”,已成陳跡,作者用“舊事不堪重舉”一筆結束過去,同樣寓有不堪回首的沉痛 ?!伴g闊”以下,轉寫隱逸志趣。人生中原本不止一種美麗,一種價值。實現(xiàn)仕途抱負固然值得羨慕,但如果客觀條件不允許,何不縱情山水?山林之趣也值得向往??!“間闊”、“冷落”等句 ,承“十載征塵”而來,對久違的“故山猿鶴”、“同盟鷗鷺”有抱歉之意,同時又開啟結句的“倦游”一層,脈絡井然 。結句則形象而明快地寫出了歸隱的行動?!皺{云舵月,浩歌歸去”,蕭灑而決絕。
應該說這首詞在藝術技巧上是比較成功的 ?!掇ワL詞話》卷二曾全首引錄 。并說“此詞多矜煉之句,尤合疏密相間之法 ,可為初學楷?!?。矜煉之句確實不少 ,如“擎霜 ”、“招雨”,一“擎”一“招”,把“綠芰”、“黃花”、傲霜斗雨的精神狀態(tài)寫活了;“檣云舵月 ”句的“檣”、“舵”,皆名詞用作“意動詞”,即以云為檣,以月為舵,形象豐富,造語空靈而秀美,給人以高逸騷雅、飄飄欲仙之感,與寫歸隱的內容極相貼合。另外,作者恰當?shù)卮┎迨褂昧松Ⅲw句,對句密麗,散體清疏,對句與散體參差成文,這就是況蕙風所說的“尤合疏密相同之法”。
- 正月五日訪王韋軒知府東塢真詔道中晴光欲雪做新元,訪舊西來第一番。十五里行千曲路,兩三處見數(shù)家村。山培浮土為田肉,澗束湍流有石痕。安穩(wěn)不知危世事,更從何處覓桃源。
- 題嚴子陵釣臺吹起炎劉已冷灰,先生功不上云臺。當初同學還何事,畢竟曾經(jīng)講較來。
- 觀南郊回仗傳警千門寂,南效彩仗回。但驚龍再見,誰識日雙開。德澤施云雨,恩光變燼灰。閱兵貔武振,聽樂鳳凰來。候刻移宸輦,尊時集觀臺。多慚遠臣賤,不得禮容陪。
- 松山嶺應制翼翼高旌轉,鏘鏘鳳輦飛。塵銷清蹕路,云濕從臣衣。白羽搖丹壑,天營逼翠微。芳聲耀今古,四海警宸威。
- 仆盡半月之力僅得五詩而和仲落筆成十章俊哉向來得秘藏,著意國風初。一字嘔心出,十篇隨手書。天成新句熟,月煅古人疎。長鎩非君敵,區(qū)區(qū)恃棘鋤。
- 鷓鴣天·卻月凌風度雪清卻月凌風度雪清。何郎高詠照花明。一枝弄碧傳幽信,半額涂黃拾晚榮。 春思淡,暗香輕。江南雨冷若為情。猶勝遠隔瀟湘水,忽到窗前夢不成。
- 霜角 漁梁送客浪花飛雪。船閣蒼云缺。一片鸕鶿西照,檣燕語、柳絲結。話別。情哽咽。酒邊歌未闋。他日寄書雙鯉,順流過、釣臺月。
- 歌執(zhí)板狂歌乞個錢,塵中流浪且隨緣。直饒到老常如此,猶勝危時弄化權。
- 季秋侍宴中闕與諸公憩學士院作冠劍中休會禁扃,暫欹孤枕拂云屏。漢臣責重非真醉,楚客秋高恨獨醒。寶墨喜窺前賜榜,華絛猶記舊呼鈴。詔催終宴簫韶動,更學鶢鶋子細聽。
- 楚語為屈平作瞻荊潁兮盤盤,悲淮流兮潺湲。彼何人兮獨安,此何人兮獨難。悼哲人之不反兮,抗靈轡于江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