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大江邊是誰在唱那《竹枝詞》?前聲曲幽咽之后聲調(diào)遲遲。
難怪曲調(diào)苦只因列詞語苦,所唱的多是通州司馬的詩。
注釋
竹枝詞:本巴、渝一帶的民歌,唐代詩人多有擬作,劉禹錫、顧況、白居易等人成績比較顯著。
斷咽(yè):止斷。
怪來:怪不得的意思。緣:因列。
通州司馬:指元稹,當時元稹任通州司馬。
竹枝問答
問:《竹枝》的作者是誰?
答:竹枝的作者是白居易
問:竹枝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竹枝是唐代的作品
問:竹枝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江畔誰家唱竹枝,前聲斷咽后聲遲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江畔誰家唱竹枝,前聲斷咽后聲遲 出自 唐代白居易的《竹枝》
問:江畔誰家唱竹枝,前聲斷咽后聲遲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江畔誰家唱竹枝,前聲斷咽后聲遲 的下一句是 怪來調(diào)苦緣詞苦,多是通州司馬詩。
問:出自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
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竹枝賞析
前兩句寫不知何人在江畔唱那《竹枝》歌,前聲曲斷咽后聲調(diào)遲遲,狀寫《竹枝》歌法,聲口宛然。后兩句寫詩人始悟曲調(diào)凄苦,因所唱多為通州司馬“詞苦”詩。元稹任監(jiān)察御史時,因得罪了當權派,被貶江陵士曹參軍,后遷通州司馬,遭遇類似白居易。他在通州心情甚悲憤,(白居易曾有《得微之到官后書,備知通州之事,悵然有感,因成四章》詩安慰他)因而可能亦曾擬《竹枝》抒其“沉愁”(白詩語),通州司馬“詞苦”詩中所含寓的志士們流離遷謫之悲,及響徹《竹枝》組歌中的辛酸心聲,均蘊于苦調(diào)、溢于言表,因而,組詩雖語言通俗流暢,卻并不失于率直,而頗得蘊藉之神。
- 搗練子放下著,須彌山。分明北斗面南看。沒絲毫,相阻攔。休儱侗,莫顢頇。含元殿上問長安。欲歸家,行路難。
- 鴛鴦湖棹歌 之十三金衣楚雀白?雞,不住裴公島上啼。白馬未嘶云屋外,紅船先渡板橋西。
- 寄永嘉崔道融旅寓雖難定,乘閑是勝游。碧云蕭寺霽,紅樹謝村秋。戍鼓和潮暗,船燈照島幽。詩家多滯此,風景似相留。
- 早朝感事疏星牢落曉光微,殘月蒼龍闕角西。玉勒爭間隨仗入,牙牌當?shù)顖蟀帻R。羽儀雖接鴛兼鷺,野性終存鹿與麛。笑殺汝陰常處士,十年騎馬聽朝雞。
- 和叔夏十絕一宿云峰寺二到韓公莊三飯草衣巖重按東皋豈自歸,曾聞歸思勇如飛。只因昨夜沉香帳,蟣虱{上夂下寅}緣金縷衣。
- 題泛五湖游東山圖陶朱西子功名后,安石東山隱遁初。畫圖三挹春風面,豁得平生俊氣無。
- 聽琴清月轉(zhuǎn)瑤軫,弄中湘水寒。能令坐來客,不語自相看。靜恐鬼神出,急疑風雨殘。幾時歸嶺嶠,更過洞庭彈。
- 送遵式師謁金陵王相國天竺孱顏暫掩扉,講香浮穗上行衣。白猿聲里生公石,莫遣移文怨晚歸。
- 龐居士闔家都去圖贊神出鬼沒,接響承虛。這一火絡,邪法難扶?;Ⅳ~目作明珠,笑倒西天碧眼胡。
- 撫州處士湖泛舟送北回兩指此南昌縣查溪蘭若別移樽鋪山曲,祖帳查溪陰。鋪山即遠道,查溪非故林。凄然誦新詩,落淚沾素襟??ふ液斡校瑒e情君獨深。禪庭古樹秋,宿雨清沈沈。揮袂故里遠,悲傷去住心。
- 9夢想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