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春風輕柔,小桃上指枝頭,脫卻厚重冬裝,換上新春的羅衣。每年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華美的燈相互競美的地方,人月兩團圓。
御街上簫鼓沸騰,漫長的夜晚寒氣四處彌漫,與所愛戀的美人重逢,手攜手漫游。夜色將盡,游人漸散,歡聲笑語流溢的千門萬戶,笑聲在簾幕后。
注釋
小桃:上元前后開花的一種桃樹。
羅衣:用絲織品制的春杉。
華燈:彩飾華美的燈。
人月圓時:指人間的團聚和月亮圓滿的時候。
禁街:即御街。禁:古時稱皇帝居住的地方。
夜永:夜長。
纖(xiān)手:女人纖細的手。
更闌:夜深。
幃:帷幕。
人月圓·小桃枝上春風早問答
問:《人月圓·小桃枝上春風早》的作者是誰?
答:人月圓·小桃枝上春風早的作者是李持正
問:人月圓·小桃枝上春風早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人月圓·小桃枝上春風早是宋代的作品
問:人月圓·小桃枝上春風早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小桃枝上春風早,初試薄羅衣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小桃枝上春風早,初試薄羅衣 出自 宋代李持正的《人月圓·小桃枝上春風早》
問:小桃枝上春風早,初試薄羅衣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小桃枝上春風早,初試薄羅衣 的下一句是 年年樂事,華燈競處,人月圓時。
問:出自李持正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持正名句大全
人月圓·小桃枝上春風早賞析
東風輕柔,春上桃枝,元宵燈節(jié)又到了。仕女們羅衣新試,攜手同游,華燈輝映。這首詞的上片寫觀燈的盛況,下片寫節(jié)日的歡騰與喜悅。全詞情景交融,含蓄蘊藉,生動地表現了節(jié)日氣氛。
汴京元宵佳節(jié),宋人非常為之心醉。元宵,是在春節(jié)之后、一年之中第一個農歷十五的月夜。元宵節(jié)充滿著歡樂、希望與團圓的意味 。汴京的元宵佳節(jié),還意味著北宋那個高度繁榮的盛世。無怪乎周邦彥在荊州時所作的《解語花》中深情地寫道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 。”李清照南渡后,她晚年在《永遇樂》中也追懷道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辈贿^,這些詞都是出自回憶之筆。只有李持正的這首《人月圓 》,真實是當時汴京元宵的直接真實寫照。
“ 小桃枝上春風早 ”,起筆便以花期點明節(jié)令。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四云小桃上元前后即著花,其形狀如垂絲海棠;韓元吉《六州歌頭》也有“東風著意,先上小桃枝”之句。緊接著下句就寫自己對早春的切身感受 ?!俺踉嚤×_衣 ?!边@句大意是說脫卻冬裝,新著春衫,感到渾身的輕快,滿心的喜悅。此刻,詞人所喜悅的何止于此,下邊縱筆直出本意 ?!澳昴陿肥?,華燈競處,人月圓時 ”,寥寥幾筆,不但華燈似海、夜明如晝、游人如云 、皓月當空,境界全出,而且極高妙地表現了詞人自己喜悅之滿懷。詞人如此喜悅的心懷,也只有遇到這盛大的境界可以充分表現。
“人月圓時 ”,這句話完整地描寫出人間天上的美滿景象,當然其中也包含著詞人自己與所愛之人歡會的一份莫大喜悅。雖然“年年樂事 ”,透露出自己此樂只是一年一度 ,但將自己此樂融入了全人間的歡樂,詞境便闊大,意趣也高遠。
“禁街簫鼓,寒輕夜永,纖手重攜 。”上片通過描繪華燈似海極從視覺角度寫元宵之盛。下片此處簫鼓沸騰則突出元宵聽覺感受之盛,皆能抓住汴京元宵的特征。熱烈的節(jié)日氣氛 ,融化了正月料峭的春寒。
歡鬧的人群,沉浸于金吾不禁的良宵。詞人筆調,幾乎帶有點浪漫色彩了。在這樣美好的環(huán)境里,自己與所愛戀的美人重逢,手攜手漫游在歡樂的海洋里。這三句從滿街簫鼓寫到纖手重攜,詞人仍然是把一己的歡樂融入人間的歡樂來寫的 ?!案@人散”說的是夜色將盡,游人漸散,似乎元宵歡樂也到了盡頭。然而不然?!扒чT笑語,聲在簾幃”,這兩句最后再度把元宵之歡樂推向新境。結筆三句用的是“掃處即生”的手法。掃處即生法,一般是用在詞的開端,如歐陽修《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即是顯例。此詞用之于結筆,更見別致。這三句一收一縱、一闔一開,深刻有力地表現了人們包括詞人自己此夕歡樂之無極。
歡聲笑語流溢的千門萬戶,其中也有詞人與情人約會的那一處。所以,結筆是把一己之歡樂融入了人間歡樂。
以小融大,這種手法是把一己之幸福融入人間之歡樂打成一片的寫法 ,也是此詞最顯著的藝術特色。
詞人表現自己經年所盼的元宵歡會 ,雖然用墨無多,可是,在全詞所寫的人間歡樂之中,顯然又寫出了自己的一份歡樂。唯其將一己之歡樂與人間之歡樂打成一片,故能意境高遠。從另一方面說,唯其在人間歡樂中又不忘寫出自己之幸福,故此詞又具有個性。若比較詞人另一首同寫汴京元宵的《明月逐人來 》,全寫人間歡樂,幾乎不涉及自己,則此詞更見充實,更有特色。宋代吳曾《能改齋漫錄 》卷十六云:“樂府有《明月逐人來 》詞,李太師撰譜,李持正制詞云:‘星河明淡,春來深淺。紅蓮正、滿城開遍。禁街行樂,暗塵香拂面。皓月隨人近遠。天半鰲山,光動鳳樓兩觀。東風靜、珠簾不卷。玉輦將歸,云外聞弦管。
認得宮花影轉 ?!瘱|坡曰:‘好個皓月隨人近遠!’持正又作《人月圓令》,尤膾炙人口。”此詞之所以更為人們所喜愛,確非偶然。
此詞通過描寫汴京元宵,生動地再現了歷史上曾經存在的北宋盛世。誦讀此詞,最好誦讀上文所引述過的李清照《永遇樂》:“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如今憔悴,風鬢霜鬢,怕見夜間出去”。
對照之下,我們才可以更加真切地體會到南渡前后宋朝盛衰變化,在宋人心態(tài)上所產生的深刻影響。這也應是此詞在形象之外所給予我們的一點認識。
- 露華 玉簪瀛洲種玉??偢杜c花神,月底深*。琢就瑤笄,光映鬢云斜疊。幾度借取搔頭,別試漢宮妝束。風露冷,幽香半襟,淡佇闌曲。亭亭雪艷愁獨。愛粉沁冰*,須*金粟。石上那回磨斷,爭忍輕觸。一自楚客歸來,珠履舊游誰續(xù)。秋夢起,殘妝半簪墜綠。
- 仆和蹈元蓮竹之什意在譽竹於蓮有投鼠之嫌明藍田官舍碧山里,南北紅蕖照明水。公馀喚客坐晚涼,不獨桃源真避世。舉杯欲酌還自愁,退之慚花不御李。卻持卮酒起謝花,我亦前言聊一戲。就令嫵媚正不惡,更向鄭公觀所以。世情好惡苦不常,富貴相親貧賤棄。與花俱是天涯人,萬事要同風過耳?;勎艺Z為解顏,一笑凝然作川媚。主人有酒君但傾,對花不飲竟何謂。宰官況有弄丸手,坐解兩家歸兩是。花神莫浪疑山翁,翁心璧月當寒空。
- 東山寺寒色蒼蒼老柏風,石苔清滑露光融。半夜四山鐘磬盡,水精宮殿月玲瓏。
- 新春詞春色應隨步輦還,珠旒玉幾照龍顏。紫云殿下朝元罷,便領東風到世間。
- 越裳貢白雉(一作孫昌胤詩)圣哲承休運,伊夔列上臺。覃恩丹徼遠,入貢素翚來。北闕欣初見,南枝顧未回。斂容殘雪凈,矯翼片云開。馴擾將無懼,翻飛幸不猜。甘從上林里,飲啄自徘徊。
- 寄賀子忱昔歲裁詩遠送郡,知君未可作閑人。那知半紀重相見,全似當時只話貧。推轂向來誰盡力,彈冠從此不謀身。想當六月苕溪上,萬頃荷花一幅巾。
- 寫懷汩沒與辛勤,全鐘在此身。半生為下客,終老托何人。兩鬢關中改,千巖海上春。青云知有路,自是致無因。
- 大晟府擬撰釋奠十四首[黃環(huán)為宮]大哉宣圣,道德尊崇。維持王化,斯民是宗。典祀有常,精純業(yè)隆。神其來格,于昭盛容。
- 觀元祐黨籍碑嶺外瘴魂多不返,冢中枯骨亦如刑。稍寬末后因奎宿,暫仆中間得彗星。蚤日大程知反覆,莫年小范要調停。書生幾點殘碑淚,一吊諸賢地下靈。
- 贈軒轅先生曾親文景上金鑾,語共容城語一般。久向紅霞居不出,若非清世見應難。滿爐藥熟分仙盡,幾局棋終看海干。略問先生真甲子,只言弟子是劉安。
- 念雖迫霜露,憂國猶區(qū)區(qū)——— 陸游秋日遣懷
- 對君忽自得,浮念不煩遣。——— 王維戲贈張五弟諲三首
- 別后何人堪共醉,猶殘十日好風光——— 白居易醉中留別楊六兄弟 三月二十日別。
- 我即乘之上河漢,千載不數張騫槎——— 王柏古梅行
- 昔年本不住,今者亦無來。——— 蘇軾聞辯才法師復歸上天竺以詩戲問
- 真?zhèn)€是觀音,少個楊枝凈水——— 史浩如夢令
-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李璟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 草心春淺,年年相憶,看燈時候——— 唐藝孫桂枝香(天柱山房擬賦蟹)
- 何似舉家游曠遠,風波浩蕩足行吟。——— 魯迅阻郁達夫移家杭州
- 云深日隱天不知,驅馬蕭蕭使君去——— 姚勉送鄭編修罷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