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北斗七星高掛在西樓,寂寞的金屋只有螢火流動。月光即使照哀長門宮殿,恐怕在凄涼的深官后院,也只是會生出許多哀愁。
桂殿哀愁的生活,長久得已記不得多少年。屋內(nèi)四壁,已積起秋的塵埃。夜里青藍的天上高掛著鏡子一樣的漢月,只照射著長門宮里那孤寂的情懷。
注釋
長門怨:古樂府詩題。據(jù)《樂府解題》記述:“《長門怨》者,為陳皇后作也。后退居長門宮,愁悶悲思?!嗳鐬樽鳌堕L門賦》。……后人因其《賦》而為《長門怨》?!标惢屎?,小名阿嬌,是漢武帝皇后。漢武帝小時曾說:“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
天回北斗:北斗七星。古人往往據(jù)初昏時斗柄所指方向以定季節(jié)《鹖冠子·環(huán)流》:“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贝司渲^時令已入秋。
金屋:武帝幼時,其姑館陶長公主抱置膝上,問曰:“兒欲得婦否?”指左右長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阿嬌問好否,帝笑對曰:“好,若得阿嬌,當做金屋貯之?!币姟稘h武故事》。
桂殿:指長門殿。不記春:猶不記年,言時間之久長。
四屋:四壁。
漢鏡:指月亮。
相和歌辭。長門怨二首問答
問:《相和歌辭。長門怨二首》的作者是誰?
答:相和歌辭。長門怨二首的作者是李白
問:相和歌辭。長門怨二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相和歌辭。長門怨二首是唐代的作品
問:相和歌辭。長門怨二首是什么體裁?
答:樂府
問:天回北斗掛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天回北斗掛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 出自 唐代李白的《相和歌辭。長門怨二首》
問:天回北斗掛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天回北斗掛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 的下一句是 月光欲到長門殿,別作深宮一段愁。
問: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相和歌辭。長門怨二首賞析
第一首,通篇寫景,不見人物。而景中之情,浮現(xiàn)紙上;畫外之人,呼之欲出。
詩的前兩句“天回北斗掛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點出時間是午夜,季節(jié)是涼秋,地點則是一座空曠寂寥的冷宮。唐人用《長門怨》題寫宮怨的詩很多,意境往往有相似之處。沈佺期的《長門怨》有“玉階聞墜葉,羅幌見飛螢” 句,張修之的《長門怨》有“玉階草露積,金屋網(wǎng)塵生”句,都是以類似的景物來渲染環(huán)境氣氛,但比不上李白這兩句詩的感染力之強。兩句中,上句著一“掛”字,下句著一“流”字,給人以異常凄涼之感。
詩的后兩句“月光欲到長門殿,別作深宮一段愁”,點出題意,巧妙地通過月光引出愁思。沈佺期、張修之的《長門怨》也寫到月光和長門宮殿。沈詩云:“月皎風泠泠,長門次掖庭”,張詩云:“長門落景盡,洞房秋月明”,寫得都比較平實板直,也不如李白的這兩句詩之超妙深曲。本是宮人見月生愁,或是月光照到愁人,但這兩句詩卻不讓人物出場,把愁說成是月光所“作”,運筆空靈,設想奇特。前一句妙在“欲到”兩字,似乎月光自由運行天上,有意到此作愁;如果說“照到”或“已到”,就成了尋常語言,變得索然無味了。后一句妙在“別作”兩字,其中含意,耐人尋思。它的言外之意是:深宮之中,愁深似海,月光照處,遍地皆愁,到長門殿,只是“別作”一段愁而已。也可以理解為:宮中本是一個不平等的世界,樂者自樂,苦者自苦,正如裴交泰的一首《長門怨》所說,“一種蛾眉明月夜,南宮歌管北宮愁”,月光先到皇帝所在的南宮,照見歡樂,再到宮人居住的長門,“別作”愁苦。
從整首詩看,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幅以斗柄橫斜為遠景、以空屋流螢為近景的月夜深宮圖。境界是這樣陰森冷寂,讀者不必看到居住其中的人,而其人處境之苦、愁思之深已經(jīng)可想而知了。
第二首詩,著重言情。通篇是以我觀物,緣情寫景,使景物都染上極其濃厚的感情色彩。上首到結尾處才寫到“愁”,這首一開頭就揭出“愁”字,說明下面所寫的一切都是愁人眼中所見、心中所感。
詩的首句“桂殿長愁不記春”,不僅揭出“愁”字,而且這個愁是“長愁”,也就是說,詩中人并非因當前秋夜的凄涼景色才引起愁思,乃是長年都在愁怨之中,即令春臨大地,萬象更新,也絲毫不能減輕這種愁怨;而由于愁怨難遣,她是感受不到春天的,甚至在她的記憶中已經(jīng)沒有春天了。詩的第二句“黃金四屋起秋塵”,與前首第二句遙相綰合。因為“金屋無人”,所以“黃金四屋”生塵;因是“螢火流”的季節(jié),所以是“起秋塵”。下面三、四兩句“夜懸明鏡青天上,獨照長門宮里人”,又與前首三、四兩句遙相呼應。前首寫月光欲到長門,是將到未到;這里則寫明月高懸中天,已經(jīng)照到長門,并讓讀者最后在月光下看到了“長門宮里人”。
這位“長門宮里人”對季節(jié)、對環(huán)境、對月光的感受,都是與眾不同的。春季年年來臨,而說“不記春”,似乎春天久已不到人間;屋中的塵土是不屬于任何季節(jié)的,而說“起秋塵”,給了塵土以蕭瑟的季節(jié)感;明月高懸天上,是普照眾生的,而說“獨照”,仿佛“月之有意相苦”(唐汝詢《唐詩解》中語)。這些都是賀裳在《皺水軒詞筌》中所說的“無理而妙”,以見傷心人別有懷抱。整首詩采用的是深一層的寫法。
這兩首詩的后兩句與王昌齡《西宮秋怨》末句“空懸明月待君王”一樣,都出自司馬相如《長門賦》“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但王詩中的主角是在愁怨中希冀得到君王的寵幸,命意是不可取的。李詩則活用《賦》語,另成境界,雖然以《長門怨》為題,卻并不抱泥于陳皇后的故實。詩中展現(xiàn)的,是在人間地獄的深宮中過著孤寂凄涼生活的廣大宮人的悲慘景況,揭開的是冷酷的封建制度的一角。
(陳邦炎)
- 寄興希年逾五嘆無聞,歲事從頭又一新。徒得襄陽齒耆舊,卻慚莊子號陳人。垂垂榆景已侵耄,冉冉花辰不減春。日涉丘園今已矣,北山亦足了閒身。
- 某伏蒙寄示五言二韻詩輒次韻上呈聊以見志尚不求真語,何能計妄言。且饒只麼會,猶是弄精魂。
- 平園創(chuàng)三層樓子直秘書遠貺新詩有山中宰之句弘景掛冠永明年,筑樓三層家政傳。俯聽松風輒欣然,時人望之疑是仙。天教輕捷游方外,自喜向來不為宰。耄期猶且有壯容,誓戒何妨臨鄮海。
- 粉蝶兒慢宿霧藏春,余寒帶雨,占得群芳開晚。艷初弄秀倚東風嬌懶。隔葉黃鸝傳好音,喚入深叢中探。數(shù)枝新,比昨朝、又早紅稀香淺。眷戀。重來倚檻。當韶華、未可輕辜雙眼。賞心隨分樂,有清尊檀板。每歲嬉游能幾日,莫使一聲歌欠。忍因循、片花飛、又成春減。
- 道中景物甚勝吟賞不暇因復作此支筇石壁聽溪聲,卻看云山萬疊新??偸窃娗橐鞑粡兀粫r分付與吾人。
- 臨江仙(呈湘川使君丁郎中仲京)佳節(jié)喜逢長久日,魏文帝《與鐘繇書》曰:“九月九為陽數(shù),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是月律中無射,言群木庶草無有射地而生,惟菊紛然獨榮。非夫含乾坤之淳和,體芬芳之淑氣,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將老,思食秋菊之落英。輔體延年,莫斯之貴。謹奉一束,以助彭祖之術。翩翩鳧舃朋來。霜清天宇絕纖埃。老杜《九日》詩云:“天宇清霜凈,公堂宿霧披?!边b憐巴嶺月,嚴武有《九日巴嶺答杜二見憶》詩云:“臥向巴山落月時,兩鄉(xiāng)千里夢相思?!睌M上曲江臺。老杜有《九日曲江》詩云:“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懷縣從容留客宴,見老杜《九日楊奉先會白水崔明府》詩。追歡正好傳杯。使君歸騎莫相催。更拚明日醉,未放菊花開。
- 登圣善寺閣(一題作登少室山)飛閣青霞里,先秋獨早涼。天花映窗近,月桂拂檐香。華岳三峰小,黃河一帶長。空間指歸路,煙際有垂楊。
- 遜子以今歲正月十六日之毗陵而以十二月十五不見吾兒久,今朝慰眼前。分襟燈火夜,回棹雪霜天。中鵠令人喜,將雛得我憐。一杯歡笑后,急急理塵編。
- 和張中大天作長綃玉作圖,悄然身世在冰壺。歲期共飽如頒粟,端要均行勝得珠。未辨五湖揚短艇,且謀雙鯉喚長須。清朝不要培芝菌,正好我觴頌正符。
- 謹次家君元日之韻薰然和氣爆聲殘,賀客充庭上慶箋。令節(jié)共欣元會日,本朝新數(shù)中興年。仰觀北斗書王正,合起東山付國權。天佑斯文知有在,稱觴還詠福如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