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672-2
小院問答
問:《小院》的作者是誰?
答:小院的作者是唐彥謙
問:小院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小院是唐代的作品
問:小院是什么體裁?
答:五絕
問:小院無人夜,煙斜月轉(zhuǎn)明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小院無人夜,煙斜月轉(zhuǎn)明 出自 唐代唐彥謙的《小院》
問:小院無人夜,煙斜月轉(zhuǎn)明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小院無人夜,煙斜月轉(zhuǎn)明 的下一句是 清宵易惆悵,不必有離情。
問:出自唐彥謙的名句有哪些?
答:唐彥謙名句大全
- 東陂二首東陂風(fēng)兩臥黃云,塍水翻溝隔壟分。舂玉取新知不晚,腰鎌今日已紛紛。
- 不見/如夢令日過重簾未卷。裊裊欲殘香線。午醉卻醒來,柳外一聲鶯囀。不見。不見。門掩落花深院。
- 送清知客從生至老只這漢,歷歷孤明沒形段。雖無形段卻淆訛,要是紅爐千萬煅。如今何處是紅爐,兩浙江南試行看??丈弦訙啿恢运芍辉诤畮r畔。
- 望江南有說未盡處,為續(xù)四曲壺山好,博古又通今。結(jié)屋三間藏萬卷,揮毫一字直千金。四海有知音。門外路,咫尺是湖陰。萬柳堤邊行處樂,百花洲上醉時(shí)吟。不負(fù)一生心。
- 同王昌齡送族弟襄歸桂陽其一秦地見碧草,楚謠對(duì)清樽。把酒爾何思,鷓鴣啼南園。余欲羅浮隱,猶懷明主恩。躊躇紫宮戀,孤負(fù)滄洲言。終然無心云,海上同飛翻。相期乃不淺,幽桂有芳根。
- 絕句多年不見玉川翁,今日相逢小榭東。依舊清涼無長物,只余松檜養(yǎng)秋風(fēng)。
- 管晏列傳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shí)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jìn)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苤僭唬骸拔崾祭r(shí),嘗與鮑叔賈,分財(cái)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shí)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遇時(shí)。吾嘗三戰(zhàn)三走,鮑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薄 □U叔既進(jìn)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于齊,有封邑者十余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管仲 既任政相齊,以區(qū)區(qū)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cái),富國強(qiáng)兵,與俗同好惡。故其稱曰:“倉廩實(shí)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惫收摫岸仔?。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zhuǎn)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quán)衡。桓公實(shí)怒少姬,南襲蔡,管仲因而伐楚,責(zé)包茅不入貢于周室。桓公實(shí)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會(huì),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故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薄 」苤俑粩M于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管仲卒,齊國遵其政,常強(qiáng)于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晏子 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jié)儉力行重于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于諸侯?! ≡绞纲t,在縲紲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驂贖之,載歸。弗謝,入閨。久之,越石父請(qǐng)絕。晏子懼然,攝衣冠謝曰:“嬰雖不仁,免子于緦何子求絕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聞君子詘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縲紲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贖我,是知己;知己而無禮,固不如在縲紲之中。”晏子于是延入為上客。 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閑而窺其夫。其夫?yàn)橄嘤瑩泶笊w,策駟馬,意氣揚(yáng)揚(yáng)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qǐng)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shí)對(duì)。晏子薦以為大夫。 太史公曰:吾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詳哉其言之也。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傳。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 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豈以為周道衰微,桓公既賢,而不勉之至王,乃稱霸哉?語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豈管仲之謂乎? 方晏子伏莊公尸哭之,成禮然后去,豈所謂“見義不為無勇”者邪?至其諫說,犯君之顏,此所謂“進(jìn)思盡忠,退思補(bǔ)過”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zhí)鞭,所忻慕焉。
- 凌朝浮江旅思(一作韋承慶詩)太清上初日,春水送孤舟。山遠(yuǎn)疑無樹,潮平似不流。岸花開且落,江鳥沒還浮。羈望傷千里,長歌遣四愁。
- 慈恩寺枸杞枸杞始甚微,短枝如棘生。今茲七十年,巨干何忻榮。偶以遺樵薪,遂有嘉樹名。雨露養(yǎng)秋實(shí),錯(cuò)落丹乳明。細(xì)蔓如牽牛,半枯猶絡(luò)索。晚葉已老硬,不堪芼吾羹。根大多靈異,歲久精氣成。為取入刀圭,頹顛掃霜莖。
- 還劍叔驥廬山詩卷潯陽江上督郵誰,能使陶公去不疑。今代廬山非昔日,督郵能酒更能詩。
- 欲把單衣,鼎新裁翦,又怕供春瘦。——— 佚名壺中天/念奴嬌
- 棄官雖未決,世念亦已且,浩歌續(xù)楚狂,幽懷欣獨(dú)寫——— 陸游秋郊有懷
- 如山堂上翠橫空。——— 姜特立朝中措
- 閑居幽事亦堪論,小逕苗生土增沃——— 晁補(bǔ)之春雪監(jiān)中即事二首二
- 金粟蟠心玉作團(tuán),淵明千古寄高寒——— 錢時(shí)淵明菊盛開看之不厭
- 馀馥尚能消酒惡,誰敢包彈。——— 王之道浪淘沙
- 趁梅尋得水邊枝。——— 周紫芝漁父詞/漁父
- 又疑瑤臺(tái)鏡,飛在青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
- 力士推山,天吳移水,作農(nóng)桑地——— 陳德武水龍吟 西湖懷古
- 愿公封殖表前修——— 李長民送張師言知臺(tái)州二首
- 5邏輯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