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湘江無煙,一片寧靜,帶露的美人蕉哀淚濕紅。舜帝駕鶴飛去影無蹤,二妃啊,幾回回魂斷望長空。
翠竹上留下他們斑斑淚痕,幽怨的瑟聲彈起在湘江浪中。如花似月的二妃鬢云濃重。而今在湘妃祠中灰遮塵蒙,粉銷香冷,相伴苦雨凄風。
注釋
臨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詞牌,為雙調(diào)小令。又名《謝新恩》、《雁后歸》、《畫屏春》等。
湘渚:湘江的水邊陸地。
蕉:美人蕉。
五云白鶴:仙人所乘的五色云彩和雙雙白鶴。
翠竹:翠竹上留下帶怨的珠淚。這里用湘妃的故事。據(jù)《述異記》載,舜南巡,葬于蒼梧,堯二女娥皇、女英淚下沾竹,竹文全成為斑。故稱為“斑竹”或“湘妃竹”。
閑調(diào):在湘江波浪中,湘靈彈起了寶瑟。調(diào):彈奏?!冻o·遠游》:“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毕骒`即湘妃,即堯之二女、舜之二妃?!冻o·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就是指此。
花鬟(huán):花如鬟,月如鬢,綠云如發(fā),一層又一層。這是一種藝術(shù)的聯(lián)想,較一般比喻更開闊自由。 綠云重:形容鬢發(fā)濃美。
古祠:指今湖南湘陰北洞庭湖畔之黃陵廟,即湘妃祠。
臨江仙問答
問:《臨江仙》的作者是誰?
答:臨江仙的作者是張泌
問:臨江仙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臨江仙是唐代的作品
問:臨江仙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煙收湘渚秋江靜,蕉花露泣愁紅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煙收湘渚秋江靜,蕉花露泣愁紅 出自 唐代張泌的《臨江仙》
問:煙收湘渚秋江靜,蕉花露泣愁紅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煙收湘渚秋江靜,蕉花露泣愁紅 的下一句是 五云雙鶴去無蹤。
問:出自張泌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泌名句大全
臨江仙賞析
詞人在唐末的秋天的早晨來到湘江畔,由于映入眼簾的湘江邊的景物陰冷凄涼,內(nèi)外冷寂的湘妃祠中掛著二妃美麗的容貌畫像,讓他想起了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的感人故事,釀造出一股凄涼愁怨的情味,寫下了這首詞。
- 春日感懷憶昔青春去不來,深憑百舌喚將回。尊前便覺和風轉(zhuǎn),鏡里生憎白發(fā)催。青破輕寒歸驛柳,香和宿雨落江梅。人生七十從來少,待挽長河作壽杯。
- 石榴花英英石榴花,不火而自晰。凡今之人兮,誰不附炎熱。百鬼瞰高明,丹朱易傾跌。
- 過松江長虹斗起蛟龍穴,朱碧欄干夜明滅。太湖三萬六千頃,多少清風與明月?青鷁驚飛白鷺閑,丹楓未老黃蘆折。誰將橫笛叫蒼煙,無限驚波翻白雪。洞庭林屋舊游處,玉柱金庭路巉絕。水仙逢迎摻修袂,問我歸計何當決?去年匹馬兀春寒,今此孤篷窘秋熱。人生意氣得失間,輕重劍頭吹一吷。莫將塵土涴朱顏,郤待丹砂回白發(fā)。
- 水調(diào)歌頭湖波漲新綠,環(huán)繞越王山。棠齋清晝馀暇,贏得靜中觀。四面屏圍碧玉,十里障開云錦,冰鑒倒晴瀾。目送孤鴻遠,心與白鷗閑。隘游人,喧鼓吹,雜歌歡。曉天澄霽,花羞柳妒怯春寒。好在風光滿眼,只恐陽春有腳,催詔下天關(guān)。剩寫鵝溪幅,歸去鳳池看。
- 澗舖嶺道中四首芋畝疑如蜀,山田更似閩。只看無廢地,寧復有閒民。
- 冬日陪胡武平游西余精舍侵晨霜氣嚴,溪口冰已合。烏榜將進遲,寒篙旋摧拉。遙看松竹深,雪屋藏山衲。登臨興都盡,薄暮沿清霅。
- 和酬入內(nèi)趙供奉見贈出入宮闈侍從官,再過林下信溫顏。朝天駐足因臨水,馳馹迴頭入望山。捧詔正當趨杜殿,寄詩那忽到松關(guān)。老來詩思尤枯竭,莫怪陽春不旋還。
- 燕歌行君不見漁陽八月塞草腓,征人相對并思歸。云和朔氣連天黑,蓬雜驚沙散野飛。是時天地陰埃遍,瀚海龍城皆習戰(zhàn)。兩軍鼓角暗相聞,四面旌旗看不見。昭君遠嫁已年多,戎狄無厭不復和。漢兵候月秋防塞,胡騎乘冰夜渡河。河塞東西萬馀里,地與京華不相似。燕支山下少春暉,黃沙磧里無流水。金戈玉劍十年征,紅粉青樓多怨情。厭向殊鄉(xiāng)久離別,秋來愁聽搗衣聲。
- 紹興二十八年祀圜丘帝臨崇壇,媼神其從。祖宗閏歆,福祿攸同。兵寐刑措,時和幾豈。其膺受之,將施無窮。
- 和晉公三首鳳儀常欲附,蚊力自知微。愿假樽罍末,膺門自此依。貂蟬公獨步,鴛鷺我同群。插羽先飛酒,交鋒便著文。窮陰初莽蒼,離思漸氛氳。殘雪午橋岸,斜陽伊水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