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歸隱山林無論到深處或淺處,都應(yīng)該欣賞丘壑的美景。
千萬別學(xué)陶淵明筆下那個武陵人,只在桃花源短暫時游了游就匆匆出去。
注釋
崔九:即崔興宗,嘗與王維、裴迪同居輞川。
南山:即輞川南邊的終南山,故詩中說他“歸山”。
馬上口號:在馬背上順口吟成詩句。《全唐詩》此詩題下注:一作“留別王維”。
丘壑:既指丘陵川壑,也是暗用典故,含勸友人隱逸山林,莫改初衷之意。
武陵人:指陶潛《桃花源記》中的武陵漁人。
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 留別王維 / 送崔九問答
問:《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 留別王維 / 送崔九》的作者是誰?
答: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 留別王維 / 送崔九的作者是裴迪
問: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 留別王維 / 送崔九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 留別王維 / 送崔九是唐代的作品
問: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出自 唐代裴迪的《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 留別王維 / 送崔九》
問: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的下一句是 莫學(xué)武陵人,暫游桃源里。
問:出自裴迪的名句有哪些?
答:裴迪名句大全
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 留別王維 / 送崔九賞析
作者生活的時代大約屬于唐玄宗和唐肅宗時期,這首大約作于唐玄宗后期,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那個時候由于唐玄宗任用奸相李林甫,寵幸楊貴妃,政治十分黑暗,下層知識分子無法入仕。崔九即崔興宗,盛唐詩人,早年與裴迪、王維隱居唱和,后來出仕為官,官至右補(bǔ)闕,但不久即對官場生活產(chǎn)生厭惡情緒,去官歸隱。裴迪為之餞行送別,作此詩以勸勉。
- 送李微之粹成都鳳生丹山西,來為太平符。矯立青瑯玕,祥云蔚相扶。一鳴合簫韶,再鳴應(yīng)騶虞。散為清明風(fēng),萬象皆敷與。色舉抑何決,矢脫金仆姑。戛摩參旗高,可望不可呼。穿花迷嬌雉,唼藻戲乳鳧。搔道重太息,春陰渺江湖。
- 自贊心事茫然兩鬢斑,十年空走利名關(guān)。算來只合苔磯坐,釣不得魚猶得閒。
- 太師相公挽歌詞二首巖廊舊德漢儲師,富貴優(yōu)游自古稀。四序不能違代謝,九原誰可與同歸。精神恍惚騎龍尾,功業(yè)紛綸在虎闈。惆悵鳴珂洛陽道,素車丹旐奉靈衣。
- 劉表廟入自東郭門,言拜景升墓。墓樹半枯槎,冥冥立晨霧。鼎國昔未分,蕭墻梗天步。呼蒼復(fù)何用,龍臥獨不顧。紆余檀溪水,黯慘蔡州路。登樓欲遣憂,君看仲宣賦。
- 贈奭山人何人養(yǎng)道得如君,房接高樓半入云。山地栽梅寒蕊瘦,瓦爐留火夜香熏。看經(jīng)尋義心逾靜,默坐觀身耳不聞。莫道門前是廛市,須知喧寂此中分。
- 餞管制干畫諾三邊賴一賢,憐余東下病纏綿。驅(qū)馳不憚數(shù)千里,繾綣相於十二年。我老已辜康樂屐,君行快著祖行鞭。祗慚無力堪吹送,雪意垂垂餞去船。
- 興平縣野中得落星石移置縣齋的的墮芊蒼,茫茫不記年。幾逢疑虎將,應(yīng)逐犯牛仙。擇地依蘭畹,題詩間錦錢。何時成五色,卻上女媧天。
- 迎奉圣像四首玉虛上帝,金像睟容。宅真云構(gòu),練日龜從。維皇對越,率禮寅恭。靈心丕應(yīng),福祿來崇。
- 偈頌六十七首指天指地,一俸打殺。鴆屎砒霜,合造毒藥。飏在三千世界中,不知那個親遭著。
- 秋雨二首離披衰柳已無蟬,黃葉閉門風(fēng)雨天。陶令無錢難得醉,竹窗過午枕書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