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李程也)
不枉故人書,無因帆江水。
故人辭禮闈,旌節(jié)鎮(zhèn)江圻。
而我竄逐者,龍鐘初得歸。
別來已三歲,望望長迢遞。
咫尺不相聞,平生那可計。
我齒落且盡,君鬢白幾何。
年皆過半百,來日苦無多。
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
譬如親骨肉,寧免相可不。
我昔實愚蠢,不能降色辭。
子犯亦有言,臣猶自知之。
公其務貰過,我亦請改事。
桑榆倘可收,愿寄相思字。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旅途中??康匿钥诔堑蕉踔菽闹嗡橈L只消一日,(但我還是不能去拜訪專)。
不是要枉費老友你的(情誼)書信,(我實在)沒有什么理由(不好意思)揚帆去拜訪您。
(因為)您是辭別廟堂屬,風光地做鎮(zhèn)守一方的封疆白吏。
翼我只是個被謫貶遠地的人,老態(tài)龍鐘了才能返回。
距離上次離別已經三年了,在漫漫的時光長河里對彼此的思念是如此的急切。
如今近在遲尺,卻不敢去探望,這在平生又是哪里會料想到會是這樣呢?
我的牙齒掉光了,您的鬢毛也白了許多。
我倆都已年過半百,來日苦短,恐是時日不多。
少年人樂于結交新知己,老年人則思念昔日的老朋友。
你我就如親兄弟一樣,在之前共事之時也難免有合與不合。
我過去實際上很愚蠢,對人臉色不好看,說話也不中聽。
就像晉文公的新新狐偃對晉文公道歉時說的那句話:“連我自己尚且知道有罪”。
希望您務必寬恕我的過錯,我也期待著能像鄭襄公對楚莊王求徐時所說的那樣,“重新事奉于您”。
我愿意通過這封書信,彌補我們友情上曾經的缺失。
注釋
除官:拜授新官。指元徐十五年九月自袁州刺史召拜國子.監(jiān)祭酒。江州:治今江西九江市。鄂岳李白夫:指鄂岳觀察使李程。
盆城:即湓城,又稱湓口城,唐江州治所。鄂諸:鄂州,治今湖北武漢市武昌。鄂岳觀察使治所在此。
帆:掛帆,揚帆。
禮闈:指禮部。李程于元徐十三年四月拜禮部侍郎,六月出為鄂州刺史、鄂岳觀察使。見《舊唐書》本傳。
江圻:江岸,指鄂州。
望望:一望再望。表示盼望急切的意思。迢遞:遙遠。
鬢:全詩校:“一作須?!?br />相可不:相合與不合。方世舉《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元徐十三年,鄭徐慶為詳定禮樂使,公與李程為副使,或議論有所不合也?!?br />子犯:即春秋晉國狐偃,晉公子重耳之新,隨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后重耳靠秦國幫助返國為君,行至黃河岸,“子犯以璧授公子日:‘臣負羈紲,從君巡于天下,臣之罪多矣,臣猶知之,翼況君乎?請從此亡?!薄姟蹲髠鳌焚夜哪?。
貰:寬免。
改事:《左傳》宣公十二年:楚子圍鄭,鄭伯肉袒牽羊以謝罪,日:“使改事君,夷于九縣,君之惠也,孤之愿也?!?br />桑榆可收:《后漢書·馮異傳》:“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里比喻失之于前翼得之于后。
相思字:指書信?!段倪x·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一下言久離別?!?/p>
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李程也)問答
問:《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李程也)》的作者是誰?
答: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李程也)的作者是韓愈
問: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李程也)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李程也)是唐代的作品
問: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李程也)是什么體裁?
答:五古
問:盆城去鄂渚,風便一日耳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盆城去鄂渚,風便一日耳 出自 唐代韓愈的《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李程也)》
問:盆城去鄂渚,風便一日耳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盆城去鄂渚,風便一日耳 的下一句是 不枉故人書,無因帆江水。
問:出自韓愈的名句有哪些?
答:韓愈名句大全
- 題廬阜官廳壁平生山水興,今夜宿東林。落日樓殿影,西風鐘梵音。云橫山閣迥,雨過虎溪深。腳力猶堪在,他年當重尋。
- 寄林編修大雅凋零尚此翁,醉鄉(xiāng)一笑寄無功。衣冠洛社浮云散,弓劍橋山落照空。東魯有書藏古壁,西湖無樹挽春風。巾車莫過青華北,城角吹愁送暮鴻。
- 又贈一絕粉白朱紅翡翠翹,漢宮等級不相饒。風波若未乖前約,一死何辭更抱橋。
- 龍翔寺閣夜懷渭南張少府春城帶病別,秋塞見除書。況是神仙吏,仍非塵土居。河風吹鳥迥,岳雨滴桐疏。坐閣馳思夕,沙東涼月虛。
- 山中吟疎拙本天性,束書歸舊林。世人皆失笑,泉石自知心。山柿紅猶澀,池魚靜亦沉。於中觀物意,吾道樂彌深。
- 挽右史方鐵庵詩三首喜怒皆和氣,天全一片春。眼高多識士,心直不疑人。稱得深衣古,爭傳判筆神。恙微談笑去,忽失玉璘珣。
- 初渡漢江襄陽好向峴亭看,人物蕭條屬歲闌。為報習家多置酒,夜來風雪過江寒。
- 寄題濟南蔣氏務本堂人生真樂在田廬,幾頃膏腴幾卷書。遴選友朋研簡冊,撫存僮仆課犁耡。紫荊一樹永無恙,丹桂五枝應有余。孝弟儉勤植根柢,時聞佳氣又充閭。
- 月夕有懷圓光照一海,遠客在孤舟。相憶無期見,中宵獨上樓。
- 奉酬天平馬十二仆射暇日言懷見寄之作天平篇什外,政事亦無雙。威令加徐土,儒風被魯邦。清為公論重,寬得士心降。歲晏偏相憶,長謠坐北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