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驄馬
自經(jīng)梅雨長垂耳,乍食菰漿欲折腰。
金絡(luò)銜頭光未滅,玉花毛色瘦來焦。
曾聽禁漏驚街鼓,慣踏康莊怕小橋。
夜半雄聲心尚壯,日中高臥尾還搖。
龍媒落地天池遠(yuǎn),何事牽牛在碧霄?
注釋
全唐詩:卷664-24
病驄馬問答
問:《病驄馬》的作者是誰?
答:病驄馬的作者是羅隱
問:病驄馬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病驄馬是唐代的作品
問:病驄馬是什么體裁?
答:七排
問:櫪上病驄蹄褭褭,江邊廢宅路迢迢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櫪上病驄蹄褭褭,江邊廢宅路迢迢 出自 唐代羅隱的《病驄馬》
問:櫪上病驄蹄褭褭,江邊廢宅路迢迢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櫪上病驄蹄褭褭,江邊廢宅路迢迢 的下一句是 自經(jīng)梅雨長垂耳,乍食菰漿欲折腰。
問:出自羅隱的名句有哪些?
答:羅隱名句大全
- 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絕雖沉璧馬計(jì)安施,倏忽桑田就渺瀰。說與神通君看取,潮頭不到艮山祠。
- 次韻八侄三首花開便是候催歸,濟(jì)楚生香清復(fù)微。遙想折來深院宇,似初勻粉小青衣。
- 鳳翔西池與賈島納涼四面無炎氣,清池闊復(fù)深。蝶飛逢草住,魚戲見人沈。拂石安茶器,移床選樹陰。幾回同到此,盡日得閑吟。
- 苦齋記標(biāo)簽:哲理苦齋者,章溢先生隱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巔。匡山在處之龍泉縣西南二百里,劍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巖崿皆蒼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風(fēng)。風(fēng)從北來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樂生焉?! ∮谑酋r支、黃蘗、苦楝、側(cè)柏之木,黃連、苦杕、亭歷、苦參、鉤夭之草,地黃、游冬、葴、芑之菜,櫧、櫟、草斗之實(shí),楛竹之筍,莫不族布而羅生焉。野蜂巢其間,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謂之黃杜,初食頗苦難,久則彌覺其甘,能已積熱,除煩渴之疾。其槚荼亦苦于常荼。其洩水皆嚙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魚,狀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饺ト松赃h(yuǎn),惟先生樂游,而從者多艱其昏晨之往來,故遂擇其窊而室焉。攜童兒數(shù)人,啟隕籜以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實(shí)。間則躡屐登崖,倚修木而嘯,或降而臨清泠。樵歌出林,則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樂也?! ∠壬栽唬骸皹放c苦 ,相為倚伏者也,人知樂之為樂,而不知苦之為樂,人知樂其樂,而不知苦生于樂,則樂與苦相去能幾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華堂之上,口不嘗荼蓼之味,身不歷農(nóng)畝之勞,寢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輿隸,是人之所謂樂也,一旦運(yùn)窮福艾,顛沛生于不測,而不知醉醇飫肥之腸,不可以實(shí)疏糲,籍柔覆溫之軀,不可以御蓬藋,雖欲效野夫賤隸,跼跳竄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樂,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趙子曰:‘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酥?,吾之樂;而彼之樂,吾之苦也。吾聞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踐以嘗膽興,無亦猶是也夫?” 劉子聞而悟之,名其室曰苦齋,作《苦齋記》。
- 老圃堂(一作曹鄴詩)邵平瓜地接吾廬,谷雨乾時(shí)偶自鋤。昨日春風(fēng)欺不在,就床吹落讀殘書。
- 邀朱推單令周尉賞西鄰野人屋前梅花次單令韻西崦一株梅,在野何清麗。遙知不是雪,香散青林際。肆筵賓沓來,秉炬仆相遞。幸蒙五字詩,妙敵一言蔽。便恐清夜闌,行酒莫濡滯。莓苔何必掃,月地作瑤砌。細(xì)蕊護(hù)檀心,已帶輕酸味。為語青裙嫗,斤斧煩叱衛(wèi)。會有移根人,趁得春風(fēng)至。顆顆調(diào)君羹,年年映塵世。來游者誰子,此興恐難繼。
- 送晏太祝之宣城監(jiān)稅每愛昭亭傍,清灘石可數(shù)。兩岸修竹林,孤城嚴(yán)晚鼓。自辨越人言,難廋楚鄉(xiāng)語。郭門春聚船,江賈無多取。
- 滿庭芳(十月念六日大雪,作此呈社人·冬景)晚色沈沈,雨聲寂寞,夜寒初凍云頭。曉來階砌,一捻冷光浮。目斷江天靄靄,低迷映、綠竹修修。多才客,高吟柳絮,還更上層樓。烹茶,新試水,人間清楚,物外遨游。勝似他、銷金暖帳情柔。細(xì)看流風(fēng)回舞,終日價(jià)、淺酌輕謳。醺醺地,美人翻曲,消盡古今愁。
- 涂中寄薛中裕貧交千里外,失路更傷離。曉淚芳草盡,夜魂明月知。空山連野外,寒鳥下霜枝。此景正寥落,為君玄發(fā)衰。
- 成都運(yùn)司園亭十首雪峰樓翛翛樓下竹,虢虢竹間水。樓高雖不見,清響長在耳。晨光露西崦,積玉照窗紙。昆閬亦何人,當(dāng)從跨金鯉。
- 三邊形勢全憑蜀,四路封疆半是山——— 樂雷發(fā)送丁少卿自桂帥移鎮(zhèn)西蜀
- 道傍魏公亭,柱化礎(chǔ)亦敗——— 方回上南行十二首
- 七月來同軌,因山儉德昭——— 李祥高宗皇帝挽詞
- 晝雨如愁,百尺蝦須上玉鉤——— 李煜采桑子(一名丑奴兒、羅敷媚、羅敷艷歌)
- 不過數(shù)十改,即已無此身——— 龐謙孺古詩四首呈劉行簡給事丈
- 娟娟已在眼,猶此一水隔——— 熊禾寄趙菊東山長三首
- 天符早晚下空碧,昨夜前村行霹靂。——— 貫休江邊祠
- 青鞋黃帽從渠笑。——— 曹勛青玉案
- 白甚張羅,日月如梭;十載生涯,一枕南柯——— 佚名【雙調(diào)】折桂令_浪花中一葉
- 奧神之從,璨然有光——— 真宗高宗明堂前朝獻(xiàn)景靈宮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