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歸金華
高山蔽日寒多霧,淺瀨通潮夜不冰。
漢代絲風(fēng)應(yīng)自詠,故鄉(xiāng)三洞與誰登。
擬從別后題書寄,又怕征鴻未可馮。
送人歸金華問答
問:《送人歸金華》的作者是誰?
答:送人歸金華的作者是釋文珦
問:送人歸金華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送人歸金華是宋代的作品
問:此去金華水作程,扁舟定是過嚴(yán)陵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此去金華水作程,扁舟定是過嚴(yán)陵 出自 宋代釋文珦的《送人歸金華》
問:此去金華水作程,扁舟定是過嚴(yán)陵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此去金華水作程,扁舟定是過嚴(yán)陵 的下一句是 高山蔽日寒多霧,淺瀨通潮夜不冰。
問:出自釋文珦的名句有哪些?
答:釋文珦名句大全
- 賦得江邊柳(一作臨江樹)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影鋪秋水面,花落釣人頭。根老藏魚窟,枝低系客舟。蕭蕭風(fēng)雨夜,驚夢復(fù)添愁。
- 林潘張三友會于新樓又?jǐn)y詩卷到南州,塵滿征衫雪滿頭。桃李春風(fēng)故園夢,江山落日異鄉(xiāng)愁。樽前一笑真奇事,坐上諸君盡勝流。政倚清談洗胸臆,莫教王粲賦登樓。
- 雨后破雨沖風(fēng)萬騎趨,人人輕捷過飛鳧。要須直搗天山去,趁取河冰塞槁枯。
- 送齊侍者南游癡癡行腳師,要覓南方禪。不知未舉足,罪過已彌天。三千大千界,當(dāng)處本湛然。若作如是解,猶嫌墮一邊。子今腰包去,慎勿求真詮。真詮不可得,往往成風(fēng)顛。芒鞋縱所之,江山發(fā)清妍。得住且即住,飯了曲肱眠。
- 登天竺靈隱寺上方寺高傅絕頂,一到即忘機。夜月逢僧早,秋云出樹微。磬邊巖狖過,窗外海雕飛。欲下莓苔磴,題名卻惜歸。
- 燕居十六首為利較錙銖,真成小丈夫。脂肥不滿腹,罪已塞堪輿。
- 馀姚祗役奉簡鮑參軍童年獻賦在皇州,方寸思量君與侯。萬事無成新白首,兩春虛擲對滄流。歌詩盛賦文星動,簫管新亭晦日游。知己欲依何水部,鄉(xiāng)人今正賤東丘。
- 歸田賦游都邑以永久,無明略以佐時。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從唐生以決疑。諒天道之微昧,追漁父以同嬉。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長辭。 于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郁茂,百草滋榮。王雎鼓翼,倉庚哀鳴;交頸頡頏,關(guān)關(guān)嚶嚶。于焉逍遙,聊以娛情。 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丘。仰飛纖繳,俯釣長流。觸矢而斃,貪餌吞鉤。落云間之逸禽,懸淵沉之鯊鰡。 于時曜靈俄景,繼以望舒。極般游之至樂,雖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遺誡,將回駕乎蓬廬。彈五弦之妙指,詠周、孔之圖書。揮翰墨以奮藻,陳三皇之軌模。茍縱心于物外,安知榮辱之所如。
-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三桃園阻淺此生與物妄相仇,欲往長嫌苦見留。淺瀨何知向人惡,漲溪豈復(fù)為公流。雨痕忽到工催客,風(fēng)信初來轉(zhuǎn)打頭。舉目汀洲都未改,忽添清興滿行舟。
- 題陶鍬二賢祠豐碑大字極譽揚,并祀淵明與鍬梁。宇宙事皆吾己分,君臣義亦本天常。休官彭澤當(dāng)存晉,取日虞淵合為唐。自是后人無遠識,不知遺臭與流芳。
- 桃李傾城姿,松杉萬金產(chǎn)——— 仲并奉和陳德召游惠山見寄三十韻
- 熏爐衾換生香。——— 陳師道清平樂
- 豈惟術(shù)數(shù)多,更覺規(guī)模小——— 陳棣沈德和使君生辰四首
- 要信今年春事早,社前十日燕新來。——— 陸游新燕
- 近來溽暑侵亭館,應(yīng)覺清談勝綺羅——— 劉禹錫夏日寄宣武令狐相公
- 九疑山,三湘水,蘆花時節(jié)秋風(fēng)起——— 李珣漁歌子·楚山青
- 踏雪尋芳村路永,竹屋西頭遙識——— 袁去華念奴嬌(和人韻)
- 直是荊軻一片心,莫教照見春坊字。——— 李賀春坊正字劍子歌
- 系牲廟柱悲刀幾,釃酒村場滿盎盆。——— 陸游意行至神祠酒坊而歸
- 碧樹珊瑚,容易與君折——— 韓元吉醉落魄(荔枝)
- 10凹凸世界無人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