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傾城:“傾城”二字稱譽美人。此稱西施。
弓藏:比喻功臣受害。
鴟(chi)夷:原意為皮制的袋。此處指范蠡的別號。
戲題仕女圖問答
問:《戲題仕女圖》的作者是誰?
答:戲題仕女圖的作者是吳偉業(yè)
問:戲題仕女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戲題仕女圖是清代的作品
問:戲題仕女圖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出自吳偉業(yè)的名句有哪些?
答:吳偉業(yè)名句大全
戲題仕女圖賞析
歷代詠西施的詩,或?qū)⑺暈橐陨闹?,使吳王招致亡國殺身之禍的“尤物”,或?qū)⑺暈闇鐓堑牡谝还Τ肌_@首詩卻別出新意,揭露了統(tǒng)治者擅權(quán)負義的丑惡行徑,稱頌了西施的遠見卓識。據(jù)《吳越春秋》記載,越王勾踐為吳王夫差戰(zhàn)敗被俘后,范蠡用美人計,獻西施于吳王,讓吳王放越王回國,并使吳王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勾踐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xùn)”,終得以滅吳,重建霸業(yè)。
首句“計已行”三字,肯定了這一策略已獲成功。毫無疑問,西施在實現(xiàn)“霸越亡吳”的謀略方面功不可沒,越國對她本該論功行賞。
第二句詩也肯定了西施的功績,同時又故意設(shè)問啟人深思:她究竟該得到何種獎賞呢?這一問,使詩顯出了曲折,也在讀者腦海中掀起了波瀾。
第三、四兩句回答了這一問題,同時也點了題?!拔魇樵狡r蘿村西鬻薪之女”,傳說勾踐攜西施歸越后,越王夫人暗中派人將她沉尸江底,一說西施“復(fù)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詩人更相信后說。為什么呢?“西施亦有弓藏懼”一句,可謂獨具慧眼,一語破的?!耙嘤小迸c下句的“不獨”互文對照,更說明在詩人看來,西施是一位聰慧過人的女子,當她犧牲自身拯救了淪亡的祖國后,必然會像范蠡一樣具有先見之明,洞察越王的奸惡,也必然會懷著與范蠡 一樣的“弓藏懼”作出變名易姓、浪跡江湖的抉擇,以免功高震主,成為統(tǒng)治者權(quán)力私欲的受害者。這首詩突破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女人誤國的“禍水”觀,史識深刻,感慨深婉,行文曲折,體現(xiàn)出“指事類情,又宛轉(zhuǎn)如意”(趙翼)的藝術(shù)特色。
- 登樓望月寄鳳翔李少尹陌上涼風(fēng)槐葉凋,夕陽秋露濕寒條。登樓望月楚山上,月到樓南山獨遙。心送秦人趨鳳闕,月隨陽雁極煙霄。軒車不重?zé)o名客,此地誰能訪寂寥。
- 山行見孤桐詩桐生叢石里。根孤地寒陰。上倚崩岸勢。下帶洞阿深。奔泉冬激射。霧雨夏霖浮。未霜葉已肅。不風(fēng)條自吟。昏明積若思。晝夜叫哀禽。棄妾望掩淚。逐臣對撫心。雖以慰單危。悲涼不可任。幸愿見雕斵。為君堂上琴。
- 贈別李山人分合老西秦,年年夢白蘋。曾為洞庭客,還送洞庭人。語別惜殘夜,思歸愁見春。遙知泊舟處,沙月自相親。
- 酬裴如晦二年羈旅越人吟,乞得東南病更侵。殤子未安莊氏義,壽親還慰魯侯心。鮮鮮細菊霜前蕊,漠漠疏桐日下陰。濁酒一杯秋滿眼,可憐同意不同斟。
- 不寐空床展轉(zhuǎn)對孤檠,寒漏年長更雨聲。如此乾坤閒歲月,明朝華發(fā)滿頭生。
- 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顏斶齊王各命前,多年矛盾廓無邊,而今一掃紀新元?!∽钕苍娙烁叱?,正和前線捷音聯(lián),妙香山上戰(zhàn)旗妍。
- 雙林寺杳杳雙林路,林深不易登。寺幽憐宿鳥,地僻喜閑僧。靜徹垂梁板,寒銷背壁燈。水邊人忽笑,猿落過溪藤。
- 和宇文內(nèi)史春日游山詩游客值春輝。金鞍上翠微。風(fēng)逆花迎面。山深云濕衣。鴈持一足倚。猿將兩臂飛。戍樓侵嶺路。山村落獵圍。道士封君達。仙人丁令威。煮丹于此地。居然未肯歸。
- 景仁欠道齋禮院予與和叔過之值其方飲引去二肅肅奉常署,高門敞天街。群英謹邦祠,先事戒潔齋。我時過其舍,值與眾客儕。方聞治杯酌,避去禮亦諧。愧無孟公名,安使所至懷。不知賢豪意,未遽見棄排。明日出長篇,正聲謝淫哇。如畏明義重,殷勤懼暌乖。幾時持筆和,落紙還成揩。何以敘繾綣,晨當策疲騧。
- 滁上間日陰晴聯(lián)句陰晴淮海氣何殊,一昔風(fēng)光互慘舒。大塊養(yǎng)春裨造化,繁云間日蔽居諸。暖回沙磧催來雁,寒徹冰池怯上魚。山色晦明如代謝,花枝涼曝似相于。朝暾忽蕩川原凈,夕翳還籠井落疏。快適得朋釃醁酒,困眠無興讀殘書。虹霞灼灼飛琳館,煙靄濛濛襲隼旟。定與物情均燥濕,殆非星好有盈虛。連空雪意迷高柳,繞舍陽和坼嫩蔬。林外昏鴉啼野盡,城頭新月上簾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