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漫漫長夜中泛流著琴瑟的清音;西風(fēng)颼颼,草拂而過,好像有青蘿蔓枝而生。
白露凝珠的野草棲留幾只殘螢;秋之晨雁群掠過銀河向南飛騰。
高大的樹木拂曉看來尚未凋零,陽光下遙望遠(yuǎn)山層次格外分明。
淮南子有一8落而知?dú)q暮之句;我悟到洞庭波兮木8下的詩情。
注釋
金河:秋天的銀河。古代五行說以秋為金。
拂:掠過。
泛:彈,猶流蕩。
還密:尚未凋零。
淮南兩句:用《淮南子·說山訓(xùn)》“見一8落而知?dú)q暮”和《楚辭·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8下”意。
早秋三首·其一問答
問:《早秋三首·其一》的作者是誰?
答:早秋三首·其一的作者是許渾
問:早秋三首·其一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早秋三首·其一是唐代的作品
問:早秋三首·其一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遙夜泛清瑟,西風(fēng)生翠蘿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遙夜泛清瑟,西風(fēng)生翠蘿 出自 唐代許渾的《早秋三首·其一》
問:遙夜泛清瑟,西風(fēng)生翠蘿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遙夜泛清瑟,西風(fēng)生翠蘿 的下一句是 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
問:出自許渾的名句有哪些?
答:許渾名句大全
早秋三首·其一賞析
這是一首寫早秋景色的詠物詩。詩人以清麗的筆調(diào)描繪了遙夜、清瑟、西風(fēng)、翠蘿、殘螢、玉露、早雁、遠(yuǎn)山、落葉等初秋景色。在描繪過程中,詩人從聽覺及視覺的高低遠(yuǎn)近著筆,落筆細(xì)致,層次清楚。無論寫景還是用典,都貼切自然,緊扣“早秋”這一主題。
詩的前四句寫初秋的夜景:
“遙夜泛清瑟,西風(fēng)生翠蘿?!甭L夜,蕩漾著清冷的瑟音;凜凜西風(fēng),吹拂著青蘿輕輕飄蕩。
“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幾只殘存的螢火蟲,棲息在沾滿白露的野草上;清秋的拂曉,一行大雁掠過星光淡淡的銀河。
詩的后四句寫初秋的早晨:
“高樹曉還密,遠(yuǎn)山晴更多。”曙光初照,高大的樹木依然枝葉繁茂;晴空萬里,峰巒迭翠,層次格外分明。
“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惫湃苏f“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如今見到淮南一葉飄零,我自然感覺到:洞庭湖的秋天就要來了。
- 西樵巖巨石卷阿駕半天,樵山風(fēng)景豈虛傳。水簾不卷四時雨,丹灶空凝萬古煙。印石尚存烏利跡,問誰曾識紫姑仙。我來游遍登云谷,更借山僧半榻眠。
- 送王郎中惜別遠(yuǎn)相送,卻成惆悵多。獨(dú)歸回首處,爭那暮山何。
- 虞美人(凈慈尼)君王曾惜如花面。往事多恩怨。霓裳和淚換袈裟。又送鸞輿北去、聽琵琶。當(dāng)年未削青螺髻。知是歸期未。天花丈室萬緣空。結(jié)綺臨春何處、淚痕中。
- 道林寓居秋泉一片樹千株,暮汲寒燒外有馀。青嶂這邊來已熟,紅塵那畔去應(yīng)疏。風(fēng)騷未肯忘雕琢,瀟灑無妨更剃除。即問沃州開士僻,愛禽憐駿意何如。
- 偈頌六十八首十八十九,癡人夜走。十九二十,人信不及。信得及,觀音院裹有彌勒。
- 謝橘洲人寄橘洞庭栽種似瀟湘,綠繞人家?guī)﹃?。霜裛露蒸千樹熟,浪圍風(fēng)撼一洲香。洪崖遣后名何遠(yuǎn),陸績懷來事更長。藏貯待供賓客好,石榴宜稱映舟光。
- 丹鳳吟(越調(diào))迤邐春光無賴,翠藻翻池,黃蜂游閣。朝來風(fēng)暴,飛絮亂投簾幕。生憎暮景,倚墻臨岸,杏靨夭斜,榆錢輕薄。晝永惟思傍枕,睡起無憀,殘照猶在亭角。況是別離氣味,坐來但覺心緒惡。痛引澆愁酒,奈愁濃如酒,無計(jì)消鑠。那堪昏暝,簌簌半檐花落。弄粉調(diào)朱柔素手,問何時重握。此時此意,長怕人道著。
- 武夷九曲棹歌五曲云崖有許深,石門書屋著修林。堂堂不泯清風(fēng)在,一片寒潭印我心。
- 浣溪沙短句贈行樽俎風(fēng)流意氣傾。一杯相屬忍催行。離歌更作斷腸聲。袞袞大江前后浪,娟娟明月短長亭。水程山驛總關(guān)情。
- 代兒童作端午貼門詩三首管領(lǐng)神仙侶,追陪山長家。往來惟意適,歌舞對年華。
- 已高懼風(fēng)顛,已下憂人窺——— 王令烏鴟
- 西望太白日色寒,青天削出蛾眉山——— 王冕關(guān)河雪霽圖為金陵王與道題
- 不知西垣下,滉漾千畝淥——— 蘇轍寄濟(jì)南守李公擇
- 何處仙翁舊隱居,青蓮巉絕似蓬壺——— 范成大孫真人庵
- 豆籩將降陛,胥史劇奔牛——— 梅堯臣次韻景彝奉慈廟孟秋攝事二十韻
- 素云凝澹月嬋娟,門外鴨頭春水、木蘭船——— 晏幾道虞美人
- 卜佳期,前度琴心一曲,作相思調(diào)。——— 陳德武水龍吟
- 紅英落盡,未有相逢信——— 晏幾道清平樂
- 晚角吹回?zé)羯性?,眼花錯認(rèn)月橫窗——— 章甫書祖顯墨梅枕屏
- 煙波漸遠(yuǎn)橋東去,猶見闌干一點(diǎn)愁——— 姜夔過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