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沅水、湘水滾滾向前無窮無盡,屈原遭到奸佞小人打擊,不能實(shí)現(xiàn)自己宏圖大業(yè)的哀怨有多么地深。
日暮黃昏一陣陣秋風(fēng)吹起,三閭廟邊的楓林蕭蕭作聲。
注釋
(1)三閭廟:即屈原廟。屈原曾任三閭大夫。廟在長沙府湖陰縣北(今湖南汨羅縣)。(2)何深:多么地深。(3)蕭蕭:風(fēng)吹樹木發(fā)出的響聲。
三閭廟問答
問:《三閭廟》的作者是誰?
答:三閭廟的作者是戴叔倫
問:三閭廟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三閭廟是唐代的作品
問:三閭廟是什么體裁?
答:五絕
問:沅湘流不盡,屈宋怨何深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沅湘流不盡,屈宋怨何深 出自 唐代戴叔倫的《三閭廟》
問:沅湘流不盡,屈宋怨何深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沅湘流不盡,屈宋怨何深 的下一句是 日暮秋煙起,蕭蕭楓樹林。
問:出自戴叔倫的名句有哪些?
答:戴叔倫名句大全
三閭廟賞析
三閭廟,是奉祀春秋時楚國三閭大夫屈原的廟宇,據(jù)《清一統(tǒng)志》記載,廟在長沙府湘陰縣北六十里(今汨羅縣境)。此詩為憑吊屈原而作。
司馬遷論屈原時說:“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史記·屈原列傳》)詩人圍繞一個“怨”字,以明朗而又含蓄的詩句,抒發(fā)對屈原其人其事的感懷。
沅、湘是屈原詩篇中常常詠嘆的兩條江流?!稇焉场分姓f:“浩浩沅湘,分流汩兮。修路幽蔽,道遠(yuǎn)忽兮。”《湘君》中又說:“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痹娨糟湎骈_篇,既是即景起興,同時也是比喻:沅水湘江,江流何似?有如屈子千年不盡的怨恨。騷人幽怨,何以形容?好似沅湘深沉的流水。前一句之“不盡”,寫怨之綿長,后一句之“何深”,表怨之深重。兩句都從“怨”字落筆,形象明朗而包孕深廣,錯綜成文而回環(huán)婉曲。李瑛《詩法易簡錄》認(rèn)為:“詠古人必能寫出古人之神,方不負(fù)題。此詩首二句懸空落筆,直將屈子一生忠憤寫得至今猶在,發(fā)端之妙,已稱絕調(diào)。”是說得頗有見地的。
然而,屈子為什么怨?怨什么?詩人自己的感情和態(tài)度又怎樣?詩中并沒有和盤托出,而只是描繪了一幅特定的形象的圖景,引導(dǎo)讀者去思索。江上秋風(fēng),楓林搖落,時歷千載而三閭廟旁的景色依然如昔,可是,屈子沉江之后,而今卻到哪里去呼喚他的冤魂歸來?“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曩鈿w來哀江南!”這是屈原的《九歌》和《招魂》中的名句,詩人撫今追昔,觸景生情,借來化用為詩的結(jié)句:“日暮秋風(fēng)起,蕭蕭楓樹林”。季節(jié)是“秋風(fēng)起”的深秋,時間是“日暮”,景色是“楓樹林”,再加上“蕭蕭”這一象聲疊詞的運(yùn)用,更覺幽怨不盡,情傷無限。這種寫法,稱為“以景結(jié)情”或“以景截情”,畫面明朗而引人思索,詩意雋永而不晦澀難解,深遠(yuǎn)的情思含蘊(yùn)在規(guī)定的景色描繪里,使人覺得景物如在目前而余味曲包。試想,前面已經(jīng)點(diǎn)明了“怨”,此處如果仍以直白出之,而不是將明朗和含蓄結(jié)合起來,做到空際傳神,讓人于言外得之,那將會何等索然寡味!此詩結(jié)句,歷來得到詩評家的贊譽(yù)。《詩法易簡錄》又贊道:“三、四句但寫眼前之景,不復(fù)加以品評,格力尤高。凡詠古以寫景結(jié),須與其人相肖,方有神致,否則流于寬泛矣?!辩娦省短圃姎w》則說:“此詩豈盡三閭,如此一結(jié),便不可測。”施補(bǔ)華《峴傭說詩》評道:“并不用意,而言外自有一種悲涼感慨之氣,五絕中此格最高?!睙o不肯定其意余象外、含蓄悠永之妙。
詩歌,是形象的藝術(shù),也是最富于暗示性和啟示力的藝術(shù)。明朗而不含蓄,明朗就成了一眼見底的淺水沙灘;含蓄而不明朗,含蓄就成了令人不知所云的有字天書。戴叔倫的《三閭廟》兼得二者之長,明朗處情景接人,含蓄處又喚起讀者的想象鼓翼而飛。(李元洛)
- 題蛻龍洞白茆洞西南酒十里嶺之酒巔,靈冢酒巋然洞隱仙。門辟神扃低視井,柱生一竊仰瞻天。甕中春酒今朝釀,洞內(nèi)仙賓昔日賢。路阻山高難可到,茆君職守幾千年。白茆職此不知年,井竇回環(huán)會飲仙。遺跡空存春酒甕,通天靈竊尚依然。
- 河陽橋送別黃河流出有浮橋,晉國歸人此路遙。若傍闌干千里望,北風(fēng)驅(qū)馬雨蕭蕭。
- 山中用放翁韻一盂之飯一盤蔬,底用橫身犯毀譽(yù)。與世無緣空落落,登山有道但徐徐。體中不快惟讀易,老去更貧常典書。四海誰知今夜月,梅花飄雪縞吾廬。
- 后庭花有葉無花孰與同,繄誰指作雁來紅。翠梢潤色攢秋瓣,玉樹遺歌入野叢?;燠E塵泥欺落日,強(qiáng)顏籬落媚西風(fēng)。麗華曾灑當(dāng)時淚,不把胭脂染井桐。
- 弋陽道中題丫頭巖昭君村里千年恨,神女峰前一夢成。不謂此州無美艷,只嫌名字太粗生。
- 鷓鴣天誰道夔龍不致君?白頭離亂不曾聞。三秦碧樹生春色,千里青山入暮云。何事業(yè),底功勛!百年五十已中分。從今萬八千場醉,莫酹劉伶荷鍤墳。
- 送森知客清遠(yuǎn)溪邊劄寨時,春風(fēng)簇簇露槍旗。誰知喚客吃茶處,萬別千差一道歸。
- 風(fēng)入松(用王介甫韻)深耕易耨寸田中??凑?zhèn)€英雄。夜來猶上星臺望,全不厭、水綠云紅。便是清交素友,頻相視、笑晴空。玉階瑤甃翠重重。帶萱草蔥蔥。流霞盡飲何辭醉,更休數(shù)、塵里千鍾。曉夜朝元去也,怎忍舍、大夫松。
- 鄱陽道中舟楫仍鞍馬,年年事遠(yuǎn)征。長禁波浪惡,罕見道途平。詩酒唯疏放,乾坤尚甲兵。吾衰甘已矣,正爾負(fù)平生。
- 長門怨天上何勞萬古春,君前誰是百年人?;赇N尚愧金爐燼,思起猶慚玉輦塵。煙翠薄情攀不得,星茫浮艷采無因。可憐明鏡來相向,何似恩光朝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