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52_47
渡吳江別王長史問答
問:《渡吳江別王長史》的作者是誰?
答:渡吳江別王長史的作者是宋之問
問:渡吳江別王長史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渡吳江別王長史是唐代的作品
問:渡吳江別王長史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倚棹望茲川,銷魂獨黯然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倚棹望茲川,銷魂獨黯然 出自 唐代宋之問的《渡吳江別王長史》
問:倚棹望茲川,銷魂獨黯然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倚棹望茲川,銷魂獨黯然 的下一句是 鄉(xiāng)連江北樹,云斷日南天。
問:出自宋之問的名句有哪些?
答:宋之問名句大全
- 感興貧女貌非丑,要須緣嫁遲。還似求名客,無媒不及時。
- 示徒三戒開口動舌,無益于人,戒之莫言。
- 八聲甘州(壽徐信甫母夫人七秩)對芙蓉峰曉,雪初消、云□靄煙霏。是阿誰壽母,紫鸞笙里,玉液瓊枝。元是云翹仙子,珥節(jié)度瑤池。手種碧蓮子,長記年時。此地神仙宮闕,幾花封玉誥,金帔霞衣。但壽星堂上,七十古來稀。捧壽觴、莫辭滿飲,愿年年、對鶴發(fā)蛾眉。年年有,麻姑麟脯,王母玄梨。
- 文宣王及其弟子贊樂氏子聲,錫爵昌平。信道之萬,見善乃明。引領高節(jié),載惟思誠。先賢聿集,出為時英。
- 本草采萍時日歌(唐高供奉作)不在山,不在岸,采我之時七月半。選甚癱風與緩風,些小微風都不算。豆淋酒內(nèi)下三丸,鐵幞頭上也出汗。
- 大丫隘峽行五程無聚落,馬頭今日逢耕鑿。麥苗疏瘦豆苗稀,椒葉尖新柘葉薄。家家婦女布纏頭,背負小兒領垂瘤。山深生理卻不乏,人有銀釵一雙插。
- 清平樂(次曾守韻)風鬟飛亂。寒入秦箏雁。情似云陰渾未展。雨腳更飄銀線。橫枝有意先開。玉塵欲伴金斝。何日舞裀歌扇,后堂重到惟梅。
- 奉和御制秋懷詩二首天末虹蜺晚未收,龍池新雨漲清流。鷗緣適意頻依渚,魚不貪香懶上鉤。剩喜三邊無警報,況當萬寶得成秋。嘯歌高蹈羲皇上,不復深貽海內(nèi)憂。
- 衡陽舟中蕭蕭風雨送行舟,小泊垂楊古渡頭。不忍緩行江上路,落梅片片是詩愁。
- 送林自知自幕中歸常亭始吾與林子,周旋大江東。子方清且貧,簡瓢屢云空。勁氣凜不折,耿耿如長虹。明年擢高科,對策大明宮。一尉遲五年,出入無奴僮。再見湘水濱,凜凜復昔同。招徠元戎幕,泛綠依芙蓉。小生敢相吏,故人儻相從。云胡歲未竟,決去如霜鴻。挽之不可留,聊復少從容。老我慵且鈍,栽培欠深功。子進未可量,德業(yè)方崇崇。永懷昔君子,和氣填心胸。濂溪霽月明朗,伊水春風融。至今想其人,猶為起敬恭。天資貴強矯,學力無終窮。我如石之頑,遲子相磨礲。子質(zhì)雖玉瑩,可廢它山攻。雁峰毋久留,來思靈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