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秦樓
香籠麝水,膩漲紅波,一鏡萬妝爭妒。
湘女歸魂,佩環(huán)玉冷無聲,凝情誰訴。
又江空月墮,凌波塵起,彩鴛愁舞。
還暗憶、鈿合蘭橈,絲牽瓊腕,見的更憐心苦。
玲瓏翠屋,輕薄冰綃,穩(wěn)稱錦云留住。
生怕哀蟬,暗驚秋被紅衰,啼珠零露。
能西風(fēng)老盡,羞趁東風(fēng)嫁與。
過秦樓問答
問:《過秦樓》的作者是誰?
答:過秦樓的作者是吳文英
問:過秦樓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過秦樓是宋代的作品
問:過秦樓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藻國凄迷,曲瀾澄映,怨入粉煙藍(lán)霧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藻國凄迷,曲瀾澄映,怨入粉煙藍(lán)霧 出自 宋代吳文英的《過秦樓》
問:藻國凄迷,曲瀾澄映,怨入粉煙藍(lán)霧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藻國凄迷,曲瀾澄映,怨入粉煙藍(lán)霧 的下一句是 香籠麝水,膩漲紅波,一鏡萬妝爭妒。
問:出自吳文英的名句有哪些?
答:吳文英名句大全
過秦樓賞析
古時婦女們行走時總是環(huán)佩丁冬的,湘女歸魂卻是“佩環(huán)玉冷無聲 ”,有形無聲,鬼氣陰森,兩句援用杜甫《詠懷古跡》“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字面有變化?!澳檎l訴”,是她一腔悲苦,無人可訴的痛苦情狀。“江空月墮 ”使凄迷的藻國更加暗淡清寂 。由于怨情無可告訴 ,湘女遂趁月落之時起而愁舞?!傲璨▔m起”是融化曹植《洛神賦》的名句“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凌波,形容女子的步態(tài)輕盈;生塵,是說走過的水面如有微塵揚(yáng)起 ?!安束x”指代繡鞋,同時又借指女性。這里的“彩鴛”自然是湘女的歸魂了。她在池邊帶著愁容,以舞蹈發(fā)精神抒積怨。“江空月墮,凌波塵起 ,彩鴛愁舞”,很成功地描繪了一個怨女憂魂的精神形象,但由詞題又使人們聯(lián)想到荷花在風(fēng)中搖舞的形象,緊扣題面。
詞的下闋擬托湘女的語氣抒情。過變的“還暗憶”是轉(zhuǎn)折 ,引起對當(dāng)初情事的追溯?!扳毢稀笔氰偳督鸹ǖ暮凶?,為古代男女定情信物:“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長恨歌傳》)?!疤m橈”借指木蘭舟?!敖z牽瓊腕 ”,謂以紅絲或紅紗系于女子手腕上,亦為古代男女定情的標(biāo)志?!暗摹睘楣糯鷭D女一種面飾,即以紅色點(diǎn)飾在面頰上 。“見的更憐心苦”,為雙關(guān),乃樂府民歌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暗摹?,也是蓮子,又寫作“菂 ”?!皯z心苦”即“蓮心苦”。以此切合題面。這幾句回憶舊事,意為在舟上定情,結(jié)為同心,見到她之“的”飾而更生憐愛 ,同時也留下難言的遺撼。當(dāng)初便在“玲瓏翠屋”留住,記得那時她還身著“輕薄冰綃 ”。這此情景都是難忘的 。詠物須不離物性,詞中的“絲牽 ”與藕絲 、“心苦”與蓮心、“翠屋”與荷葉都極切合詞題。她的情事始終籠罩著不幸的陰云 ,耽心好景不長,秋風(fēng)一到,便紅衰翠減,“啼珠零露 ”。北宋詞人賀鑄詠荷的《踏莎行》有“當(dāng)年不肯嫁東風(fēng) ,無端卻被西風(fēng)誤”。吳文英反用賀鑄詞句之意結(jié)尾,“能西風(fēng)老盡,羞趁東風(fēng)嫁與”,表現(xiàn)了湘女高傲忠貞的品格?!澳堋弊窒略⒃啤叭ヂ暋?,意即“寧可”之“寧 ”。寧愿在西風(fēng)中老去,羞于像桃李那樣趁逐春光 、嫁與東風(fēng),這又恰似荷花的命運(yùn)了。全詞處處不離荷花的物性 ,同時又處處在寫人 。讀后真難辨作者是在狀物還是寫人。顯然作者是借詠荷寓寄個人情懷,否則難以寫得如此情辭懇切、哀怨動人。
這首《過秦樓》恰體現(xiàn)夢窗詞的語言華麗、富于雕飾的特色。詞語具有鮮明色彩感,一首中用了表示色彩的“麴”、“粉”、“藍(lán)”、“紅”、“彩”、“翠”、“錦”等字,著色瑰麗 ,真如七寶樓臺 。華美的詞語都是經(jīng)過詞人精心雕琢的,如“藻國”、“麴瀾”、“麝水”、“彩鴛”、“瓊腕”、“翠屋”、“秋被”、“零露”等。詞語處處可見雕飾痕跡,加上著色濃重,因而有雕繢滿眼之感。夢窗詞的語言最有個性,如果以“天然去雕飾”的審美原則來評價夢窗詞,自會采取否定的態(tài)度,但藝術(shù)給人的美感總是豐富多樣的。夢窗詞華美秾麗的形式蘊(yùn)藏著真摯深厚的激情,形成了獨(dú)特的藝術(shù)風(fēng)格,故為詞苑不可缺少的一株奇葩。
- 紙帳高臥義皇萬慮空,吟懷肅落杳無蹤。恨渠紙帳關(guān)詩夢,勾引梅花攪一冬。
- 和學(xué)士秋懷一十五首飽飯茶甌到手空,緩尋芳事夕陽風(fēng)。旋移絲竹深藏筍,漫長秋花遠(yuǎn)避叢。
- 挽胡制機(jī)康侯鷺點(diǎn)青松白,鶯穿綠柳黃。兒時工對偶,老去更文章。誅意平生學(xué),爰咨去路忙。酒邊招隱操,我更憶山堂。
- 送藍(lán)峰赴南泉教君去清源第一州,鱠魚沽酒有人留。泉山紫帽登臨處,還有高人寄我不。
- 題石藤二夫人廟古藤陰鎖石粼粼,死骨猶香廟像新。世上男兒輕失節(jié),何顏祠下拜夫人。
- 九日登西原宴望(同諸兄弟作)病愛枕席涼,日高眠未輟。弟兄呼我起,今日重陽節(jié)。起登西原望,懷抱同一豁。移座就菊叢,糕酒前羅列。雖無絲與管,歌笑隨情發(fā)。白日未及傾,顏酡耳已熱。酒酣四向望,六合何空闊。天地自久長,斯人幾時活。請看原下村,村人死不歇。一村四十家,哭葬無虛月。指此各相勉,良辰且歡悅。
- 漁父詞(并序·其一)紹興元年七月十日,余至?xí)?,因覽黃庭堅(jiān)所書張志和漁父詞十五首,戲同其韻,賜辛永宗。一湖春水夜來生。幾疊春山遠(yuǎn)更橫。煙艇小,釣絲輕。贏得閑中萬古名。
- 題一家清雅集送植蕓胡直內(nèi)累朝科第總名臣,四世能詩才二人。參透雄深兼雅健,鍛成俊逸更清新。馬班翁季羞前躅,王謝云仍踵后塵。頗恨昔叨桐瀨守,未能繡梓勵儒紳。
- 偈云門一曲臘月二十五,瑞雪飄空積滿江山塢。峻嶺寒梅花正吐。手把須彌槌,笑打虛空鼓。驚起憍梵缽提,冷汗透身如雨。
- 還京樂歲華慣,每到和風(fēng)麗日歡再理。為妙歌新調(diào),粲然一曲,千金輕費(fèi)。記夜闌沈醉。更衣?lián)Q酒珠璣委。悵畫燭搖影,易積銀盤紅淚。向笙歌底。問何人、能道平生,聚合歡娛,離別興味。誰憐露浥煙籠,盡栽培、艷桃秾李。謾縈牽,空坐隔千山,情遙萬水??v有丹青筆,應(yīng)難摹畫憔悴。
- 7別出白線